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19139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16课《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华东师大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班级姓名学号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塞源而欲流长也。(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3)忧懈怠,_;虑壅蔽,_;(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1)戒奢以俭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 (11)长安君

2、何以自托于赵?_(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_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_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_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_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1)_ _(2)_(3)_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1)_(2)_综合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浚其泉源(j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ng)C则思正

3、身以黜恶(ch)D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bu)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B臣闻求木之长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下列四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

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5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

5、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春华秋实 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知止以安人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勇者竭其力(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

6、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5)下列对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这里的三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里“以”和“而”在相对位置出现,意思是接近的,“却”,

7、都表示意思的转折。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这里的三个“则”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这里的两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请给这段选文加上标点。太 宗 尝 止 一 树 下 曰 此 嘉 树 宇 文 士 及 从 而 美 之 不 容 口 太 宗 正 色 谓 之 曰 魏 征 尝 劝 我 远 佞 人 我 不 悟 佞 人 为 谁 矣 意 常 疑 汝 而 未 明 也 今 乃 果 然 士 及 叩 头 谢 曰 南 衙 群 臣 面 折 廷 诤 陛 下 常 不 举 首 今 臣

8、 幸 在 左 右 若 不 少 顺 从 陛 下 虽 贵 为 天 子 复 何 聊 乎 (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佞(nn) B南衙(y)C廷诤(zhng) D陛(b)下(3)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美,赞美。B谢,道歉,谢罪。C面,当面,名词做状语。D幸,指古代臣子或者嫔妃受到皇帝的喜欢。(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_2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

9、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来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汝离间我兄弟魏征为太子洗马 喜逢知己之主但其尽心所事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