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19109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工)试 卷(A卷)学习中心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岩石中的空隙包括():A)松散岩石中的孔隙。B)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C) 可溶岩石中的溶穴。D) 上述的全部。2. 有关地下水存在及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下水存在及运动的岩石空隙介质有三种。B)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强、弱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 水。C)所有存在形式的地下水都能在岩石空隙介质中流动。D)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介质中的实际地下水流运动是极其复杂的。3. 判断下面各图所代表的泉的类型(共8分) 。(g)图();(h)图();(i)图();(j)图()。A)侵蚀泉

2、B)接触带泉D)断C)溢流泉 层泉4. 有关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流动系统加入时间因素,是时空四维系统。B)流动系统在人为影响下会发生很大变化,有时可以超越大的含水系统的边 界。C)流动系统边界为流面边界,属于水力零通量面边界,边界是可变的。D)流动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在它具有统一的水流。5. 气象因素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天然因素之一,描述其影响的错误表述 是:()A)气象因素主要对潜水动态影响最为普遍。B)气象因素对潜水动态在时间上的变化影响表现为周期性地变化。C)任何气象要素引起的潜水水位变化都是真变化。D)降水补给使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蒸发排泄使水量减少

3、,水位 下降,水质变咸。6. 有关洪积物的水文地质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洪积扇上部(扇顶一扇中)是主要补给区。B)洪积扇下部(扇端)地带为溢出带。C)洪积扇上部属潜水浅埋带。D)洪积扇下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小。7. 从河道(古河道)到河间洼地,有关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正确描述是 )A)水化学作用由浓缩到溶滤,由高矿化水到低高矿化水。B)水化学作用由溶滤到浓缩,水化学成分由碳酸盐型水到氯化物型水。C)水化学作用由浓缩到溶滤,水化学成分由碳酸盐型水到氯化物型水。D)水化学作用由溶滤到浓缩,由高矿化水到低高矿化水。8. 有关岩溶水的运动特征的正确描述是:()A)岩溶水都呈紊流运动。B)岩溶水都不

4、承压。C)岩溶水运动不同步及局部与整体运动方向不一致。D)岩溶水具有统一的区域地下水水位。9. 有关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描述错误的是:()A)地下水是天然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它具有可恢复性。B)地下水资源的再生是通过水文循环使水量恢复、水质更新的。C)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能力就取决于可能补给源水量的大小。D)个恢复性很差的含水系统,其规模再大,储备水量再多,也会被用完 (枯竭)。10. 从下面的图示条件判断哪个含水系统的地下水资源可恢复性更优?A)系统B)系统C)系统11. 描述饱水带中的水体特点错误的是():A)饱水带中都是重力水。B)饱水带中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C)饱水带中的水体能够传递静水压力

5、。D)在水头差的作用下,饱水带中的水可以发生连续运动。12.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A)孔隙水的分布。B)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C)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D)孔隙水的渗透性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范围,可分为、和长短两类。快慢以及涉及2. 给水度是地下水位 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 在 作用下 、的水的体积,即饱水岩石在 作用下从岩 石空隙中所 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3. 承压水是充满于2个 之间含水层中的水。不具有 ,具 有。4. V = K即渗透系数为等于1时的。5.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的方向运动

6、。6. 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成分有 、 和 。7. 将补给、排泄结合起来划分的两大类地下水循环 为和。8. 流动系统边界是边界,系统的边界是的。9. 人为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结果:干旱半干旱平原或盆地可能产生土壤次生;气候湿润的平原或盆地,可能引起土壤次生。10. 洪积扇由扇顶扇中扇端,地下水水质形成作用由 作用到作用。11. 地下水系统内部任何一部分的或水量,都会影响整个系统。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 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2.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慢,途径较长,转换交替比较迅速。3. 降水强度表示单位时间的降水量。4. 立方体排列的颗粒孔隙大;四面体排列的颗粒孔隙小。5.

7、 含水性是指饱水带中能滞留水分的性能。6. 包气带水的存在形式包括结合水、毛细水和气态水。7. 包气带水的赋存和运移受毛细力与重力的共同影响。8. 假想水流与真实水流的流速相等。9. 常温带的地下水水温和地温相同,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很接近。10. 间歇性河流的渗漏量就是地下水获得的补给量。11. 控制流动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气候)12. 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内地下水动态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13. 构造裂隙水仅用裂隙率或平均渗透系数描述裂隙岩层的透水性。14. 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是岩溶发育的充分必要条件。15. 可恢复性是供水水源的必需条件。四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每题 5分

8、,共 15 分)1. 简述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2. 饱水带中的水体特征是什么?3. 导水断层对地下水的作用有哪些?五问答及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根据济南泉水成因地质剖面图分析济南泉群的形成原因。济南泉水成因地质剖面图1-第四系 2-中奥陶纪灰岩 3-下奥陶纪白云岩 4-上寒武纪灰岩页岩5-中寒武纪鲕状灰岩 6-下寒武纪灰岩、页岩7-前震旦纪变质岩 8-闪长岩及辉长石 9-断层 10-泉群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D 2.C 3.(g)3. (h)A 3.(i)D3.(j)4. B 5.C 6.C7.B8.C 9.C 1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9、.循环途径循环速度 层圈水文循环地质循环2.下降重力 释出重力排出3.隔水层自由水面承压性4.水力梯度 渗透流速5. 水头等水头线6. C1SO42-HCO37.渗入径流型渗入蒸发型8. 流面 可变9.盐渍化沼泽化10.溶滤浓缩11.输入 排除(补给抽水)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T2.F3.T4.T5.F6.F7.T8.F9.T10.F11.T12.F13.F14.T 15.T四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1)孔隙大小:孔隙直径愈大,结合水所占据的无效空间愈小,实际渗流断面就愈大,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速愈大,透水性就愈好,否则相反。2)连通程度:孔隙连通程度愈好,透水性

10、愈好。3)颗粒分选程度:分选好,孔隙大小一致,透水通道平直,水流畅通,透水性好;分选不好,孔隙大小不等,透水性能只 取决于最小孔隙直径,另外,使孔隙通道弯曲,影响透水性。2. 1)主要是重力水,也有结合水;2)水体连续分布;3)能够传递静水压 力;4)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3. 导水断层作为特殊的水文地质体,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 道的作用。五问答及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地质条件:济南市以南为寒武奥陶系构成的单斜山区,其中奥陶纪灰岩是 岩溶水发育的必要条件,而市区北侧为闪长岩及辉长岩侵入体,它包围了舌状奥陶 纪灰岩,起到阻挡作用;2)地形条件:单斜山区地形向济南市区倾落,使地下水 在地势影响下向市区流动;3)水文地质条件:奥陶纪灰岩的溶蚀形成了地下水通 道,而透水性良好的灰岩接受大范围降水的补给,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4)地 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配合:地形与岩层均向济南市区倾落,造成了地下水在 地势影响下,沿岩层内通道(其中向市区倾落的岩层面是地下水的重要通道)向市 区流动,丰富的地下水汇流于济南市的东南。而透水性良好的奥陶纪灰岩被透水性 差的闪长岩及辉长岩体(相当于隔水层)组成的口袋状“地下堤坝”的阻挡,被迫 出露。因此造成济南“家家泉水”的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