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22681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第三册基本概念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 生物的生殖可分为 无性生殖 和 有性生殖两大类。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 分裂生殖 、 出芽生殖 、 孢子生殖 、 营养生殖 。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双亲的 遗传信息 ,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4、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它是指 连续 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结束 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 结束 时为止,包括 分裂间 期和 分裂 期。4、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时间 最长 的阶段。5、分裂期(1)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 染色体明显 ,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 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同时, 核仁 解

2、体, 核膜 消失,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赤道 面上,清晰可见,便于观察。(3)后期:每个 着丝粒 一分为二, 染色单体 随之分离,形成两条染色体 ,在 纺锤丝 牵引下向 两极 运动。(4)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 染色质,同时 纺锤体 消失, 核膜核仁 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 细胞核 ,然后细胞一分为二。(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植物动物纺锤体形成方式纺锤丝纺锤丝、中心体细胞一分为二方式细胞板分割细胞膜内陷意义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6、细胞周期(1)依次写出C、E两个时期的名称 G2;中期 ;(2)RN

3、A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A ) G1期 ,DNA复制时期为( B ) S期 ,核仁、核膜消失的时期为( D ) 前期 ,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F ) 末期 。(3)细胞在分裂后,可能出现细胞周期以外的三种生活状态是 连续增殖、暂不增殖、细胞分化 。7、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形态、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等的变化如下表:染色体行 为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DNA数请预览后下载!间期I复制2n0-4nn2n-4n前期I联会、交叉、互换2n4nn4n中期I同源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2n4nn4n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n4nn4n末期I染色体数目减半n2n02n间期I

4、I前期II染色体散乱分布n2n02n中期II着丝粒排列于细胞中央n2n02n后期II着丝粒分裂2n002n末期II细胞一分为二n00n8、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裂细胞类型体细胞(从受精卵开始)精(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二次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始终在一个细胞中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彼此分离子细胞数目二个雄为四个,雌为(13)个子细胞类型体细胞成熟的生殖细胞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子细胞间遗传物质一般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一般两两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相同点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意义使生物亲代

5、和子代细胞间维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维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遗传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11、判断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时期请预览后下载!第三册基本概念 1.概念整理:杂交:基因型 不同 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自交:基因型 相同 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 表示。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 隐性 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性状:生物体的 形态 、 结构 和 生理生化 的总称。相对性状: 同种 生物 同一 性状的 不同 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

6、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 表现 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 未表现 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 显性 性状和 隐性 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 显性 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隐性基因:控制 隐性 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同一 位置上,控制 相对 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 不同 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 表现出来 的性状。基因型:是指控制 生物性状 的基因组成。纯合子:是由含有 相同

7、 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请预览后下载!杂合子:是由含有 不同 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生物体在进行 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 基因会随着 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 独立 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 第一次分裂后期 , 同源 染色体分开时,导致 等位 基因的分离。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基因自由组合。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用豌豆做试验材料:严格的 闭 花受粉;有一

8、些稳定的、 易区分 的相对性状。(2)、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再对两对、三对甚至多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由单因素到多因素)。(3)、对实验结果记载,并应用 统计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性别决定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叫 常 染色体,另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叫 性 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 性 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XY型和ZW型。6、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可分为: 常染色体隐性 、 常染色体显性 、 X连锁隐性 ,

9、 X连锁显性 、 Y连锁 等。7、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 多对 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还比较容易受到 环境 的影响。8、遗传病的预防(1)、禁止近亲结婚:我国的婚姻法规定“ 直系 血亲和 三代 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所生的孩子患 隐性 遗传病的机会大大提高。(2)、遗传咨询(3)、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女子最适于生育的年龄一般是 24-29 岁。(4)、婚前体检11、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替换 、 缺失 或 增加 ,而引起的基因分子脱氧核苷酸的改变,就叫基因突变。请预览后下载!基因突变发生在DNA 复制 阶段。即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在 有丝 分裂

10、的间期;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到成熟的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是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基因突变是产生 新基因 的主要来源。对生物的 进化 具有重要意义。12、基因突变的特点:(1) 可逆性 (2) 多方向性 (3) 低频性 (4) 随机性 13、基因重组概念:生物体在进行 有性 生殖过程中,控制 不同 性状的基因 重新组合 。14、基因重组产生的原因 (1) 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2)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15、通过 有性 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这是形成生物 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 进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 染色体变异有染色体 结构

11、 的变异、染色体 数目 的变异等。17、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 四种: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18、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方法: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 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 种子或 幼苗,从而得到多倍体。成因: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 有丝分裂 的细胞时,能够抑制 纺锤体 形成,导致 染色体 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加倍 ,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 分裂,将来就可以发育成多倍体植株。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见课本图解)。19、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 配子 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可能含有一到 多 个染色体组),叫做单倍体。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 瘦弱 ,而且高度 不

12、育 。20、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证据来自_胚胎学_,_比较解剖学_,_生物化学_,古生物化石_的研究。81328303521、在发生上有共同来源而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器官称为_同源器官_。22、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是:_遗传_和_变异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_繁殖过剩_是进化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并由此带来 生存斗争 ;只有 适应 环境的个体才会有更多的生存机会。23、现代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_种群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突变_为进化提供原材料,_自然选择_主导着进化的方向, 隔离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_生殖隔离_和_地理

13、隔离_。_请预览后下载!_基因频率_是指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在它的全部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例。24、生物多样性是指来源于各种各样生态系统的形形色色的活的生物体,包含_遗传多样性_、_物种多样性_和_生态系统多样性_三个层次。25、_遗传多样性_是指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的基因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层次。_物种多样性_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和物种分布均匀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种类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_生境_、_生物群落_和_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_的多样性。26、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活动包括: 毁坏栖息地 、环境污染 和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7、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就地保护_、_迁地保护_和_离体保护_。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可持续发展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