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24418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常用图纸规格及内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类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一、采掘工程平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他边界线。(2)井筒所有巷道、硐室和回采工作面的位置。(3)勘探和表明煤层埋藏特征的资料,如钻孔、煤层露头线、煤层底板等高线、倾角、煤层柱状、采厚及主要地质构造等。(4)斜井及主要巷道的倾角。(5)井下永久测量点的位置及编号。(6)巷道特征点的底板高程。(7)火区、积水区、透水区、瓦斯突出区,冒流沙区、采空区、老窑区等。(8)邻矿的各种边界及井巷位置。二、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水平内主要巷道和硐室如井

2、底车场、主要石门,主要水平大巷及开采水平之间的联络巷道等。(2)水平内的煤层赋存和地质构造情况,如煤层产状、构造、岩浆侵入范围等。(3)重要安全设施如防火门、永久风门等。(4)边界如井田技术边界线,主要保护煤柱边界线,以及井田边线外100m内邻近矿井的开采情况和地质资料。 (5)永久水准点和导线点。 三、井底车场平面图 井底车场平面图详细反映井筒附近巷道、硐室和运输线路布置情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井底车场内各井口位置,各巷道和硐室、水闸墙和防火门的位置。 (2)轨道要注明坡度、坡向,区分单轨和双轨,弯道要注记曲线半径、转向角和弧长,巷道交叉和变坡点要注记轨面或底板标高及道岔的编号。 (

3、3)永久导线和水准点的位置。 (4)附巷道和硐室的横断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并注明相关尺寸。 四、实测井筒断面图 井筒断面图包括井筒垂直剖面图和横断面图,比例为1:200或1:500;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井筒穿越的岩层柱状(注明岩层名称、厚度、距地表深度以及岩性的描述);开凿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井底和井筒连通水平的高程;井壁的支护材料和砌筑厚度,壁座位置、形状和厚度,井筒掘进和砌壁日期等。 在井筒横断面图中,主要反映井筒直径、主要装备,以及井筒提升方位角,并标注井筒中心的坐标。 五、井上下对照图 井上下对照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井田区域地形图所规定的内容,二是主要巷道综合平面

4、图的内容。 井上下对照图主要是用于了解和掌握地面和井下的对照情况及回采对地面的影响,为井田范围内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井上下对照图的比例一般为1:1000或1:5000。 六、主要保护煤柱图 保护煤柱有多种,如工业广场保护煤柱、铁路保护煤柱,村庄保护煤柱,井筒保护煤柱等。矿井主要保护煤柱图是确定矿井开采边界、进行矿井改扩建和指挥生产的重要依据。比例一般为1:2000或1:5000。 七、采掘计划图 矿井采掘规划图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井年度采煤、掘进工作面的安排、水平和采掘工作面的接续、各掘进队和回采队年度内各月、季工作地点及接续关系。 (一)水平开拓掘进计划图 水平开拓掘进计划图是在水平主要巷

5、道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矿井开拓设计图的基础上编绘的。 (1)根据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绘出已经开拓的巷道和硐室; (2)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矿井开拓系统图绘出计划开拓的巷道和硐室; (3)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掘进队和回采队的数目、技术、设备装备情况,生产技术条件,施工队素质等)及矿井水平间和采区间正常接续的原则,编绘巷道开拓掘进计划,并在图上注明各巷道的掘进起止日期。 在水平开拓掘进图中巷道用单线表示,实线为已掘出的巷道,虚线表示设计的开拓巷道,各处的日期表示各巷道在该时间计划掘进的位置。 主要用途:(1)为相关部门编制年度掘进计划、掘进投资和材料计划提供依据; (2)用于安排、组织施工,检

6、查施工进度等,以便保证按计划完成工程项目; (3)用于分析、检查水平间和采区间的接续平衡关系,以保证全矿井的配采合理性。 (二)煤层采掘生产计划图 煤层采掘生产计划图是在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层采区设计方案图的基础上编绘的; (1)根据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已经掘出的采区巷道和已经回采的工作面; (2)根据底板等高线图和采区设计方案图绘制未采掘的部分,主要包括采区的划分、回采工作面的布置,需要掘进的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等。 (3)根据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结合本矿的实际生产情况,生产技术条件等,编制煤层采掘计划。如安排各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日期、位置,各回采工作面的回采日期、顺序和位

