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19434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小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乘着均衡发展的春风,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促进了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一、 全体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改,更新观念,践行新理念。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更新理念的过程。所以实施新课改,必须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传统继承、创新发展的关系。让每位教师明白,老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应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转变

2、自己传统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每位教师都明白了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的途径,教师应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进步,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学科教学践行新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 我校语文组老师通过学习,教改理念达成一致,认为阅读作为一种学习过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互动缺乏,教师只是对课文做一些机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标准答案的统一,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

3、背了阅读的规律,把“分段”、“概括段意”、这个手段变成了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式,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表达与交流,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指导下,提出来创新教学设计,改革阅读教学。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对文章意义的解释和建构;这种对话是富于个性的,每个学生以其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参与这种对话,以自己的感情需求和阅读经验对文章的意义世界作深层的补充和创造,对文章的“空白”加以想象和拓展;教师始终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教师和学生是合作的共同体,他们通过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可以实现各自的自我超越,即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在阅读教学方

4、式上,我们指出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阅读,理解,品味和建构。其次要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意地去和作者对话。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鼓励他们的标新立异。同时,我们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朗读、默读、连读、精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不只给学生“模式”,而是引导学生认识“模式”形成的过程和方法,从“模式”中走出来。对于数学学科,我们探索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的小学数学学科评价的策略与实施方法、体系,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来运用新课

5、程评价理论的、科学的、能够有效检测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建构数学学习过程的运作模式。我校教师掌握了有效教学策略,增强了教育科研意识,形成反思性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化发展,为我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另外,我校按课时大纲开齐开足各科课程,学校立足学生发展而落实课程体系的目标和内容,实施了课程的有机整合,老师们课程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我们以学科基础课程为起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老师的教学特长开设了活动课,涉及了艺术、科技、体育、课外阅读等多个领域供学生选择。其中,阅读成为我校一个亮点,图书室随时向学生开放,丰富学生知识。 三、今后的发展与思考。 其实,课程改革的强大生命力在于教师群体的主体参与。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老师现代教育观念的真正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的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还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大培训力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是课程改革最难的地方。实践证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教研和科研。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解决的是学校课堂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如果加强培训更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今后,我们会加大力度,推进课程改革再上新台阶,为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