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210281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贷记账法的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下) 目的、规定: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重要经济业务并掌握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成本计算以及净利润的形成与分派的核算。 重点:生产及销售过程的核算 难点:净利润的计算及分派核算学时安排 第一节 生产过程核算和 产品制导致本计算 个学时 第二节销售过程核算和 销售产品成本计算 个学时 第三节净利润拟定和分派 6 个学时 *作业 个学时 第一节 生产过程核算和 产品制导致本计算 一、生产加工过程核算应设立的重要账户(一)“生产成本”账户 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进行工业性生产,涉及生产多种产品(涉及提供劳务、自制半成品等)所发生的各

2、项生产费用,以拟定产品成本。其借方登记当期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期末结转的竣工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月末如有余额,应在借方,表达仍处在生产过程中尚未竣工的各项在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借方 生产成本 贷方 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结转的竣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末余额: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制造费用”账户 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涉及:部门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机器设备等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及修理费,车间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其借方登记月份内发生的多种

3、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月末分派结转的应由多种受益产品承当的制造费用,月末一般无余额。该账户应按不同车间设立明细账户,并按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借方 制造费用 贷方 按车间归集所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期末分派结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三)“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核算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涉及折旧费、工会经费、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等。本账户借方登记月份内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月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月末无余额,本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设立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借方 管理费用 贷方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 期

4、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 (四)“库存商品”账户 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公司已竣工入库并可供销售的产品的实际成本。其借方登记已竣工并验收入库的多种产品的实际成本(由“生产成本”账户转入),贷方登记发出的多种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月末如有余额,应在借方,表达库存商品的实际生产成本。该账户应按商品的品种、规格、名称或类别设立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借方 库存商品 贷方 竣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结转的已发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末余额:库存商品的成本(五)“应付工资”账户 “应付工资”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公司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涉及工资、奖金、津贴等。其贷方登记应由本期承当但尚未支付

5、的职工工资总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职工工资总额,期末一般无余额,如有,借方余额表达提前支付的职工工资总额,贷方余额表达已经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职工工资总额。该账户按职工类别分设账页,并按工资的构成内容分设专栏进行核算。借方 应付工资 贷方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额月末计算分派的工资额 期末余额:多发的工资额 期末余额:应付未付的工资额 (六)“应付福利费”账户 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核算公司根据国家规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14)提取的福利费。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重要用于支付职工的医疗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贴、其她福利费以及应付的医务、福利人员工资等。其贷方登记提取的福利费,借方登记实际支

6、用的职工福利,余额一般在贷方,表达公司福利费的结余,如在借方,表达福利费的超支。借方 应付福利费 贷方已使用的福利费 月末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福利费 期末余额:超支的福利费 期末余额:结余的福利费 二、生产加工业务核算举例 12月,新星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生产加工业务如下:例61仓库发出材料一批,材料领用状况如下:生产A产品领用甲、乙材料,材料合计420元,生产B产品领用甲、丙材料,材料合计11 675元,车间和厂部行政管理部门分别领用甲材料,价款各是 575元和4元,经计算,材料耗用状况是:甲材料共耗用380件,计1 97元,乙材料共耗用20公斤,计 14元,丙材料共耗用500公斤,计5 37

7、5元。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库存材料减少,另一方面材料投入生产使用及为公司行政管理部门耗用,使费用增长。原材料的减少,应记入“原材料”账户贷方,仓库发出的材料,应按不同用途,分别记入不同的账户。因此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借:生产成本-A产品 4 290 产品 1175 制造费用 1575 管理费用 5 贷:原材料-甲材料 1 7 乙材料 1 丙材料 5 75 例6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1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 0元,生产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9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000元,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0元。这笔经济业务,一方面表白公司本月应付工资增长了18 00元,另一方面表

8、白公司的工资费用也增长了1 00元。应付工资增长,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贷方,工资费用增长,应按不同的部门计入不同的账户中进行反映。其中,生产A、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可以直接归属于A、产品,是直接人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为组织管理A、B两种产品的生产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属于期间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因此,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借:生产成本-A产品 600 产品 制造费用 1 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应付工资 18 00 三、产品制导致本的计算 (一)产品制导致本的内容

9、制造公司通过供应阶段进入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公司为生产产品要发生多种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耗费,统称为生产费用。从内容上看,重要涉及:1.劳动资料方面的耗费,如生产用的机器、厂房、设备等资产的折旧费用。2.劳动对象方面的耗费,如生产产品所耗用的多种原材料费用。活劳动方面的耗费,如公司支付给生产工人、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勤杂人员等的工资费和福利费用。 (二)产品制导致本的计算 产品制导致本的计算就是按照所生产的多种产品,归集和分派各项生产费用,并分别按成本项目计算多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重要涉及: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派,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派、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派,以及产成品生产成

10、本的计算等内容。.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派 构成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受生产产品所需材料的数量及其单价的影响。其中,材料的耗用数量可通过领退料凭证获得,而所耗用材料的单价,由于本月领用的材料不一定就是本月入库的材料,公司需采用一定的措施计算获得。因此,要归集和分派材料费用一方面需对所领用的材料进行计价。材料的计价一般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等,这些计价措施将在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中具体论述,本书在此仅简介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以此拟定发出材料的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各产品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在不同的领料方式下,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方式也不同样。如果是分产品领用时,所消耗的原材料费用属

11、于直接计入费用,可根据有关领退料凭证直接计入各受益产品的生产成本,并登记入账。如果不分产品领用,且生产部门同步生产几种产品,则它们共同耗用的材料费属于间接计入费用,不能在领用时立即计入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按受益原则,采用合理、简便的措施分派计入,并登记入账。一般而言,材料的耗用量与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等有关,因此,材料费的分派可采用受益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等方面的比例为原则进行。间接计入材料费用分派计算公式如下:2.直接人工费用的计算 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属于直接生产费用,应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由于工资制度的不同,生产工人工资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也不同。在计件工资

12、制下,生产工人工资一般是按产量和公司制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并根据有关工资结算凭证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在计时工资制度下,公司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属直接计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这就需要在多种产品之间进行分派,一般以产品实用工时为原则进行分派。计算公式如下: 3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派 公司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各项间接生产费用。这些费用如果是为生产一种产品而发生的,则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可根据有关凭证直接计入受益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是为生产多种产品而发生的,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须采用一定的分派措施分派计入各受益产品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由于项目繁多,如果按各项目实际发生额计算分派则很麻烦,计算工作量也很大,因此发生时先按其发生的地点或部门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然后再于月末按预定的费用分派原则进行分派。制造费用一般按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时等原则进行分派。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制导致本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