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KB
约7页
文档ID:497204887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_第1页
1/7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3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方格内4分)阅读自然,欣赏春的清丽,秋的丰shuò;阅读社会,jiàn 别是非曲直,善恶美丑;阅读人生,感受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阅读中jí取丰富的营养,在倾吐中展现你mǐn捷的才思2、将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挑出来,并订正4分)危言耸听 半明半味 相题并论 摇摇欲坠 镇定自若热泪沾巾 惊慌失措 小心翼翼 千恣百态 井然有序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8分)(1) ,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4)成功的花,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 5)在《赤壁》中,诗人感慨英雄成败的两句是:“ , 6)《赤壁》中,表明诗人有感而发然原因的诗句是:“ , 。

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诗句:“ , 4、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4分)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微笑 微笑 5.结合你所阅读的课外文学作品,就书名、内容、读后感等方面依照例句仿写,要求句子结构基本一致3分)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交谈,它能刘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人说,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生命的意义;读《       》 。

5、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写在下面4分) 6、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2分) 7、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4分)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三、读下面短文,完成13-16题(14分)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1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诠释( ) 憧憬( ) 裨益(  ) 凝聚( )14、将上述语段按照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用“//”划分为四层:(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5、上述摘引的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2分)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抒情16、联系全文,具有点题意义的上述语段中的句子是( )(2分) A、① B、⑤ C、⑩ D、⑿17、问题探究:①怎么理解: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②作者说:“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看法或体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8、本段运用了大量的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从原文找出一句写下来,并加以简单的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9、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①你是广袤的大地土地,你是辽阔的天空 ( )②面对那些把你当作追名逐利的敲门砖,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③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汇 ( )20、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 文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 知识, 修养, 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增长、丰富、亲近,提高)精读课内冰心的《纸船》,完成9—14题。

14分) 纸船 (冰心) ①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②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③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9.如果请你朗读文中的诗行,应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你是依据哪些词语确定这种感情基调的?请用波浪线把这些词语找出来3分)10.作者文中的“纸船”有什么含义?(2分)11.诗中第一小节哪些词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2分)12.《纸船》这一首诗实写和虚写相结合,实写的是哪几小节?虚写的是哪几小节?(2分)1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4.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写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3分)四.读下面短文,完成17-22题23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9、给加点字解释6分)(1)先自度其足 ( ) (2)遂不得履 ( )(3)吾忘持度 ( ) (4)乃曰 ( )(5)宁信度 ( ) (6)而忘操之 ( )20、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2分) (1)而置之其坐(___ _同__ __) (2)反归取之(__ __同__ __)21、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4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2、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2分)23、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4、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分)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参考答案:1quán nà tuān sǎng 裨 肇 涟 摩2潜移默化 别出心裁 千姿百态 相提并论3默写(见书本)4微笑如同一汩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 微笑如同一缕春风吹拂我们忧伤的心灵5同学,在新的起点上,你我携手一起向前奔跑6离离原上草 墙角数枝梅 一枝红杏出墙来7、展现神奇的大自然,使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优美的风光;表现丰富的人生,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意思点到即可作用可以分开来答,也可以合起来答8、不设统一答案,要求两句内容相对,句式与课文一致9、没有标准答案所举作品中人物的例子,一要是古人,二要是今人影响”可以分开来答,也可合起来答10、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语感,增多积累11、duo量尺码 du 量好的尺码 du 量好的尺码12坐---座 反---返1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