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24616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练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字写工整、匀称(16分)wn yn w xi ku sn wn shng yng w y j shu png r jng 二、选择题。(20分)1下列带点字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锦缎(dun)俯视(f) 波澜壮阔(lun)B额角() 翡翠(fi) 白皑皑(i) C即使(j) 柔嫩(ru) 凉爽(shun)D饮马(yn) 调子(dio)重重叠叠(chn)2下列词语中有错字的一组是( )。(2分)A细碎 绚烂 擦伤 浩如烟海B增添 寂静 孔隙 连棉不断C稍微 覆盖 马蹄 色彩明丽 D透射 山涧 痕迹 斑斑点点3根据音节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 )。

2、(2分)tng院 蜻tng tng止 岗tng A蜓 停 庭 亭B庭 蜓 停 亭C庭 停 蜓 亭D庭 亭 蜓 停 4.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2分)A闪闪的鳞光 B细碎的日影 C缤纷的水声 D闪耀的银链5下列句子中排比句是( )。(3分)A.眼前昏暗了,好像左右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B.大风过后,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C.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D.天空中的云,有的像羊群,有的像狮子,可漂亮了。 6下列作家、诗句对应不正确的是( )。(3分)A杜 甫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B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C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

3、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B战争年代,革命者的立场十分坚强。C科学技术的成就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围观的人们忍不住议论纷纷。 8下面各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3分)A如果我们静静地趴在石头上,就能听到远处的海浪声。B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C内洞一团漆黑,就算是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D因为天山这时不是春天,所以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14分)1我攀登过

4、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 ,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 , , 把内容补充完整。(8分)望洞庭 朝 作者 湖光秋月两相和,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第一句中“和”的解释是 ,诗的第二、四句主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一)长城外的秋景 万里长城的雄伟无人不知。可是,大家是否曾留意过站在长城上所看到的美景呢?嘿嘿,我就看过! 那是去年的秋天,爸爸妈妈趁着国庆假期,带我到八达岭长城游玩! 刚到入口,又高又陡的台阶就“出现”在我眼前,一定要征服它,我一口气冲到了第二个烽火台! 我扑到城墙边,不经意地往下望天啊!这这也太

5、可爱了吧?!一片宽阔的“树海”呈现在我面前!而且,树的叶子都各有不同的色彩哟!有黄的,有红的,也有绿的树是那样的茂盛,看不出一丁点儿的“衰老”。一个个树冠“挤”在一块儿,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拼图,美极了! 我抬头望向远处那条盘踞在山上的“巨龙”,十分壮观!附近的山都披着橙黄的外衣,还有一些“绿星星”作装饰,仿佛是一个个侍女在“巨龙”身边待命 再向空中望去,那光芒四射的太阳似乎是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傲视着人们,令人不敢直视它! 这样的景色让我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流连忘返1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景物,抓住什么特点描写的?(6分) 2作者是站在 观赏长城外的景色的。他是按 、 的顺序观赏的。(6分)

6、 (二) 回自己的祖国去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问:“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那房子呢?”“原封不动!”“汽车.”“借给别人。”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港口准备乘船回国。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其中一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劝他说:“先生,您真的要走?”“嗯,回自己的祖国去!”“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6分)疾 步: 原封不动: 2“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 觉得遗憾吗?”“这”指的是 (3分)3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3分) 4文章用分成了两大段,请概括第二大段的主要内容。(6分) 五、习作。(20分) 请以“ 真美啊!”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