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236666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大统一理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统一理论 检索一:【题名】浅析大统一理论【作者】钮 蒸, 刘俊红, 吴淑花【出 处】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5卷第6期【内 容】 0 前言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的,也就是说,自然现象仅是自然规律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因此,众多的科学家总是想方设法用最综合的概念来描述自然规律,从而解释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我们知道,在经典物理学中,有两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牛顿麦克斯韦,他们在统一自然规律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名垂千古。17世纪,牛顿在研究宇宙行星运动规律时,把行星绕太阳、月球绕地球、太阳系绕银河的运动,以及地球对其上面物体问的吸引统称为一种力的作用,称为万有引力,并得到万有引力

2、定律。正是由于种力的作用,使得宇宙问各天体组成了和谐的大家庭。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成功地把现象和磁现象统一起来,指出了电力和磁力是本质上相同的力,并得到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证明了光就是二者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众所周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在做变速运动,无论这种变速运动是什么样的形式,都与力密切相关。因为支配物质行为的就是力。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统一自然规律的描述。就必须把各种形式的力统一为一种力在各种不同条件的表现。经过物理学家们近100年的艰苦努力,包括理论上的探究、实验上的摸索和验证,在20世纪中后期已将自然界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力统一为4种自然力: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余下的工

3、作就是如何将这4种力进一步统一。粒子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爱因斯坦晚年的大胆构思为建立大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l 粒子理论下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目前,人们从粒子论中已经认识到,一切能观察到的物质是由4种基本粒子组成的(并非最小粒子):2种重子,即质子(P)和中子(,2);2种轻子,即电子(e)和中微子( ),它们相互接近时,其行为是由以上4种自然力支配着。粒子论指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间不会直接发生力的作用,而是通过发射和吸收传递力粒子而产生通常称之为力的效应的。物质粒子发射出传递力粒子而产生反弹,传递力粒子与加外物质粒子碰撞而被吸收,这样一发一收,即两个物质粒子由交换传递力 而使其速度发生改变,如

4、同它们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11 两种长程力 引力和电磁力当物质粒子发射的传递力粒子质量为零时,则在大距离上可以进行交换,称为长程力。引力 所有物质粒子(P、”、e、 )都能感受到这种力。它是由自旋为2、质量为零的引力子传递的。电磁力 只有带电粒子(P,e)之间才能发生这种力的作用,它是由于自旋为1、质量为零的虚光子(与能级跃迁发射出的实光子不尽相同)传递的。并且只有带电的物质粒子才能发射和吸收这种传递力粒子。需要说明的是:引力子和虚光子都是虚粒子,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测到它的存在,但确实产生了可以测量的效应,即引力和电磁力的存在。12 两种短程力 弱核力和强核力当物质粒子发射的传递力粒子具有一

5、定的质量时,则不可能在大距离上产生交换效应,因称为短程力。这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表现出来。弱核力 所有的物质粒子(P、”、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l0 m 时,可产生弱核力的作用,这种力制约着放射性现象,它是由自旋为l具有100Gev的质量的中问玻色子传递的。强核力 在原子核内依靠这种强大的吸引力束缚在一起。这种力是由自旋为1的胶子来传递的。2 统一理论的思想基础近代宇宙学的七大观点之一 宇宙大爆炸观点是统4种相互作用力的重要理论基础。180亿年前某时刻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宇宙大爆炸,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大爆炸瞬间。时间和空间同时诞生了。但在大爆炸初的一段极短的时间内(大约为10 s),宇宙中没有任何

6、天体,没有任何粒子。也没有任何辐射,只是单纯而对称的时空以指数方式进行急骤的膨胀。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绝不可能存在可以区分开的4种相互作用力。也许整个宇宙就在一种作用下而膨胀着。根据对称原理。宇宙应是球形的(爱因斯坦超圆体模型)。此时空是弯曲的,到大爆炸后的10 s,由于时空的弯曲为巨大引力作用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引力作用首先分划出来。美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将广义相对论,质能方程(E=,”r )和量子论结合起来并进行了划时代的推导,得出著名的狄拉克方程。预言了通过聚集能量能创造出物质粒子,从大爆炸时刻(t=0)到10I3 s这时的宇宙要比现在小多了,难于想象的巨大能量封闭在如此小的宇宙中,根据狄拉克的

7、理论,物质粒子必然大量产生,强作用力分化出来。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物质粒子间的有效距离不断增大,带电物质粒子间的电磁作用力体现出来,到10 。s后电磁作用分划出来。至此自然界的4种自然相互作用产生了。既然4种相互作用力是在宇宙大爆炸后,宇宙逐渐形成的最初过程中,在各不相同的条件下逐次分划出来,因此,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可将这4种自然力统一起来,建立大统一理论,用这个理论解释各种自然现象。3 粒子理论下的统一电弱统一的成功 当玻色子的能量远远超过100Gev时,其质量趋于零,它的行为方式与光子非常相似。但能量较低时,玻色子具有较大的质量,使其传递距离为短程。这种理论可将电磁与弱

8、核作用很好地统一起来,称之为电弱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理论已有了实验的基础。不完全的大统一尝试 高能粒子加速器的实验证明:在巨大能量下强核力变得弱得多,而电磁力和弱核力在高能下却变强了。由此物理学家预言,在非常高的称之为大统一能量下,有可能3种传递力粒子,即虚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具有相同的行为和性质,而且不同的物质粒子也会基本上变成一样,这样就可将这3种力统一为一种力在不同的条件下的表现。在这里要着重指明两点:一是大统一能量的数值人们还不十分清楚,更无法进行实验验证;二是这种统一理论并不包括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引力。因此这是一种不完善的大统一理论。4 爱因斯坦对统一理论的构思前面,笔者已经将粒子理

