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21819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iang Zemins elaboration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embodies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i

2、s embodied in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s. It enriches and develops the basic viewpoint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kes a new contribution to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初高中数学衔接结题报告篇一: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报告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执笔人:韩雨濛摘要: 国家教委在八十年代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

3、和内容的调整,较大地降低了有关知识的要求,造成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较为严重的脱节。 从高一数学老师的现状看:各校大部分是教学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有学历,有热情,但对高一数学教材不熟悉,对初中数学教材知之更少,他们急需要有一个学 习、了解初高中数学数学教材的衔接与初高中教学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使学生更快适应高中、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升入高中学习之后,无论选择理科或者文科的学习,数学课程都是必须继续学习的课程之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方法上,均密切相关。因此,从教学内容、数学思

4、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是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2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主要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试图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3近年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这一宏观课题,在很多地方被人们提及,一些教育科研部门也作过尝试,试图寻找其间的规律与共性,但大多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简单地分类研究,也没有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因为这一课题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数

5、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有进行全面研究的重要价值。二、 选题目的与意义1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为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2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高中初期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3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主体。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寻找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衔接,结合旧知识,寻找新知识的

6、结合点和突破点,充分发挥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激发、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2、通过研究,引导教师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数学,了解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新的学习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加强学生在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认知过程,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意识,体验到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或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成绩的同步提高打下基础。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教学思念,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四、研究内容 1、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研究(1)设计调查

7、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考虑初中、高中两块,考虑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性、教材知识内容的适应性、学习方法的适应性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2)统计数据,做出分析。(3)学生访谈、教师访谈。(4)课堂观察。2、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研究主要研究初中教材中已经删减或者弱化、降低要求,但是高中教材相关内容学习习中又是以此为基础的、必须具备的只是?脱节?处和能力?断层?处。通过对初高中教材相关知识点学习要求差异的比较,设计出相关教学课件、教案和学案。3、初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衔接研究根据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差异,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采用?低起点、小步走、缓坡度、常回头、分层次、勤反馈?的教

8、学方法。重视构建知识网络,结合?问题教学?、?模块教学?、?专题教学?,探索衔接教学的课堂模式。4、初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衔接研究老师采用渐近式、螺旋上升式的方法做好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过度,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反思。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五、课题研究保障条件(1)资源保障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队伍年轻,思想意识新,具有多年教育科研经验,在一线教学改革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课题组成员业务素质过硬,有较高的教科研工作热情,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对实施该课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并潜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

9、等理论知识,我校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学校领导重视,支持教育科研,学校的资料室、图书室、电教室都为课题小组开放,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藏量丰富,为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和学习研究提供了方便。这些都为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保障,保障了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2)时间保障课题组每2周一次小型活动,每3个月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活动。学校教导处将对课题的研究情况随时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研究情况。六、 研究的主要内容、过程和方法初中到高中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关系到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关系到学生在高中学业进步和人格健全,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课题组充分

10、认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就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教学衔接进行了认真、细致、系统、深入的研究。(1) 讨论、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案和要点。XX年1月和3月,课题组召开两次研讨会,讨论课题研究内容、思路、方案和要点,制定课题三个方面的目标和五项研究内容和重点,征求研究方案初稿的修订意见,确定主要学科衔接教学研究负责人。(2)组织课题研究的开题工作。XX年5月24日下午,学校就省、市立项课题组织了开题报告会,邀请了县教研课题负责人徐诚伟主任作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如何实施、如何结题的专题报告。XX年5月28日下午,课题组召开了全体主要成员开题论证会,邀请本课题指导专家教科研主任张中

11、华主任,中原名师,数学组组长贾志刚老师参加开题会并作指导,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广泛、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并对研究方案作了部分修订,形成了开题论证意见和开题论证会纪要,并布臵了课题前期研究工作。(3)召集多次有关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师生座谈会,进行了相关初高中数学衔接学情问卷调查,了解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薄弱之处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需求。XX年8月20日,召集本校第一次高一部分学生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体会座谈会。XX年9月17日,召集本校第二次高一部分学生初高中衔接学习座谈会。XX年10月8日,在平舆第二中学召集初三部分学生、老师座谈会。 XX年10月下旬,进行第一次初高中衔接学

12、习问卷调查。XX年11月1日,进行第二次初高中衔接学习问卷调查。(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培训、课题研究交流活动。XX年3月至XX年11月,参加驻马店市和平舆县有关教育科研的所有培训、工作安排、研讨、交流活动。XX年9月至10月,课题组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交流,认真完成课题中期检查、中期报告。(5)根据初高中课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对比新老教材内容的差异和知识断层,分析初中生学习的薄弱之处,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反思,初步形成了数学学科搞好高一新生教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初稿。(6)结合座谈、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比较初高中课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初高中差距增大的原因,探究、总结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指

13、导思想、心理辅导方法和教学方法。课题组比较初高中多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差异,分析了初高中差距增大的原因。要使衔接教学富有成效,通过衔接教学研究课进行探究、总结是十分重要的途径。课题组从XX级高一开始,开展了多轮次的衔接教学研究课活动,如XX年9月韩雨濛老师上的数学?三个二次的关系?研究课;XX年9月魏小丽老师上的数学?函数单调性?研究课;XX年10月郭玉琴老师上的数学?函数的最大(小)值?研究课;XX年11月景御桥老师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等。通过这些研究课的探讨,总结了许多衔接教学的要素和方法。课题组探究、总结了各学科搞好衔接教学的具体做法和心理辅导、学法指导的方法。(7)注重

14、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反思,撰写多篇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论文。 通过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反思,课题组成员撰写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教学体会(8)认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结与真理。(9)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取高中一线教师合作研究方式,对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考试导向作全面的比较分析,提出对高中数学适应性学习教学的要求,制定出适应高一初期教学的具体目标,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脱节的问题。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1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当前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

15、和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2问卷法:了解学生在高中初期学习数学的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所想所需。3.研讨法:针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教学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学习水平。4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深入研究。5.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积极参加与课题有关的研讨会,不定期召开阶段总结会,交流经验。篇二: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1) _定西_ 市(州)_陇西_县_南二十铺九年制 学校 XX年甘肃省省级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 题 批 准 号:GS(XX)GHB124 课 题 名 称: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课 题 负 责 人:汪伟彪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研 究和实践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依据。目前,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