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23760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免疫调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D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解析:选C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

2、是自身免疫病。2(2017鹰潭二模)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的,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B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入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C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发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可以发生在特异性免疫中解析:选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被蛇咬伤后注入的抗蛇毒血清是抗体,不是抗原;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发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可以发生在特异性免疫中。3下列关于免疫

3、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解析:选D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4(2018佛山质检)柯萨奇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细胞经病毒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B入侵的病毒与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清除C初次接种柯萨奇病毒疫苗后,人体可产

4、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分泌出大量抗体解析:选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物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二次免疫反应中,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初次接种柯萨奇病毒疫苗后,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5(2018石家庄一模)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

5、代,属于一种遗传病B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C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D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解析:选D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传播途径之一,但并非遗传病;HIV对T细胞有破坏作用,可逐渐使艾滋病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最终使病人无法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因恶性肿瘤死亡说明免疫系统失去其应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HIV在侵入机体时,既能引发细胞免疫,又能引发体液免疫,故患者体内存在HIV抗体;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6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

6、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B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淋巴细胞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e和f有关解析:选C图示各类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但功能不同,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表示T细胞,它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二次免疫的反应更强烈,原因是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记忆细胞(e和f),当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地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发挥更强的免疫效应。7(2018池州联考)下列关

7、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和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释放抗体的免疫细胞不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能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的T细胞只参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C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能将含抗原的细胞及其抗原消灭D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中吞噬细胞和B细胞等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解析:选A能释放抗体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只能使含抗原的细胞裂解死亡并释放出抗原,并不能将抗原消灭;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8某医生接待了甲、乙两位手被割伤的病人,在详细询问情况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病人注射破伤风疫苗,给未接种过

8、破伤风疫苗的乙病人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人注射的破伤风疫苗在免疫过程中相当于抗原,可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B乙病人注射的抗破伤风抗体可以与相应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C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可刺激记忆细胞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D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甲病人的治疗方法会更快地发挥疗效解析:选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原不能直接刺激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记忆细胞受到同一类型抗原刺激后,只能通过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来分泌相应的抗体,其自身不能直接分泌相应的抗体。甲病人的治疗方法通过二次免疫过程发挥疗效;而乙病人直接接受抗体,这种治疗方法

9、会更快地发挥疗效。9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体液免疫完成B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C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D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解析:选B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细胞免疫完成;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效应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若使移植器

10、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敏感。10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解析:选C由坐标曲线纵轴“抗体浓度”可知,同一种抗原a再次进入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比第一次更强。11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

11、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解析:选B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识别的物质不同,所以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不同;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B细胞,然后增殖分化得到浆细胞;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起攻击;细胞的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受环境影响。12(2018河南重点高中质检)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人体

12、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解析:选B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相同的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二、非选择题13(2018广州模拟)寨卡病毒是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回

13、答下列问题:(1)胚胎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神经元,其根本原因是_。一个神经元能通过轴突末端与其自身树突形成突触进行调节,这体现了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_调节。(2)研制中的寨卡DNA疫苗含有一段根据寨卡病毒设计的DNA片段,注射到猕猴体内后,某些细胞会分泌出很多类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这些小粒子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据此分析,DNA疫苗和传统疫苗的区别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能充当_,不直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有报道称,寨卡病毒感染成年人,可引起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中风,该疾病属于_。解析:(1)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端后,

14、又传递给自身树突,体现了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2)根据寨卡病毒设计的DNA片段注射到猕猴体内后,会表达产生类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这些小粒子可作为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NA疫苗本身不能充当抗原,其表达的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1)基因选择性表达反馈(2)记忆(B)细胞、浆细胞抗原(3)自身免疫病14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a、b、c等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_。(2)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3)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参与其形成分泌的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解析:(1)造血干细胞转变为其他类型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由图可知a是T细胞,c是B细胞,X是抗原,e是记忆细胞,d是浆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