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20261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第单元《伤仲永》(教学设计课时)万象新天赵成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 课题:木兰诗(主备:万象新天学校 赵成丽)【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 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 品味能力。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花木兰的传奇性 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较为熟悉,语言也相对平易, 所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 不宜采用句句串讲的方法。在内容方面,要求 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梳理故事的基本脉络,并能结合诗句展开联想以填 补诗歌留下的空白,比如结合“奔赴边关” 一节文字,体会木兰的心理。结

2、合“十 年征战”一段,想像木兰征战沙场的经历和英姿等等,最终达到能够背诵课文。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诵读品析背诵”方式,也可采用“复述背诵想像”方式。 作为扩展,还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像,改写木兰诗。或者播放美国动画片花 木兰要求学生将影片与原作做一对比,评价二者之间的异同,在课上发言、商 讨广也可写成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之”、“于”、“但”“唯”“扑朔迷离”),结合注释, 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情分析】1. 学生知道了什么:大部分学生熟知文

3、言文朗读的方法及学习文言文的基本 方法,并都知道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2 .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部分学生能够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熟读成诵, 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3. 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掌握具体的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体会木兰 “巾帼英雄”的形象。1)预测多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难以体会木兰女性美的形象。2)预测学困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困生朗读方面较好,但是搜集查找资料的能 力有所欠缺,需要老师重点关注。部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3)其他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应当充分利用本篇文章梳理 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常见的

4、文言词语(“之”、“于”、“但”“唯”“扑朔迷离”),结合注释, 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翻译、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文意。清楚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感悟。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教学评价】诵读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句读,检查朗读。疏通文意评价:通过当堂检测考察学生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 考察学生对文 章内容的了解。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考查学生感受文意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基础及情感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测等方式评价。【教学方法】

5、主要践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类型。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请谈谈本文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 延伸阅读法。可让学生通过类似文言文章的阅读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构建动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一一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

6、搬上了 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 自于一首诗一一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 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 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二诵读课文。1. 初读。要求小声朗读,查好易错字词,读准文章。(课前小组长负责自行处理)2. 听读。听老师读文章,纠正读音,戈収子停顿。3借助注

7、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4. 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疏通文意【交流探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 方做上记号。小组讨论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 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 3段) 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 6 段) 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 段)结尾附文复述本文的内容。五、小结【综合建模】通过学习木兰诗,你对花木兰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自由回答。【板书设计】10木兰诗乐府诗歌【作业布置】A全文背诵;B课堂笔记本:整理文章的重

8、点字词。第二课时一、导课【构建动场】1、小组朗读或背诵原文接力2、小纸条听写文章重点字词解释二、人物赏析,品读探究【自主学习】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一勤劳孝顺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一一勇敢坚毅,忠孝两全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一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一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 生活。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一机智、谨慎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

9、、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品读探究: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 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10、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 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3、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从军缘由一一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一一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一一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一一详写家人迎接一一详写木兰改装一一详写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 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

11、的就略写。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 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三、三、教师小结【综合建模】学习完本文后,你对木兰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对文学写作的手法有什么体 会?学生自由回答。【板书设计】停机叹息深明大义毅然从军勇敢坚强匆忙购置准备出征思亲情切征途艰苦长期征战胜利归来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回到家乡换回女装双兔为喻谨慎机警巾帼英雄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

12、慕名利、谨慎机敏【作业布置】A完成学习与检测对应内容第三课时一背诵课文导入【构建动场】如果你是木兰,你会怎样做?一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自主学习】1、体验反思: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 么呢?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三、复述表演,走近木兰【交流探究】学生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

13、述可以 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综合建模】1、总结存储: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 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 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 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 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 的一个显著特点。2、拓展延伸: 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板书设计】7木兰诗乐府诗集五【作业布置】从下列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 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