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242651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MicrosoftW(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 南省昆明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3昆明)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铁铸成锅C烧杯破碎D玻璃管折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解:A、木柴燃烧时能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铁铸成锅的过程中,只是铁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杯破碎的过程中,只是有规则的玻璃烧杯变成了不规则的玻璃碎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管折断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管的形

2、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2分)(2013昆明)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氮气C糖水D水泥砂浆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故是混合物,故A错误;B、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糖水是指糖的水溶液,因此是混合物,故C错误;D、水泥沙浆中

3、含有泥沙、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2分)(2013昆明)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 验满氧气C 读取液体体积D 向试管中加固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B、验满要放在瓶口检验;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判断;D、根据块状固体在放时,要将试管横放解答:解:A、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A错;B、氧气验满方

4、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已经满了,故B错;C、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D、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D错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4(2分)(2013昆明)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小苏打C生石灰D纯碱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解答: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的俗称

5、,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2分)(2013昆明)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B+1C+3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氮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6(2分)(2013昆明)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2HgO2Hg+O2BH2+CuOCu+H2OCC2H5OH+3O22CO2+3H2ODC+O2CO2考点:化合反应

6、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2013昆明)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AK2SO4BNH4NO3CMgC

7、l2DCa3(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解答:解:A、K2SO4中只含有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错;B、NH4NO3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正确;C、MgCl2不属于肥料,故C错;D、Ca3(PO4)2中只含有营养元素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肥料的判断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判断要点8(2分)(2013昆明)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属于()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考点:原子结

8、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为原子,故选项正确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为原子,不是阳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为原子,不是阴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为原子,不是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2分)(2013昆明)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

9、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镉的原子序数是48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C镉的元素符号是Cd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时112.4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故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的元素符号是Cd,故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

10、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2分)(2013昆明)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S+O2SO2BCuSO4+NaOH=Cu(OH)2+Na2SO4CC+O2CODNaOH+CO2=NaCO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Cu(OH)2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

11、u(OH)2+Na2SO4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22COD、该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2NaOHNa2CO3+H2O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2分)(2013昆明)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医疗急救B潜水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考点: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运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和二氧化

12、碳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故说法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潜水,故说法正确;C、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不能充入氧气,故说法错误;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12(2分)(2013昆明)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A到昆明西山旅游时随意乱扔丢垃圾B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C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D向滇池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旅游时随意乱扔丢垃圾会污染环境进行解答;B、根据大量使用一

13、次性木筷,会需要砍伐很多树木,降低环境的自净能力进行解答;C、根据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可以减少颗粒物的扩散进行解答;D、根据向滇池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解答:解:A、旅游时随意乱扔丢垃圾会污染环境,故A错误;B、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需要砍伐很多树木,降低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错误;C、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可以减少颗粒物的扩散,对环境保护有利,故C正确;D、向滇池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环境污染及治理,难度不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13(2分)(2013昆明)下列物质呈中性的是()A食盐水pH=7B炉具清洁剂pH=12C酱油pH=4D柠檬汁pH=3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解:A、食盐水的pH=7,呈中性,故正确;B、炉具清洁剂的pH=12,呈碱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