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240337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量隔离管理方案计划规章指导意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量隔离管理规程指导意见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导公 司各单位能量隔离操作流程,消除在机械、设备、工艺上进行 作业时由于危险能量的意外释放所引起的事故风险,保证作业 人员在进行与设备有关工作时的人身安全,提升安全管理绩效。 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供各单位参照制定能量隔离管理规程。第二条 能量隔离适用范围:1、在机械、设备、工艺上进行作业任务前,上锁挂牌验证 是控制危险能量源并达到零能态的主要且首选方法。2、需要对机械、设备、工艺的防护或安全装置进行移除或 旁路;3、人员在机械、设备、工艺上进行作业任务时可能暴露在 危险能量中;4、涉及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第三

2、方;5、不适用于:使用插拔型连接设备,原料开采过程中爆炸 性能量已经释放,移动设备班前检查,加油或其它经由风险评 估确定的类似作业,只能在设备通电或开机状态下才能进行的 作业等。第三条 能量隔离基本术语:能量源:电源、机械能、水压、气压、化学能、热源或其 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能量。危险能量:指一旦意外释放就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的任何能量。零能态:是指机械、设备与危险能量源完全分离,并且残 留能量已经消散或受到限制的状态。残留的(或储存的)能量: 是指在关断机器设备之后仍然 保留其中的能量 (如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作业任务:是指某项工作活动,包括:搭设、安装、建造、 调试、修理、调整、检

3、查、疏通、装配、排除故障、试验、清 洁、拆卸、废除、维修、保养或者其他类似的与机械、设备、 生产过程相关的工作等。个人锁具:含有员工姓名及个人信息的普通挂锁(包括标 有电话号码、部门、工种的标识牌),一人叁套并由员工个人 保管。公用锁具:集中上锁箱里刻有“公用”字样的普通挂锁、 空开锁具、多孔锁、异形锁具、警示牌等。外包锁具:含有合同方姓名及个人信息的普通挂锁(包括 标有电话号码、部门、工种的标识牌),供合同方人员使用, 每人叁套。集中上锁方式:对于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前需对4个及以上 危险能量隔离装置同时进行锁定时,必须通过设置在工作现场 集中上锁箱内的锁具对能量隔离装置进行锁定,然后再将锁具

4、 的钥匙放回到该集中上锁箱,最后由所有参加现场作业的人员 用个人锁具将该集中上锁箱锁上。直接上锁:对于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前只需对3个及以下危 险能量隔离装置进行锁定时,由所有参加现场作业的人员用个 人锁具直接锁定能量隔离装置。能量隔离装置:是一种能预防能量转移或释放的机械装置 包括:手工操作的电路断路器、分离开关、线路阀门等。负责人:接受过培训的作业项目负责人,负责所有的多重、 复杂上锁措施,负责完成上锁挂牌验证工作,确保所有受影响 人与被授权人完全清楚相关的危险和遵守机械、设备、工艺的 危险能量控制程序,负责人既是执行上锁挂牌验证的第一个人 也是从集中上锁箱中移除个人锁具的最后一个人,同样也

5、可以 是授权人。授权人:接受过培训的参加作业人员,负责对机械、设备、 工艺实施危险能量控制(上锁挂牌验证或替代控制方法)。受影响人:接受过培训的作业现场其他人员,此人的工作 需要靠近或操作已被实施上锁挂牌验证(或替代控制方法)的 机械、设备、工艺或需要其在正在实上锁挂牌验证的区域进行 作业。第四条 能量隔离基本原则:1、控制风险原则风险是指某些危害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频次。控 制风险原则是指按照消除、隔离、工程措施、管理及正确使用 的优先次序及其有效性来消除和控制事故的发生。2、上锁挂牌验证原则上锁:是指从物理上对机器或设备控制装置加锁。挂牌:是指在锁定装置上挂贴信息牌,标明该设备所处状

