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18960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文献综述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本工程为某新镇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图设计,污水厂位于XXX交汇处,征地28604米2,设地面标高用黄海2.3米。经过处理的水至神仙沟,初沉池与二沉 池剩余污泥浓缩处理后用泵输送至处理厂南面的苗圃作为肥料用。该镇的地形由南向北稍有坡度,平均的坡度为 0.5 %。地面平整,海拔高度为 3.3 3.5米,属 黄河冲积粉质沙土区,土质盐碱,全年最高气温39度最低-8度,极值冻土深度为0.57米,全年降水量1600毫米。镇东有卫东河,水流由南向北与神仙沟在新 镇东北角汇合流向渤海湾。神仙沟沟底标高为-1.5米,河床水位控制在0.5 1.0 米之内,水位由

2、神仙沟在渤海湾出口处甲方所设的流域防洪站加以控制。处理厂厂址内地面标高位2.10 -2.40米(高于黄海平均海面),土壤承载能力711 吨/平方米。污水厂污水进水总管管底标高(进水泵房处)为 -4.41米,(相对地 面标高土 0.00) o因为该镇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神仙沟和卫东 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 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镇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 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 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 各构

3、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1 关于活性污泥法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F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 法、A/O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AB 法(Adsorption Biooxidati on)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 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 2.5kgBOD/(kgMLSSd) 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 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 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

4、不同,形成不同的微 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 建设。 SBF法 (Seque ncing Batch Reactor)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 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 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女口 ICEAS法、CASSt、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 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 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

5、冲击负荷且 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 的目的。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A/A/O 法(Anaerobic Anoxic Oxic)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有去除氮和磷的要求,故国内10年前开发此厌氧一缺氧一好氧组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 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12.5)BOD/TKF为 1.5 3.5,COD/

6、TP为 3060, BOD/TR为 1640( 般应20)。若降 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刑COE为主,则可用A/O工艺。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不排入湖泊,利用大水体深水排放或灌溉农田,可将脱氮除磷放在下一步改扩建时考虑,以节省近期投资。 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 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 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传 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 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

7、法除磷。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 BOD5在池型上有种形式(如下文所述的氧化沟),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 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氧化沟法本工艺50年代初期发展形成,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推广, 且不断创新,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当前可谓热门工艺。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 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帕式(Passveer)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m,转刷动力率 1.6 1.8kgO2/(kW h)。奥式(Orbal)简称同心圆式,应用上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三个环道用 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有利于脱氮除磷。采用转碟曝气, 水深一般在

8、4.04.5m,动力效率与转刷接近,现已在山东潍坊、北京黄村和合 肥王小郢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若能将氧化沟进水设计成多种方式,能有效地抵抗暴雨流量的冲击,对一些 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尤为适用。卡式(Carrousel)简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从工艺运行来看, 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其原因是供氧与流速有矛盾。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此种型式由三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两 池兼作沉淀池和曝气池。T型氧化沟构造简单,处理效果不错,但其采用转刷曝 气,水深浅,占地面积大,复杂的控制仪表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

9、负荷低,耐冲击,污泥少。建设费用及电耗视采用 的沟型而变如在转碟和转刷曝气形式中,再引进微孔曝气,加大水深,能有效地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20%)和动力效率达2.53.0 kgO2/(kW h)。2. 关于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实质上是常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填(滤)料,在填料下鼓气,是具有活性污泥特点的生物膜法。 曝气生物 滤池(BAF)70年代末起源于欧洲大陆,已发展为法、英等国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 和设备产品。由于选用的填料不同以及是否有脱氮要求,设计的工艺参数是不同的,如要求处理出水 BOD5 SS 20mg/L去除BOD5达90%以上的工艺,其容积负 荷为

10、0.73.0 kgBOD5/(m3- d),水力停留时间12h;以硝化(90%以上)为主的 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52.0kgBOD5(m3- d),水力停留时间23h。一般认为,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在国内尚需积累经验,处理规模不宜过 大,约5X 104m3/d左右为宜。国外(主要在欧洲)处理水量有达到36x 104m3/d 的,这与其填料材质、自控手段和先进的反冲洗装置有关,也与其有长期积累的运行管理经验有关。3. 关于UNITANK工艺UNITANI工艺和类似的TCBS工艺、MSBRt艺一样,都是 SBR法新的变型和 发展它集“序批法”、“普通曝气池法”及“三沟式氧化沟法”的优点,克服了

11、 “序 批法”间歇进水、“三沟式氧化沟法”占地面积大、“普通曝气池法”设备多的缺 点。典型的UNITANK工艺是三个水池,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池都设有曝气系统, 外侧的两池设有出水堰及污泥排放口, 它们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可以 进入三池中的任意一个,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 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以完成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UNITANKT艺由比利时Seghers公司首先建在我国的澳门特区,处理水量14 x 104m3/d(不下雨时平均处理水量为 7X 104m3/d),池型封闭,设计采用的容积 负荷额为0.58kgBOD/(m3d),总的反应池体积为46800

12、m3曝气池水力停留时 间为8h,出水的BOD5SS10 X 104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4. 生物处理法的新进展生物处理法是目前研究得较多、 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方法,无论是好氧生物处 理技术,还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因为用生物法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污染物质为食料,将其代谢成诸如CO2 H2ONH3 SO2等稳定的小分子,它的二次污染小,对处理生活污水及与之性质相近 的有机污水有其独特的优势。生物处理法自从问世以来,其技术已获得了极大的 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中的成也日益复杂,因此用生物 处理方法的目的也从以前能处理降解蛋白质、脂肪、碳

13、水化合物等一类物质增加到也能处理合成洗涤剂、脱氮、脱磷及其它一些难降解的复杂有机物。这也就必 然要求人们改革工艺,过去由于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不尽人意,处理时间也较慢, 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仅仅用来处理污泥或高浓度有机污水的预处理,但现在由于能源紧张, 厌氧生物处理由于能产生能源物质一甲烷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青睐,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1) 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到目前为止,对活性污泥法在运行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往往所作的是一 些局部的改进,但在曝气方式上确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纯氧曝气、深井曝气、 射流曝气,采用微气泡扩散器等,这些都增大了氧转移率、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使曝气池中氧的浓度增加。如

14、美日等国研制出的一种超微气泡扩散器,气泡直径50Lm 氧吸收率达 90% , Reid Engineering Company of Frederick shurg等研制的 氧化沟下表面曝气也是一种曝 气方式 的改进 ,把冲刷曝气 (Brush Aeration) 改进透平曝气 (Turbine Aeration) 避免了产生气溶胶、飞溅、结冰 等问题。活性污泥法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采用的方法有: 培养驯化专用细菌, 使活性污泥处理对象不局限于生活污水, 还可以处理如酚一 类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 甚至驯化可以处理象氰一类有剧毒的无机物; 把活性污 泥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如活性炭 活性污泥法, 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活性污泥法形式的活性炭吸附、 生物氧化法的综 合处理法; 固定活性污泥法是提供微生物附着的表面,如合成纤维、塑料、细沙、粘土焦炭 等,使曝气池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的生物; 这些都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净化效 率,提高了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