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月考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23365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月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学月试卷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 24分)注意事项: 1.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防(t) 脂粉(zh) 惊骇(hi) 阻遏(ji)B.绥靖(si) 溃退(ki) 寒噤(jn) 丰功伟绩(j) C.诘问(ji) 星宿(xi)

2、 箱箧(qi) 惟妙惟肖(xio) D.环绕(ro) 瞥见(pi) 荒谬(mo) 锐不可当(d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弯末角 治裁 晨曦 闪烁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D孤苦伶仃 纳粹 鞠恭 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 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2)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 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3)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 是一对。(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 。 A.热烈

3、埋伏赫然赞叹 B.激烈遮蔽显然赞赏 C.激烈掩护显然惊叹 D.猛烈掩护明显赞扬4下列各句中带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B. 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我省将在普通高考中启用首次考生身份验证系统。B5月17日,广元少年康亮模仿结绳逃脱,自吊房梁5小时,险些送命。C.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4、。D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秦巨伯瑯琊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

5、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注释: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坼:裂开。6.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

6、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第卷 (非选择题 126分)注意事项: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卷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题,共126分。三、默写和翻译(22分)9、翻译 (6分,每小题3分)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秦巨伯)(3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

7、分) 10.诗词鉴赏。 (4分)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11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2分,每小题2分) 少壮不努力, 。 长歌行 ,长歌怀采薇。 野望 气蒸云梦泽,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阴阳割昏晓。 望岳陋室铭中主旨的句子 , 。予独爱莲之出 , , 中通外直。四、说明文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中国结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周易注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

8、华夏土地,结就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和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作为一种装饰艺术,结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赋予它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如意结、双鱼结、龙凤结等等。交丝结龙凤,错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明清诗人的诗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结在当时流行的盛况。结,是一个表示团结、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因而蕴涵着丰富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富、安、康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有上千个品种,其中有编号、有花形的设计有三百多种。中国结不仅造型美、色彩美

9、,而且具有形意象征的极大魅力:以结表情,以结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形意有不同的名称,表达着不同的美好祝福:平安结一生如意,岁岁平安;祥云结吉祥如意,祈保平安;吉祥结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如意结万事称心,事事如意;蝴蝶结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同心结恩爱情深,永结同心;福字结福气满堂,福星高照中国结,讲究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一根数尺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手法,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复叠,连绵不断的编制而成,它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又昭示出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

10、物与结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吉祥装饰物品。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已发展出多个产品,其中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每个系列又包括多个品种,如吉祥挂饰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编结服饰有: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中国结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未来的希望,对爱的渴求以及对亲人的祝福等美好的情感,全部融于结饰之中。12.中国结这种民间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4分)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中国结在唐宋时期才开始成为一种装饰艺

11、术品,到明清时候人们开始用吉祥的语言为它命名。B.中国结因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又昭示了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C.中国结起源于华夏先民的结绳记事,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备受人们的尊重。D.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者跟其他吉祥图案搭配组合使中国结形成了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14.根据文章的介绍和你的了解,请你在方框内画一个中国结的简图(简笔画或示意图均可)。(4分)五、散文阅读 (18分)寻找父亲肖霍洛夫在静静的顿河的卷首中,引了一句哥萨克民歌:“你啊,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河流、山脉、草原等自然风物所代表的故乡,是一个人的生养之地。正如父亲一样,它不仅是血肉之躯,更是我们精神承继的主要源泉。我的故乡,就是父亲的土地。父亲把我生养在其上,让我在那广袤的土地上呼吸、游走、生长。就人的本性而言,我们这些融化在大自然中的孩子,更形同草木、露珠、鸟雀,从内向外地生长着,扎根大地,向着天空。我有一个自由散漫的童年,这得益于故乡草地的开阔。父亲在我蹒跚学步时,就离开了人世。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