7、置,采掘工作面的接替顺序和时间等。 主要用途:(1)作为编制矿井年产量计划和采掘材料预算的依据; (2)合理确定“三量”关系,正常组织、安排掘进和回采工作,掌握采区和工作面的接续情况; (3)了解各巷道掘进计划和工作面回采计划及完成情况,以便正确地指挥、协调生产。 八、煤矿生产系统图 (一)通风系统图 1、通风系统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进、回风风流的方向、线路; (2)风流所通过的各巷道净断面、风量、风速; (3)井下通风设备和通风构筑物所在位置; (4)火区、瓦斯煤岩突出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防火、防尘设施的分布地点; 2、通风系统图的分类 按照图纸绘制方法的不同,通风系统图一般分为通风

8、系统平面图,通风系统示意图和通风系统立面示意图三种; (1)通风系统平面图:是直接在采掘平面图上绘制各种专用符号而反映通风系统内容的图纸; (2)通风系统示意图:对此图不要求严格按照各巷道的实际位置,尺寸和比例绘制,以避免各巷道重叠或交错,只要求能清楚地表示出各巷道在通风系统中的相互关系,然后用各种专用符号反映通风系统内容; (3)通风系统立面示意图:是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中各巷道相对位置,用轴测投影法,按大致比例绘制的,然后用各种专用符号反映通风系统内容; (二)运输系统图 运输系统图是表示井下运输情况的综合性图纸,该图可用专用符号直接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填绘,也可采用示意的形式,表示出各巷道运

9、输系统相互关系。 1、运输系统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井筒的提升方式、提升设备及提升能力; (2)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 (3)各段巷道的坡度、运输距离、提升运输方式及能力; 2、运输系统示意图的应用 (1)根据井下运输线路、运输方式,以及设备和通过能力等情况,指挥、协调井下运输工作; (2)分析井下运输系统的合理性,以便简化、优化运输系统,提高提升运输效率; (3)为编制年度运输计划及远景规划提供资料依据; (4)为运输图表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三)排水系统图 1、排水系统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用专用符号表示出排水线路,管道规格、长度及排水量; (2)注明排水设备及位置,各地段的涌水

10、量及水仓的容量等; 2、排水系统示意图的应用 (1)了解井下排水设备、线路、能力等情况,以便分析、解决矿井排水问题; (2)检查排水设备、线路的合理性,以便采取措施,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 (3)为编制矿井年度排水计划和远景计划提供依据; (4)作为井下防治水、处理井下水灾的参考资料。 (四)供电系统图 井下供电系统图用示意图表示。在井下供电系统图中,不表示井下各巷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只表示井下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型号、电缆规格、长度等情况。这种图件供矿井主管供电工作的人员了解井下供电情况,管理、研究和解决井下供电的有关问题,保证井下供电系统正常运转。 (五)井下通信系统图 井下通信系统图用示意图

11、表示。在通信系统图中,不表示各巷道的相对位置关系,只表示井下的通信线路及通信设备等情况。这种图供矿井主管通信工作的人员了解井下通信情况,管理、研究并解决井下通信有关问题,保证井上、下联络畅通。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 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可用专用符号直接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填绘,二是也可采用示意的形式,但为了能反映的比较清楚和直观,一般采用示意的形式,注明监控中心、主控计算机、打印机、本安电源、本安分站、避雷器及各类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相互连接的电缆型号等,但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矿井传感器应考虑20%以上的备用量; 2、各断电器在瓦斯等传感器动作时切断负荷侧的电源; 3

12、、系统、设备及电缆应具有“MA”、防爆联检等合格证。 (七)避灾线路图 井下避灾线路图一般用专用符号直接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填绘,注明发生灾害时的人员撤离线路方向,并且用文字表述清楚发生各类灾害时人员 各类矿图绘制要求阿拉善盟国安矿山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8 - 的撤离线路;也可采用示意的形式,采用示意图时,必须注明各井筒及各类巷道的名称、长度、高程及空间位置关系,井下各类设施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地点等,注明发生灾害时的人员撤离线路方向,并且用文字表述清楚发生各类灾害时人员的撤离线路,确保工作人员及时撤离灾区。 (八)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管道及安全设施布置图 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管道及安全设施布置图,一般用专用符号直接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填绘,注明地面及井下消防洒水池的位置、容量;各类管道、水泵、消防栓及各类阀门的型号、数量及位置,注明灭尘、喷雾及水幕的设置地点,注明各类隔爆设施的设置地点、容量型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