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226814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患者提供快捷、 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 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我院特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二、要求1. 门诊、急诊、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 ; 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2. 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和流程。3. 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4. 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 ; 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5.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

2、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6.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三、逐级报告程序l. 各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 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 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 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 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抢救记录等资料。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2. 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

3、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 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 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3. 遇 2 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 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处请求支持, 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处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 医务处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 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可编辑修改 -。报。4. 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 值班医

4、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然后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出书面意见向医医事办汇报。四、处理流程1. 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 5 分钟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10 分钟内到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原则上不超过3 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 白天为医务处、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 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2. 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

5、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3. 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转入记录, 8 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4. 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备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 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备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5. 住院医师每日至少 2 次查房,每天至少 1 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 3 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

6、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6. 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事办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7. 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8. 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9. 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 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 ) ,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记录, 病历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14 岁以下患者-可编辑修改 -。手术前应

7、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 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10. 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11. 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人交代病情,告知患方下列情况:(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3) 植入物 ;(4) 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 ;(5) 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 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 ;(7) 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 ;(8) 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 ;(9) 有创操

8、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10)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事办,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 ;(11) 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12. 强化制度保障(1) 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 : 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 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 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 6 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 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

9、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2) 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 : 做出初步诊断后, 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 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 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可编辑修改 -。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3) 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 : 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

10、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4) 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 : 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 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5) 强化院内会诊管理 : 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6) 加强转科患者管理 :

11、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 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 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 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 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 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7) 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 : 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 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可编辑修改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可编辑修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