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190953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应对策略 刘竟芳陈哲杨非柯何新平陈伟邓素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疾病的主要负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xx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可见,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是巨大的。慢性病的发病是多病因、多阶段作用的复杂过程,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多元化;制定

2、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指南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策略 R19A1674-074(4)08(b)194-03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增长迅速、高龄化趋势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问题严重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发生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non-municablediseases,CDs,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疾病的主要负担。该研究就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

3、现状及防控策略进行综述。 1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特点 慢性病是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为主引起的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占到总人口的20%多(见表1)。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倍,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1。xx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患病率为53.88%(城市77.71%vs农村39.17%),xx年增长至64.54%(城市85.18%vs农村52.39%)2。由于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以及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其患病率还将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肿瘤、关节炎等是老年人常见的

4、慢性疾病3,4,其中以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3,5。 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进入老年期后,生活条件改善,体重增加,运动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减低,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有关。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与吸烟、环境污染有关的肺癌已上升为第一位,而与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另一方面由于保健意识淡漠、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更低。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疾病特点更为突出:常见

5、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缺少运动等。而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2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失能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我国每年有将近380万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于6种常见的老年人慢性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占65岁以上老年人总死亡的83.4%6。1998年这6种慢性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达200亿人民币,到xx年其直接经济负担高达340亿元,约占卫生总费用

6、的6%(见表2)。据统计,xx年我国慢性病负担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68.6%,如不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未来20年人口快速老龄化将使我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左右7。可见,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是巨大的,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3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病因链 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老年人主要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病因链(见图1)。其中,年龄、性别、遗传等是不可改变的影响因素。而吸烟8,饮酒9,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高胆固醇而少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忧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等危险因素则是可干预的,也是慢性病防治的主要切入点。有研究表明,我国

7、有2/3的人死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这些危险因素进一步引起肥胖10、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改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对长沙市65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发现,男性吸烟率为40.14%,有41.34%的人缺乏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达到34.13%,饮食方面也存在着钠盐、食用油摄入过多,豆、奶制品摄入不足等问题。其他各地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类似11,12,这些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根本原因。 4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 慢性病的发病是多病因、多阶段作用的复杂过程,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难以治愈。但大多数慢性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和干预。国内外经

8、验表明,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社区干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最佳手段13-14。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及疾病的风险性评估,制定健康计划并进行健康干预,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素等来实现健康计划。早在1965-1975年,美国利用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使冠心病患病率下降了35%,脑血管病患病率下降了35%15。韩国的一项老年人血糖管理计划,通过6个月的干预,使30.6%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以下(对照组仅14%)16。国内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河南开封市通过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理,使

9、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达到100%,血压控制率达到92%,且大大减少了高血压的治疗费用15。 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以社区作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基地,定期开展老年保健咨询活动和老年保健讲座,对老年人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等培训。同时利用大众媒介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画等进行宣传教育。倡导“坚持活动,处世乐观,生活规律,营养适中,戒烟少酒,讲究卫生”的健康生活方式17。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多元化:加强对社区医疗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建立分级医疗及双向转诊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的一般门诊及康复、护理等一站式的连续性服务。有条件的

10、社区医院可设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既要重视疾病护理,也要重视心理护理,尤其是对高龄、女性、丧偶及空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指导老年人正确的自我评价,选择健康的运动、休闲方式,通过组织老年群体活动促进老年人间的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制定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防治指南:现行的许多临床指南只体现了医疗功能,而社区卫生服务还应包括预防、保健、康复、健教等方面的功能。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概念和措施,导致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不高,这是许多老年人不愿去社区就诊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防治指南,在临床指南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间架起有效的

11、技术桥梁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银色浪潮”正席卷而来。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为主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老年人群中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效防治老年人慢性病已刻不容缓。我们应当构建“以预防为中心、健康为主导”的医疗模式,加大老年群体卫生知识的普及并根据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社区卫生服务,为老人提供更加方便、经济、多元的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1邓晶,蒋事臻.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卫生需求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xx,29(3):2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12、生部.xx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刘勇,宁黎霞,袁兆康,等.江西省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xx,25(1):61-63. 4HoSH,LiCS,LiuCC.Theinfluenceofchronicdisease,physicalfunction,andlifestyleonhealthtransitionamongthemiddle-agedandolderpersonsinTaiwanJ.JNursRes,xx,17(2):136-143. 5王忠霞,刘雪枫,赵海峰,等.山西省老年人慢性病的分布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xx,27(22):2

13、217-2219. 6王建生,姜垣,金水高.老年人6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xx,13(4):148-151. 7滕海英,许丁才,熊林平,等.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医疗需求与负担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xx,30(2):259-262. 8PiresSL,GaqliardiRJ,GorzoniML.Studyofthemainriskfactorsfrequenciesfor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nelderlypatientsJ.ArqNeuropsiquiatr,xx,62(3B):844-851. 9SklirosEA,P

14、apadodimaSA,SotiropoulosA,etal.RelationshipbetweenalcoholconsumptionandcontrolofhypertensionamongelderlyGreeks.TheNemeaprimarycarestudyJ.HellenicJCardiol,xx,53(1):26-32. 10GallagherCamdenS,GatesJ.Obesity:changingthefaceofgeriatriccareJ.OstomyWoundManage,xx,52(10):36-36,40-44. 11张普洪,焦淑芳,周滢,等.北京市xx年慢性

15、病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xx,28(12):1162-1166. 12李丽君,殷堰,黄秋圆,等.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xx,28(2):169-170. 13WooJ,ChanW,YeungF,etal.Amunitymodelofgrouptherapyforolder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pilotstudyJ.JEvalClinPract,xx,12(5):523-531. 14MauMK,WestMR,LeakeA,etal.TranslatingdiabetespreventionintonativeHawaiianandPacificIslandersmunities:thePILIOhanaPilotprojectJ.ProgCommunityHealthPartnersh,xx,4(1):7-16. 15鲁玲.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xx,32(2):443-44. 16LimS,KangS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