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21165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9-11课)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点教育中心辅导学案 学生: 年级:五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时: 2日期2013-09-21第九课鲸一、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单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要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

2、的习作中去;三是增强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二、鲸反义词对比记忆 捕获释放 宽敞狭窄狭小 退化进化 凶猛温和 又细又高又粗又矮 三、鲸课文题解 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关于鲸的生活画面,同时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四、鲸重难点精析 本课的重点一个是学习生字,另一个是理解内容,体会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会生字: 滤:左右结构,右边是考虑的“虑”,上边是“”,下边是“心”。吨:左右结构,右边是“屯”,共笔。肺:左右结构,右边是“巿”,共笔,与“市”区分。判:左右结构,左边是“”,把“半”字的竖变成撇。、课文内容: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来说明鲸是非常大的,并且领悟这种写

3、法的好处。这部分作者为了说得更通俗,更容易让小朋友理解,就列举了许多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较,并且用具体的数字加以说明。如课文一开始就拿鲸与象作比较。“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伸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通过读这些句子,就让我们头脑中有了形象的比较,认识到鲸大 的程度了。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我们应认识到生物常常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鲸的生活环境是由陆地变成了海洋,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它们的“前肢”渐渐变成了“鳍”,长成了鱼

4、的样子。这个变化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课文恰当地运用比较、打比方等方法和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有关知识,也值得我们学习。五、鲸近义词联系对比 捕获擒获 锋利锐利犀利 宽敞宽阔宽广宽绰宽大适应适合顺应 逃窜逃跑 凶猛猛烈六、鲸学习要点 、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上颚、哺乳、退化”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并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七、鲸重点难点解析 、鲸是一篇说明文: 作者运用列举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介绍了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也说明了生物常常随着环

5、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否则就会灭绝的道理。、学习本课,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表达清楚的:课文首先讲了鲸非常大,不属于鱼类,接着讲了鲸的种类,最后讲了鲸的生活习性。 作者为了说明鲸“大”这一特点,在课文一开始先拿鲸和象作比较,它比人们熟悉的大象大得多。然后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鲸的体重。如:我国哺获过一头鲸,体重八万斤,在鲸里还不是很大的。最大的鲸三十二万多斤重,是这头鲸体重的四倍。这头鲸身长十七米。它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一样重等等,都是用数字说明这头鲸很重。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说明这头鲸的头非常大。 再如:“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

6、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这是写两类鲸“喷潮”时的水柱不同。第一句写须鲸和齿鲸各自喷的水柱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渔民判断鲸类提供了经验。接着第二句写怎样判断不同的鲸。只要看见细而高的水柱,就肯定这里有须鲸。而且可以知道,水柱虽细但并不很高,那是小须鲸;水柱又细又很高,那是大须鲸。因为鲸是用肺呼吸的,大鲸肺活量大,吸气多呼气也多,所以水柱高。同样,只要看见又粗又矮的倾斜水柱,就肯定这里有齿鲸。、课文中涉及到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如: 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征是用母体乳汁哺育初生幼儿。 胎生: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

7、脱离母体,叫做胎生。 退化:本课指鲸在进化的过程中,后肢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学习本课还要重点理解以下几个句子: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这个句子详细地描写了鲸睡觉时的样子。主要讲了四个特点:鲸睡觉时,总是几头在一起睡,一般不单独睡;睡觉的地方比较安全;睡觉时,“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浮在海面上”,不是在海底。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

8、应了海洋的生活。这段话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了鲸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形体的变化特点,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生物常常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否则就会遇到灭亡的危险。鲸的生活环境由陆地变成海洋。它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于是鲸由长着前后肢的哺乳动物逐渐变成现在鱼的样子。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课文中用了“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说明了这一点。八、鲸点拨难句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这两句话说明了鲸是非常大的动物。这里用比较的方法,从大家熟悉的象说起,再让鲸和象比较,使人

9、对鲸的巨大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其实”一词在这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这两句话写的是鲸的进化过程。鲸的进化一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陆地变成了沧海,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鲸演变成鱼的样子。二是要经过很长很长的年代,如“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这段话指出了鲸像鱼但又不是鱼的根本原因。九、鲸句段赏析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10、课文介绍鲸,为什么先要写象呢?这里作者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又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之庞大,得大家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着潜入水中。这里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十、鲸好词好句好段 【句】须鲸主要吃吓和小鱼。鲸隔一定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便衣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段】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

11、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十一、鲸中心思想 本文围绕着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激发人们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十二、鲸多音字组词 散:sn(散漫) sn(散开) 第十课松鼠一、松鼠内容讲解 课文为我们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二、松鼠课文题解 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能不佩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

12、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精练的说明。三、松鼠重点句子赏析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13、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四、松鼠好词好段 【词】狭窄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蛰伏不动勉强端端正

14、正光光溜溜干干净净连蹦带跑 【段】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开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五、松鼠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多音字组词】 藏:cng(躲藏) 强:qing(强壮) zng(宝藏) qing(勉强) 六、松鼠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机警机灵【反义词】敏捷迟缓 七、松鼠词语解释 【乖巧】 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 【驯良】和顺、善良。 【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