6、 态和上锁人信息。验证:是指在机器设备上进行作业前通过测试确认该机器 设备已经完全消除能量,并且无法启动。3、一人一锁原则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发放个人锁具;只要在机器设备上工 作,不管时间长短,不管与能量隔离装置(即开关、阀门等) 相距远近,每个作业人都应各自进行上锁挂牌;个人锁具自已 保管,不得交与他人。第二章 职责与责任第五条 子公司领导职责与责任:1、负责组织制定能量隔离管理规程,并根据现场机械、 设备、工艺的改造等变化情况,及时组织研讨修订完善;2、负责督促各部门组织对能量隔离管理规程的培训达 标与有效执行。第六条 安全环保处职责与责任:1、组织开展危险能量风险分析和危险能量控制程序的研

7、讨 结合现场机械、设备、工艺的改造等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完善 本规程;2、组织检查与督促各部门对照能量隔离管理规程对岗 位人员开展培训达标情况和现场作业执行情况。第七条 相关部门负责人职责与责任:1、负责对照能量隔离管理规程规程的对岗位人员开展 培训达标和贯彻执行;2、负责对合同方作业风险分析的审定和督促执行。 第八条 合同方协调人职责与责任:1、负责管理并督促合同方执行本规程和公司其他安全管理 规定,合同方协调人由对口负责部门负责人指定;2、组织对合同方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合同方作业人 员熟知本办法和公司其他安全管理规定;3、负责完成合同方作业项目的“上锁挂牌验证”工作。 第九条 作业负责

8、人职责与责任:1、参加相应的能量隔离培训,并考核合格;2、熟知危险能量风险分析和危险能量控制程序,负责对作 业人员和受影响人员开展作业任务相关危险的教育和告知,让 其知晓和严格遵守危险能量控制程序;3、负责完成作业项目的“上锁挂牌验证”工作;4、负责完成本次作业项目范围内危险能量控制程序的九个 步骤;5、负责执行“上锁挂牌验证”的第一个人,也是从集中上 锁箱中移除个人锁具的最后一个人,交接班时,负责将目前的 隔离状态,进行的工作以及相关信息告知接班者,双方签字确 认。第十条 作业人员职责与责任:1、参加相应的能量隔离培训,并考核合格;2、认真执行能量隔离上锁程序,对需上锁设备进行上锁;3、保管

9、自己的钥匙,不得交与他人;4、工作结束后,按规定解除自己的锁具;当班作业未能结 束的项目,负责做好交接工作。第十一条 现场受影响人员职责与责任:1、从相关记录、信息牌等及时了解、知晓附近或其它相关 作业项目和会受到影响或伤害的相关危险情况;2、及时与受影响人有效协调和相关危险告知,避免交叉作 业和相互影响时受到伤害。第三章 危险能量控制一般程序第十二条 第一步准备阶段。 作业负责人组织召开班前会, 安排作业任务内容,学习机械、设备、工艺的危险能量控制措 施,准备个人锁具及相关工器具,保证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了 解和知晓危险能量控制程序,了解和知晓作业内容、过程、方 法,开展作业风险分析,根据危险

10、能量控制程序或作业风险分 析,确认该作业应进行上锁的设备。第十三条 第二步告知阶段。作业负责人到中控室对工作地 点、工作内容、预计作业时间、作业人数、上锁设备或集中上 锁箱编号、上锁时间、工作许可提交时间、现场负责人及其联 系方式在设备维修信息中控记录本中进行记录,并要求相 应中控操作员签字确认,让中控操作员明确所辖范围设备的维 护检修情况;到现场作业时还需要告诉受影响人。第十四条 第三步关断阶段。作业负责人到中控室通知中控 操作员对需要维修作业的设备或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进行停机 并进行停机确认。第十五条 第四步隔离阶段。作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通过使 用能量隔离装置(如,分离开关、线路阀门、挡块

11、、盲板等), 而非机械、设备、工艺的操作控制装置(如,开关按钮、紧急 停止开关),有效截断危险能量,隔离装置和操作步骤必须规 范、安全。第十六条 第五步上锁阶段。每个作业人员使用个人锁具或 公用锁具对实施了能量隔离的装置或放置了钥匙的集中上锁箱 进行锁定,避免他人操作,直到离开作业现场。根据作业任务 上锁隔离装置的多少,将上锁分为直接上锁和集中上锁,作业 负责人必须确保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已执行有效的上锁。直接上锁:所有参与作业人员用个人锁具对风险评估或危 险能量控制程序清单上识别的危险能量点和上锁装置进行直接 锁定;当超过两人作业时,需使用多孔锁联接个人锁具,避免 损坏上锁装置;合同方作业由合同

