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23769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已经加入WTO,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科学技术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对此,如何进一步作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显得尤其重要。一、 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劳动力资源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各类人员。近几年来,我们在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只注重物资资源的投入、管理、配置和生产,而忽视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二是企业

2、在劳动力资源管理上,仍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用人观念,只重视对干部、大中专生的管理和开发,而忽视对全体员工的职业技能管理和开发;三是片面认为企业减员就是减工人,而对非生产人员减员力度不够;四是忽视劳动力的商品特性,不重视劳动者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使劳动者的培养、使用、开发、配置、管理等脱离了经济规律,致使劳动力价格与价格严重背离,导致劳动力浪费严重。2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造成劳动力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许多人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流动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人才流动机制还不完善,人才流动者的后顾之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致使人才流动困难,造成一些单位人才积聚,人才无法施展才

3、能,而另一些单位人才缺乏,又得不到自己所需人才,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分布的不合理。3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备,造成劳动力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备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性新进人员。如目前按现行政策任何企业都有安置复退转军人的义务,实际上复退转军人安置任务几乎全部落在了自身富余人员都无法安置的国有企业身上,而其它类型的企业有许多经济效益很好,却不按其承受能力确定安置任务。另外,现仍在执行的老工人从农村轮换子女进厂当工人的轮换工制度以及个别行业仍然实行顶班制等,这些都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企业劳动力队伍结构不合理。4劳动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部分劳动者

4、知识陈旧、观念落后、应变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面对经济转轨中的各种竞争、下岗分流等,无所适从。再有就是职业道德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精神和技术文化素质方面。如有的人就业观念、效益观念、竞争意识等比较淡漠,表现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人本来文化技术水平就低,动手能力差,又不大注意学习提高,一遇竞争就被淘汰,却又牢骚满腹。二、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对策企业的效益要靠劳动者来创造,所以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如何进一步作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笔者提出如下对策:1引入竞争机制,转变择业观念,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

5、业不能靠国家和企业,只能靠自己和市场。靠自己劳动就业的竞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靠市场提供就业信息。特别是实行全社会的养老保险统筹后,劳动者在择业上选择企业的标准,只能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和是否有发展前途,而不能以所有制性质作为选择企业的标准,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双向选择制度,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2完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培育和健全各类劳动力流动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备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首先是培育和健全企业家流动市场。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他的治企思想能激活全体员工的劳动热情,从而搞活企业。其次是培育和健全管理人员流动市场。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精英

6、,管理是科学,管理能创造效益。再次是要建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流动市场。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物资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流动,可以优势互补。因此,只有培育和健全各类劳动力流动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务地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才能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建立新的分配机制,为劳动力价格实现创造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积极性不能长期靠做思想工作。劳动报酬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理顺价格,人的价格也要理顺。要通过建立新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为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新的分配机制必须打破平均主义思想,充分体现“按劳分配”

7、原则,拉开工资分配差距,强化用人主体对工资的决定权,逐步实行市场工资分配政策。只有这样,劳动力的经济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他们的才能才会充分发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得到提高。4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搞活企业劳动用工机制。对劳动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定期公布岗位动态轮换数量,加强在岗员工考核,鼓励下岗员工参与上岗竞争。这一方面可以给在岗员工一定压力,使在岗员工的压力变为钻研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给下岗员工一个上岗的机会,以体现市场、竞争、危机等因素,从而搞活企业劳动用工机制。5加强素质教育,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挖掘劳动者自身潜能,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不仅是企

8、业大发展的需要,也是困难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摆脱危机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困难企业留住和用好人才,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素质教育,必须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竞争可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内在潜能,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竞争可以帮助劳动者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和别人比较中,在实践的体验中,让劳动者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主动寻找工作,迎接挑战。此外,包含利益激励的竞争,还可以成为劳动者不懈努力的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劳动者自身潜能,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6加强对下岗人员的管理,促进企业减员增效。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9、,下岗这一过渡性政策将被取消,下岗人员将被逐步纳入失业范畴管理。在下岗人员向失业保险并轨这一时期,企业仍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强下岗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正确对待改革、对待下岗,增强危机感和就业竞争意识。二是要采取多种渠道合理分流。三是要对下岗人员进行转岗培训,为他们提供重新上岗的条件和机会。四是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除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总之,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开发利用好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劳动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员在改革和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中的能力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