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24492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汇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29号有效期至:2012年10月总册数本册号总顺序号(十本为一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填写)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调查表机构详细名称(盖章):上级主管单位名称:机构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联系:上报时间:年月日中华人民国科学技术部二一年十月填报说明一、调查目的:掌握全国县属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的年度活动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二、调查围:全国县属的国有所有制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

2、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三、报告期: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四、填报要求 1、统计报表上报时,必须由本机构负责人签章确认,并盖机构公章。 2、要按各报表所规定的指标名称、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编号代码等认真填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3、字迹工整,用钢笔填写,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英文字母用大写。4、填报时,一律取整数。如果数字取整后为零,须填“0”;如某项指标值没有,填“”;如整个表不发生,请在该表右上方注明“不发生”。报表目录表 号表名页码表1单位概况3表2人员概况4表3经常费收入5表4经常费支出与固定

3、资产6表5基本建设7表6科技课题综合情况7表7R&D活动情况9表8科技产出10表9对外科技服务活动11表1 机构概况表号:JG3-01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29号有效期至:2012 年10 月机构代码BA02机构详细名称BA01机构通讯地址BA03邮政编码BA16行政区划代码BA04联系BA13组织机构代码BA19法人性质BA291.事业法人 2.企业法人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BA07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填写。机构的学科领域BA08按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填写。当年举办

4、各类技术培训班BA23(班次)BA21(人次)如无,此项须填“0”。已创办各类农村科技协作组织个数BA22统计本机构作为主要组织者创办的各类农民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农村科技组织的个数。如无,此项须填“0”。机构代码:按科技统计工作文件中的“全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代码编制方案”填写。 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以与行政区划变更对照表填写,须填满六位。组织机构代码:按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填写。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的中类代码填写,须填满三位。服务于多个国民经济行业的单位按其最主要的服

5、务行业填写。须填满三位。机构的学科领域:指本单位从事科技活动的主要学科领域。按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一级学科代码填写,须填满三位。表2 人员表号:JG3-02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29号有效期至:2012 年10 月指标名称编 码计量单位数量一、从业人员PE10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PE1110人(一)从事科技活动人员PE2010人 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员PE2012人 其中:女性PE2013人 其中:科技管理人员PE2110人 课题活动人员PE2210人科技服务人员PE2310 人 其中:博士毕业PE251

6、0人 硕士毕业PE2520人 本科毕业PE2530人大专毕业PE2540人 其中:高级职称PE2610人 中级职称PE2620人(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PE4010人(三)其他人员(生活、后勤服务等)PE5010人二、离退休人员总数PE3010人注意:一个人同时从事两种活动,如既从事科技管理,又进行课题活动,则按其编制填写。如编制属管理人员,就填在科技管理人员。平衡关系:PE1010PE1110PE2010PE2012 PE2010PE2013PE2010=PE2110+PE2210+PE2310PE1010=PE2010+PE4010+PE5010从业人员:指由本机构年末直接组织安排工作

7、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总数。包括固定职工、国家有编制的合同制职工、招聘人员和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不包括离退休人员和停薪留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务)的干部以与从工作实践中提拔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已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人员和从事与技术管理工作较为密切的党政领导工作的干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由从业人员中科技管理人员、课题活动人员、科技服务人员三部分人组成:科技管理人员:指院、所领导与业务、人事管理人员。包括:从事科技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科技统计、科技档案管理、科技外事工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财务等与科技活动有关的人员。课题活动

8、人员:指编制在研究室或课题组的人员。 科技服务人员:指直接为科技工作服务的各类人员,如从事图书、信息与文献、测试、试制、咨询、物资器材供应等工作的人员,以与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的人员。不包括司机、门卫、食堂人员、医务人员、清洁工、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人员,以与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指主要从事定型产品的批量生产,单位部招待所、商店、出版印刷等生产经营和对外服务活动的人员。在机构创办的经济实体中的院所编制人员也应包括在。其他人员:指从业人员中除了从事科技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人员以外的其余人员,包括从事医疗、工程设计、教学培训和生活后勤服务人员等。离退休人

9、员总数:指历年由本机构离退休,并在本机构领取离退休费的人员。表3 经常费收入表号:JG3-03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29号有效期至:2012 年10 月指标名称编 码计量单位数量一、 本年总收入(不含代管经费和转拨外单位经费)FI0000 千元(一)科技活动收入FI1000千元1.政府资金FI1100千元 其中:财政拨款FI1101千元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收入FI1102千元2.技术性收入FI1200千元其中:来自企业FI1210千元3.国外资金FI1400千元4.其他资金FI1500千元(二)生产、经营活动收入FI2000千元(三)其他收入FI30

10、00千元 其中:用于离退休人员的政府拨款FI3001千元二、用于科技活动的借贷款FI1300千元平衡关系:FI0000= FI1000+ FI2000+ FI3000 FI1000=FI1100+FI1200+FI1400+FI1500科技活动收入:指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计划用于本单位科技活动的经费,不论来源渠道如何。政府资金:指由各级政府部门直接拨款或企事业单位利用政府资金委托本机构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财政拨款:指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根据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的“财政拨款”项目填报。技术性收入:指本机构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所获得的非政府

11、资金(毛收入),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利用自有资金委托本机构开展科学技术活动所提供的资金,由技术开发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收入、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收入几项合计。来自企业:指本机构通过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等形式从事科学技术活动而从企业获得的收入。国外资金:指中国境外的企业、大学、国际组织、民间组织、金融机构与外国政府提供给在中国境注册的各类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不包括外国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提供的经费。其他资金:指除上述各项以外的收入。包括:国外社会和个人赞助、捐赠、投资收益等。生产、经营活动收入:指本机构在科研、技术等专业业务活动以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

12、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商品)销售收入、经营服务收入、工程承包收入、租赁收入和其他经营收入。其他收入:指开展除科技活动与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活动的收入,包括:用于离退休人员的政府拨款。用于科技活动的借贷款:指本机构为开展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不论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不包括基本建设贷款。表4 经常费支出与固定资产表号:JG3-04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29号有效期至:2012 年10 月指标名称编码计量单位数量一、本年部支出总额(不包括基建投资的支出)FE0000千元(一)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

13、用途分工资福利支出FE0100千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FE0200千元商品和服务支出FE0300千元其他FE0900千元(二)按支出的活动性质分1.科技活动支出FE1000千元其中:人员劳务费(含工资)FE1100千元设备购置费FE1200千元其他日常支出FE1300千元2.生产、经营活动支出FE2000千元其中:经营税金FE2300千元3.其他支出FE3000千元二、本年外部支出总额FE4000千元 其中: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FE4001千元三、固定资产情况年末固定资产原价AT00千元其中:科研仪器设备AT10千元平衡关系:FE0000=FE0100+ FE0200+FE0300+FE0900 FE1000=FE1100+FE1200+FE1300FE2000FE2300 FE4000FE4001 本年总支出:指本机构在本年度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