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23895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大学生态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大学生态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生态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生态学试卷(GC001)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1、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AC。A体型小B体型大C生殖力强D生殖力弱2、在诸生态因子中BD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A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B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C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B。A土壤中食物多 B环境条件较稳定 C环境条件最好 D无天敌4、下列术语中BCE是植物划分生长型的术语。A高位芽植物 B乔木 C灌木 D地面芽植物 E草本植物5、植物在新地点上能CD是植物定居成功的标志。A植株生长 B植株开花 C开花结子 D繁殖6、2个物

2、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D。A 2个种死亡 B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C。A种群 B群落 C群丛 D群系8、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D。A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C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9、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ACD。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生物量高 C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10、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C。A.大气层 B海洋 C.岩石圈 D化石燃料四、问答题(本题3小

3、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典型的旱生演替系列,包括以下演替阶段:第一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在裸岩定居,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加上物理、化学定居风化作用,使岩石风化,加上地衣残体积累少量有机物质;苔藓植物群落阶段:依靠地衣植物较长时间的生活,形成的少量土壤,苔藓植物定居,苔藓植物的较大个体加速了土壤的形成过程;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积累到一定量后,耐旱的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定居,种子植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和群落环境逐步形成,土壤加厚,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木本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以灌木为优势

4、的群落;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乔木植物开始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乔木占优势的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最终形成区域的地带性植被(顶极群落)。2、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空间异质性包括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空间异质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土壤和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有更多的植物种,生物多样性越高。群落中植物层次多,各层次具更茂密的枝叶则取食高度多样性高。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高密切相关。3.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各有何特点,各循环

5、类型的代表物质有哪些?(10分)气体型循环物质的主要贮库为大气和海洋,有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速度较快,如氧、二氧化碳、氮等的循环;沉积型循环物质的主要贮库为岩石,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主要通过岩石分化和沉积物分解为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营养物质,故速度极慢,如磷、钙、钠、镁等的循环。五、简述题(本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不同植物群落类群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作用。地球表面的热量随纬度位置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呈带状分布,植

6、物也随之呈现带状分布。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递变,不同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导致植物分布的差异,呈现经向地带性。水分和热量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的规律的地理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2、一个物种,它是怎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的?物种的存在单位为种群,在群落中每个物种都利用一定的资源。物种在环境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物

7、种对占有生态位的宽度不同也就决定其在群落中的所起的作用和所占的地位也就不同。种群申的个体问,不同物种间,通过差异生存和差异死亡显示该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影响其它生物的水平。不同生物在生物群落中以关键种、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稀有种而体现其的作用和大小。其中,群落中的关键种在维护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在群落的营养结构中,生物通过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形成营养链锁结构。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地位和角色。群落中的物种在位于食物链的某一环节。物种通过上行控制效应和下行控制效应相结合来控制着群落的结构。物种的密度和对生物量的占有,决定了为高营养级物种提供资源的多少。总之

8、,物种通过资源的限制决定高营养级的种群结构。物种又可通过捕食者控制影响并控制低营养阶层的群落结构(多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总而言之,一个物种是通过对生态位的占有宽度和其在食物链的环节上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的。普通生态学试卷(GC002)二、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A.Odum B.Haeckel C.Clements D.Tansley2.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B)解释。A.贝格曼规律 B.阿仑规律

9、C.谢尔福德规律 D.高斯假说3.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4.当环境中的资源(B)时,植物会投资较多的生物量于能充分吸收此资源的构造上。A.丰富 B.缺乏 C.变化大 D.稳定5.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D).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A.趋同适应 B.竞争 C.

10、互利共生 D.趋异适应7.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D)。A.物种数量 B.物种生物量 C.物种的体积 D.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8在我国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主要以下列哪种生活型的植物为主?(D)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9.林德曼效率描述的是两个营养级间的(A)。A.能量关系 B.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 D.营养关系10.赤潮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C)A.CO2浓度升高 B.水体温度变化 C.水体富营养化 D.水体重金属污染物11.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6级,原因是(A)。A.能量在营养级间的流动是逐级递减

11、的 B.能量是守恒的 C.消费者数量不足 D.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2.生物休眠的意义体现在(A)A.适应逆境 B.提高生产力 C.促进代谢 D.推迟生育13.下列哪项内容和物种形成无关?(D)A.出现地理障碍 B.出现生殖隔离 C.生态位分化 D.近亲繁殖14.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C)。A.苔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15.下图表示两种鸟的食物成份()和捕食频度()的关系。种内竞争大、种间竞争小的情况是(D)。三、问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热环境?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行为特征3个方面讲清动物节水、防热的特征。如形态:骆驼

12、毛皮隔热;如生理:尿血浓度比高;如行为,选择适宜活动时间减少水消耗。昆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和蜡质层,气门由气门瓣控制;爬行动物:具角质鳞和皮下脂肪;鸟兽:呼吸道长;肾重吸收能力强;排尿酸和尿素;鸟类皮肤腺退化;某些鸟兽高温时可提高体温(黄鼠、羚羊和骆驼等);鼻腔冷凝水,重吸收。 行为上选择适宜的活动时间,减少水消耗。2、试说明什么是最大可持续产量?按照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在维持种群数量为1/2K的水平上,单位时间可获取的量rK/4就是最大可持产量。在此情况下,种群可持续利用,又可获取最大收益。3、什么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植物的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有2个法则,其一是最后产量恒值

13、法则,即在密度变化的一定区间内,最终产量是恒定的而与播种的密度无关,可由公式表述:c=wd,c:总产量,w:平均株重,d:密度。原因是种内竞争激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密度升高,则植株变小,构件减少。另一个是-3/2自疏法则,即:播种密度超过某一临界密度,则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速度),而且影响到种群的存活率,种群表现为密度越高,密度制约性死亡发生越早,且死亡率越高。自疏表现早晚在密度与平均株重的坐标图中表现出-3/2斜率的自疏线。4、影响初级净生产力的因素有那些?2内因表现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如C3、C4植物的光合能力的差异,植物自身的呼吸消耗的差异。外因应包括光照条件如光强度和照射时

14、间(与纬度和高度相关);温度环境差异,包括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物质条件包括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条件;动物的取食程度的两方面的影响。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要点,3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

15、体的地段。(3分)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2分)(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分)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2分)(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谈谈你对其濒危原因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