9、论下的大统一理论的构思和发展作了一下简单介绍。在这种理论下无论如何不能把引力作用包括进去。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却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设想,为大统一理论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天才地统一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即在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中,时间和空间是密切相关的统一体。几年后,他将这统一的时空进一步加以深化。提出了统一的时空是弯曲的,著名的爱因斯坦转盘实验及1911年日蚀时观测到的恒星发射出的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弯曲,有利地证明了弯曲时空的这个事实。因此,爱因斯坦指出,由于物质的存在,使得空间一时间发生了弯曲,自由粒子在这弯曲的时空中并不能做直线运动,而是沿弧线运动,即所谓沿短程线运动,从

10、而在宏观上表现为它受引力作用(因为任何曲线运动均是变速运动。要受到力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引力仅是时空弯曲的一种表现这样,在物理界爱因斯坦首次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赋予了动力学的涵义。由于在粒子理论中的大统一只包括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而不包括引力作用,如果一旦能把引力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起来就可打开这4种自然力内在统一的神秘大门。因此,爱因斯坦在他的晚年就致力于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他的终生事业。爱因斯坦认为,既然引力仅是空间一时间的某种几何性质的表现形式,那么要想把牛顿引力和麦克斯韦电磁力统一起来,就必须证明麦克斯韦电磁力同样也是空间一时间的某种几何性质的表现形式,能

11、否做到这点呢?笔者在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引力和电磁力虽然从宏观表现和微观机制上不尽相同,但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在此笔者做几点简单比较:其一,彼此具有电磁力作用的物质粒子,我们说它带有电荷,正是由于这种粒子带有电荷,它才能够发射出或接收虚光子而产生电磁力作用,而对所有的物质粒子而言,我们可以说它带有引力荷,正是由于它们带有引力荷,才能发射或接收引力子而产生引力作用;其二,电荷周围要产生一种场称之为电磁场,同样,引力荷周围也要产生一种场称之为引力场;其三,带电粒子携带电荷作变速运动会激发电磁波,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粒子携带引力荷作变速运动也会激发出引力波。由于宇宙中所有的物质粒子均做变速运动故引力

12、波充满了整个宇宙,同样引力场也充满整个宇宙。通过以上的几项简单比较,虽然至今人们还不知电荷和引力荷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只能认为是粒子(包括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宏观表现的一种概念,但通过这种表现也不难想像出:其一是电荷和引力荷能否确实统一为某种共同的东西,(即使它不是一种微观粒子而只能附着在粒子上)。引力荷是物质粒子普遍带有的,是否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使引力荷又附带有电荷呢?其二是通过广义相对论可以得出引力荷(引力荷的多少为质量)与空间一时间的曲率有着密切联系,那么电荷(电荷的多少为电量)是否也能与空间一时间结构的某种几何性质发生联系呢,如果这两点想像经过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就

13、有可能把引力和电磁力统一起来,从而得出基本相互作用与空间一时间的几何性质的统一,使得真正的大统一理论宣告成功,实现爱因斯坦的最终宿愿:时间、空间、物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的各种运动统一到一个理论中去。最后要说明的是:其一,电磁力到底与时空的什么几何性质密切相关?引力荷到底在什么条件下附带有电荷?还需要人们去深入地探究;其二,大统一理论就像光的本质理论 波一粒二象性一样,一方面为粒子理论下的不完全统一, 方面是广义相对论下的时空几何性质的不完全统一,二者相结合构成全面的大统一理论。 检索二:【题名】生物界的统一理论存在吗?【作者】John Wbitfidd著 孟世鸿译【出 处】 世界科学

14、2002年 1期【内 容】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从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开始,发展到超弦理论和M理论阶段,由此下去,物理学的终极理论会被找到吗?很多科学家对此信心十足,他iriSH信,经由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一个能够描述整个宇宙的大统一理论已经让我们伸手可触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是如此乐观。当年,爱因斯坦耗尽最后的精力,力图建立一个统一场论,把宏观宇宙与微小世界的不同法则结合起来,以对我们神秘的宇宙作出完美的阐释,但他最终带着遗憾离开。霍金在20世纪80年代初乐观地表示,我们或许在20世纪末可以寻找到终极理论,以参透“上帝的心智”,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未知的东西仍很多。而自20世26o年代以来

15、,各种形形色色的新理论层出不穷,我们常常误以为触到了秘密的边缘,却最终发现,那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像量子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i兑“永远不要追逐一辆公共汽车、一个女人或一种宇宙学的新理论,因为几分钟之内,你总会等到下一个。”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渺小的人类,怎么可能了解宇宙的秩序,并回答所有的为什么呢?有个譬喻是,狗永远不会量子论达尔文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譬喻的人,他写道:“我深深觉得这整个课题对人类来说过于艰深。许狗儿也像牛顿一般思索过大自然,但却徒劳无功。”面对宇宙不可思议的复杂与美丽时,也许们人类所知永远有限。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终极的宇宙理论,还有一个更深刻的理由,这个理由源干“哥德尔不可判定

16、性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数学系统都不能用来证明该系统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论都有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需要引入另外的理论来证明这个理论,如此环环相扣,在数学上永远没有一个最后的完备定理。与此相类似,在物理学领域,也不会找到一个终极的、能够自己证明自己的终极理论,任何一个最后的理论都需要别的理论来证明它。比如,最新的M理论需要新的理论来证明,而新的理论又需要更新的理论来证明,如此下去,终极理论的尽头在哪里呢?这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是不太可能的。霍金对此作了一个形的比喻:“这犹如你不可能只用一张单独的地图去描述地球表面,你至少需要两张地图去覆盖每一点,每张地图只对一个有限的区域有效,但是不同的地图有一个交叠的区域。整组地图才能提供地球表面完整的情况。”当然,如果我们跳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