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知识讲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24511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消防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消防知识讲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下期潭市中学消防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人发现火警都应当立即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一、火灾基本常识(一)、什么是火灾?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称火灾。燃烧俗称着火,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要有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

2、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1)可燃气体种类很多,如煤气、甲烷等。(2)可燃液体使用很广泛,如汽油、柴油、煤油、酒精等。(3)可燃固体种类极多,如木材、纸张等。 2.要有助燃物。助燃物主要为氧气或空气,因为空气中含有21的氧,其他助燃物有各类氧化剂,如过氧化物、硝酸及其盐类。3.要有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是热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明火。如打火机火、蜡烛火、火柴火等。(2)高温物体。如白炽灯泡、汽车排气等。(3)电热能。如电阻发热、电流发热、电火花等。 在某种情况下,虽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但由于可燃物质的数量不够,氧气不足或者火源的

3、热量不够,燃烧也不能发生。因此,燃烧要具备以下的充分条件:(1)一定浓度。可燃物主要指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2)一定的含氧量。(3)一定的着火能量。(二)、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三)、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 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

4、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 二、防火基本常识1、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2、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

5、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 三、灭火基本常识(一)、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火熄灭。如:可

6、用水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吸收能量,使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就可以使火焰熄灭。对水忌水的物品,如油类着火,则不可以用水灭。 2.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最后使火焰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有窒息作用。 3.隔离法: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1)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到远离火的地方,防止火势蔓延。(2)切断流向燃点的可燃液体。如关闭煤气管阀门等。4.抑制法: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停止。如使用干粉、1211灭火器等。(三)、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7、项?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在距离起火点5米处,先拔出保险栓,再压下压把(或旋动阀门),将喷口对准火焰根部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戴手套,以免皮肤接触喷筒和喷射胶管,防止冻伤。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电器火灾时,如果电压超过600伏,应先断电后灭火。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但应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应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的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3、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8、方法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相同,但使用灭油品火灾时,应将泡沫喷射大容器的器壁上,从而使泡沫沿器壁流下,再平地覆盖在油品表面上,以避免泡沫直接冲击油品表面,增加灭火难度。四、发生火灾怎么办(一)及时、准确地报警1、发生火灾,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手巾、棉、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2. 如果火势较大,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向周围人员报警:应尽量使周围人员明白什么地方着火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告诉人们紧急疏散。向灭火人员指明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的人员

9、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3.向消防队报警: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拨通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要讲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燃烧对象、火势情况,还要讲清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消防队的询问,准确、简洁地给予回答。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或交叉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如消防队未到前,火势扑灭,应及时向消防队说明火已扑灭。(二)火灾中自救 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多发生在楼上,或因逃生困难,或因烟气窒息,或被迫跳楼,或被烈火焚烧。那么发生火灾时,应如何自救呢? 1.如果楼梯已经着火,但火势尚不猛烈时,这时可用温棉被、毯子裹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 2.如果火势很大,则应寻找其

10、它途径逃生,如利用阳台滑向下一层,越向邻近房间,从屋顶逃生或顺着水管等落向地面。 3.如果没有逃生之路,而所有房间离燃烧点还有一段距离,则可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火区的所有门窗,有条件时还可向门窗洒水,或用碎布等塞住门缝,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等待求救。 4.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向外打手电,或抛出小的软的物件,避免叫喊时救援人员听不见。 5.如果火势逼近,又无其它逃生之路时,也不要仓促跳楼,可在窗上系上绳子,也可临时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顺着绳子下滑。 (三)火灾中的疏散 疏散是将受火灾威胁的人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点,这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的重要措施。疏散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疏散人员要优先疏散

11、老人、小孩和行走不便的病、残人员。 2.疏散物资要优先疏散那些性质重要、价值大的原料、产品、设备、档案、资料等。 3.对有爆炸危险的物品、设备也应优先疏散或采取安全措施。 4.在燃烧区和其他建筑物之间堆放的可燃物,也必须优先疏散,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媒介。(四)发生火灾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房间门窗紧闭时,空气不流畅,室内供氧不足,因此,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同时大量烟气涌入,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而死亡。同时,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就会向外窜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2、不能乘一般电梯疏散 火场上不能轻易乘坐普通电梯疏散

12、的原因:一是发生火灾后,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给救援工作带来难度,影响及时疏散。二是电梯直通楼房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造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 3、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4、水不能扑救哪些物质火灾 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碳化

13、碱金属、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危险。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扑救。 五、 发生火灾的逃生方法 一般地说,火场逃生的方法主要有:利用登高消防车,挂钩梯两节梯连用逃生;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自制器材逃生;寻找避难

14、处所逃生;互救逃生;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1、家庭火灾的逃生方法? 1)、保持冷静,辩明安全出口方向。 2)、利用门窗逃生。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低身冲出受困区。3)、相机选择多种途径逃生:如人在底层,可直接从窗口跳出;若人在二、三楼时,可抓住窗台往下滑,让双脚先落地。 4)、如果逃生通道被大火和浓烟堵截,应利用现有器材积极扑救,并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等待前来解救,如无法扑救,则应暂时逃向火势较弱区间,向窗外发出求援信号,等待消防人员营救。 5)、利用空间逃生。室内空间较大而火灾荷载不大时将室内可燃物清除干净,同时清除相连室内可燃物,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

15、防止烟和有毒气体进入,等待救援。 6)、利用时间差逃生。火势封闭了通道时,人员先疏散至离火势最远的房间内,在室内准备被子、毛毯等,将其淋湿,利用门窗逃出房间。 7)、利用管道逃生。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管或供水管道时,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老人和儿童。 8)、在逃生中要注意防止中毒。如采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腔和鼻孔,若一时找不到水,可用饮料代替;逃生行动中,应采用低姿行走或匍匐爬行,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2、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一是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1)、利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2)、利用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3)、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4)、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二是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的逃生方法:1)、当某一楼层或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蔓延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而应注意听火场广播,再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和方法。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封锁,可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的未起火房间,再行疏散。如果晚上听到火警,应首先试房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