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23150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说 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提分训练(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知识积累一、常考易错字迭起(di)硕果(shu)弥高(m)赫然(h)澎湃(pi)函寄(hn)漂白(pio)小楷(ki)卓越(zhu)锲而不舍(qi)沥尽心血(l)慷慨淋漓(ki)兀兀穷年(w)迥乎不同(jin)气冲斗牛(du)目不窥园(ku)群蚁排衙(y)二、词语释义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衰微:(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弥高:更高。弥,更加。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沥,

2、滴。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高标:高耸物体的末端。文中指超群、出众。三、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李大钊等。文

3、本归纳分析主体概况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探究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些描写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2.闻一多先生后期的思想品格较前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

4、同的地方?探究 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前期,做了再说,做了不一定说;后期,说了就做。前后期所走的不同道路,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其一心谋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国思想,执着的态度,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做人原则,是始终如一的。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各选取闻一多前后期具有典型性的三件事来写,并做繁简处理,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

5、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写作借鉴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引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2.选材精当闻一多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了出来。3.夹叙夹议第1、2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7段是

6、第一部分的总结,这几处都是议论。第8、9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几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微写作】选材精当,角度巧选材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本文作者所选材料典型,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说明。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一多先生一

7、生经历复杂,可以记述的事例很多,作者只从大量事例中选取了六件,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奋斗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亲爱的同学,请你借鉴说和做中的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吧。参考示例:母亲并不慈祥,她打过我;母亲也不漂亮,她老了;母亲不啰唆,却喜欢听别人说;母亲的事业很平凡,她依旧在辛苦工作而母亲却用严格的宽松,换给了我一个令我自豪的性格;用她的青春,换给了我成长;用她的习惯倾听,换给了我一张总和她强词夺理的尖牙利嘴;用她一生的辛劳,换给了我周围的一切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弥高(m)校补

8、 (jio)潜心贯注 (qin)赫然 (h) 迭起 ( di)迥(jin)乎不同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深xio(宵)sh(疏)懒 独ci (裁) 群蚁排y (衙)心会神nn(凝)qi(锲)而不舍3.解释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1)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2)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3)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4)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5)迥乎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6)沥尽心血:费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7)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4.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D)(1)他

9、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而出。(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了。A.衰弱凝结蓦然一反既往B.衰弱凝固赫然一如既往C.衰微凝固蓦然一如既往D.衰微凝结赫然一反既往5.下列句子依次填入画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 , 、 ,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巍巍中华青春永驻。与五四对话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

10、与五四以来一百年的历史对话坚定我们的脚步A.B.C.D.6.请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引用)(2)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反复)(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喻)(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偶)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B.“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

11、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钻劲,热情高涨地研究学问。C.“不动不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上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8.参考例句仿写句子,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间的巨松,也不是曲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山河添上一笔绿意。仿句:示例:我不是万人景仰的太阳,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火烛,而是沉沉黑夜里的一点萤火为大地添一点亮色。9.文学常识填空。(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2)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