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24470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了企业价值链的一环。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对走向国际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中国来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分析的相关文献研究,并分析了其现状,然后主要从服务外包承接国的立场出发,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加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优势方面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SWOT;发展;策略 China Underta

2、ke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Trend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Today,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s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outsourcing has become one kind of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the whole world,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of enterprises value chain.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h

3、as been the strategic opt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increase the core competence, which forces the new global shift of industries, and offers larg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os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This paper rewiews the

4、literatur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at first, and analyses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n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throught the SWOT process.Thus, China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5、and transform development mentalit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ervice Outsourcing; SWOT;Development; Polices 目 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2文献综述21.3研究框架31.4术语说明42服务业外包的现状与趋势52.1服务业外包的内容和特点52.1.1服务业外包的内容52.1.2服务业外包的特点52.2国际服务业外包的现状与趋势62.2.1国际服务业外包的现状

6、72.2.2国际服务业外包的趋势92.2.3国际服务业外包的特点93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113.1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113.1.1经济发展迅速113.1.2国家的大力支持113.1.3发展基础环境良好123.1.4地理位置优越123.2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劣势123.2.1与国际服务外包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123.2.2缺乏国际化的服务意识,相关部门不协调123.2.3国际竞争力不足133.2.4品牌知名度低133.3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机遇133.3.1市场机遇133.3.2技术升级机遇133.3.3新的历史机遇133.4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威胁143.4.1国

7、际服务外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143.4.2金融风暴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盛行143.4.3比较优势陷阱很难避免144中国扩大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与建议154.1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154.1.1创造国内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环境154.1.2开发境内服务外包市场164.1.3促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74.1.4积极促进人才与外包的良性互动174.1.5延长服务外包的产业链174.2企业的措施对策184.2.1明确目标,分布抢占市场184.2.2扩大规模,加强品牌建设194.2.3注重交流,提高服务质量19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谢22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趋势和对策1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及全

8、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关注的重点。世界经济的总体结构呈现出以服务业为主,并且继续向服务业倾斜的趋势,由服务业国家分工推动的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成为当前和今后产业竞争的焦点。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外包业务是全球化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所谓外包(Outsourcing),在英文中最先的叫法是“Outside Resource Using”,直译为“外部资源利用”,是指企业将IT技术、财务结算、人力资源等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分包给外部专业化团队或其他企业承担,从而使自己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的一种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服务外包的产生实

9、际上是伴随着技术革命、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加工方式的转变而兴起的一个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大型制造企业不再包揽生产的所有阶段,而是把生产阶段分解到不同企业,由外部服务以加工的方式提供。因此,外包日渐成为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中的主要模式。这一轮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为中国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提供重要机遇。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此外,“十一五”规划纲要亦明确指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商务部为此推出了以

10、承接国外服务外包为内容的“千百个工程”全方位接纳国际外包业务,即在未来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建设10个服务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发达的城市纷纷建立金融服务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9.。我国是正在兴起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规模、能力和质量等方面,与印度、爱尔兰等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规模看,2005年我国ITO出口加上BPO约为20亿美元,只有货物加工贸易盈余的1%,不到印度的10%,也落后于爱尔兰、菲律宾等国 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从承

11、接外包的内容构成看,主要集中在和制造业强项相连的软件和IT服务外包,在潜力更大的BPO方面成功的典型较少。面对全球服务外包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尤其是BPO的广阔市场,如何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文研究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第一,理论意义为:服务外包对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意义重大。服务外包的健康发展有利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就业压力,变“世界工厂”为“世界办公室”。与服务外包本身的重要性相比,理论界对其重视程度还未达到相应水平。本文试图弥补经济理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对日益盛行的国际外包

12、现象给予合理、科学的经济学解释。第二,现实意义为:在全球服务外包的产业链中,中国总体上处于外包承接国的地位。“加工贸易”是中国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凭借丰富而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中国实行的鼓励出口加工的贸易政策,中国成为承接发达国家“服务外包”的宝地。但根据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中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过程中,理性不足,没有将服务外包所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原因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对服务外包业务没有清醒的认识。本课题尝试建立SWOT定性分析体系,为中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1.2文献综述国外对服务外包的研究侧重于企业战略(Quinn与H

13、imler,1994)、企业财务和投资评价等方面,多以交易成本理论、竞争力理论、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为理论支撑。Girma, Sourafel and Holger Gorg(2003), 一文通过研究英国1980-1992年间的数据,认为服务业外包对劳动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力都产生正的影响。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起步,多为介绍性的文献,集中于外包概念、特点、外包实现形式等方面。有关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文献,主要分为涉及国家承接服务外包优势定性比较的文献以及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阐述中国承接服务业外包问题的文献。涉及国家间承接外包优势的代表性文献研究有张磊,徐琳(2006)

14、在对服务外包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目前的软件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中国业务流程外包的发展建议。李子强,李子慧(2004)对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进行了研究,表明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机遇和挑战,并应对全球服务外包趋势,提出了相关的促进我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政策措施。吴洁的(2007)认为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具有发展迅速、注意集中于计算机和IT外包等领域、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发包国等特点,并提出我国政府应借鉴别国的经验制定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有重点的拓展国际发包市场。刘绍坚(2008)将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模式和现状分析与印度作了比较,探讨了中国

15、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主要四种模式以及目前潜在的问题,进而对照印度分析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卢锋(2007) 从经济学产品内分工视角考察当代服务外包的发生机制,认为当代服务外包时产品内分工原理对服务业生产方式以及其他行业服务性投入流程进行重组和变革的产物。喻美辞(2008)构建了一个包括三部门的开放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詹晓宁,邢后媛(2005)先是分析了服务外包的发展前景,引出了发展中国家承接外包服务的方式和领域,然后分析了服务外包对东道国的影响进而提出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对策。陈菲( 2005)一文以美国服务外包情况为例,依据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对服务外包的发展动因、影响服务外包各种力量的强弱,以及对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认为服务外包的动因分为外部环境动因和内部推动力量两方面。袁方(2008)一文借用投入产出表法,对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对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李碧珍(2008)一文表明了我国作为最重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之一,如何借鉴印度、菲律宾等先期发展服务外包国家的经验,制定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综合上述文献来看,大多文献选取印度作为国别比较对象,在进行国家优势对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