12、方协调人与合同方作业共同 实施关断、隔离、上锁。其中需到电力室直接上锁的,作业负责人(或合同方协调 人)联系电工,先按照停送电管理办法办理停电手续,并 在电力室内上锁登记表上进行登记,随后所有作业人员在 电工的陪同下才能进入电力室,当电工拉断空开或将手车、抽 屉柜移动到检修位后,所有作业人员将锁具逐一交于电工在相 应隔离装置上锁上个人锁具,并确认到位。集中上锁:作业负责人打开集中上锁箱,取出公用锁具对 风险评估或危险能量控制程序清单中识别的危险能量点对应的 上锁装置进行锁定,将钥匙放回集中上锁箱后,所有作业人员 使用多孔锁具在对应位置上锁上个人锁具;合同方作业由合同 方协调人与合同方负责人共同

13、实施关断、隔离、上锁后并将自 己的锁具锁在集中上锁箱上。其中需到电力室集中上锁的:作业负责人(或合同方协调 人)联系电工,先按照停送电管理办法办理停电手续,并 在电力室内上锁登记表上进行登记,随后所有作业人员在 电工的陪同下才能进入电力室,当电工拉断空开或将手车、抽 屉柜移动到检修位后,由电工用公用锁具对相应隔离装置上锁, 钥匙放回集中上锁箱内,所有作业人员确认到位后,在集中上 锁箱上锁上个人锁具。第十七条 第六步零能态确认阶段。低压电能零能态:电流 表/电压表回零,验电;中高压电能零能态:验电、挂地线,电 容柜放电;物料势能零能态:继续运转设备,直到物料清空; 设备物体势能零能态:用垫木、铁

14、棒(销)、葫芦固定住设备; 液压能零能态:释放液压,压力表回零;气压能零能态:打开泄压阀门,压力表回零。第十八条 第七步验证阶段。在确认所有人员都已经从机械 设备、工艺系统上离开之后,作业人员必须试开启动操作控制 装置,以确保能量已经断开且无法操作。在验证测试之后,操 作控制装置必须被恢复到空档或关闭的位置。电气设备验证方法:停电上锁挂牌后,必须对设备控制开 关进行点动试验,确认现场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将现场控制开 关打到检修位置(有急停开关的,按下急停开关),现场控制 开关处挂停电牌。现场动力开关盒断电上锁挂牌操作的,观察 确认开关触点完全断开。机械阀门设备验证方法:检查阀门关闭状态,阀门阀柄

15、必 须在关断位置,确认无气体(水、液体)流动或流出,管路贯 通的各压力表指示为零。第十九条 第八步 执行作业阶段。根据危险能量控制程序 描述完全实施了上锁挂牌验证步骤,并对工作风险分析识别的 危险能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后,按作业项目内容进行作业。第二十条 第九步检查和恢复阶段。作业完毕,在恢复机械、 设备、工艺的能量前,作业负责人必须:1、对机械、设备、工艺系统的内部和周围进行检查与处理, 确保没有遗留工器具等物品,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恢复到位;2、确认所有人员都已从机械、设备、工艺系统上离开;3、通知所有受影响人能量将要被恢复;4、移除能量源上的所有锁具和挂牌,需上锁本人移除锁具 和挂牌,特殊

16、情况移除需部门领导到现场确认与签字同意;5、将所有隔离装置恢复到“开”的状态;6、组织清理作业现场,确认现场所有安全装置、设施(包 括防护罩、网等)均已复位,人员已清场,检修设备已处于可 开机状态。7、将相关审批材料、登记记录表等及时归档、存档。 集中上锁方式解锁:上锁人员各自解开集中上锁箱上自己 的锁具;作业负责人从集中上锁箱内取出钥匙将现场上锁设备 一一解锁;需到电力室解锁时,作业负责人(或合同方协调人) 联系电工,先按照停送电管理办法办理送电手续,随后在 电工陪同下所有上锁人对集中上锁箱进行解锁,并在上锁登 记本上作解锁记录;电工将公用锁具解锁后放回到集中上锁 箱里;作业负责人通知中控操作员,并在中控室设备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