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18948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区三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营区三中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3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注音(5分)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dio( )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把城市变成废x( )。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dindin ( )的果实;你漠( )视它,它就化成轻烟,销声匿( )迹。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B愿为市鞍马,从

2、此替爷征。(爷:父亲。)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鋳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D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不知变通。)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4、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军书

3、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A .拟人 比喻 夸张 复沓 B.互文、排比 对偶 比喻 对偶C .比喻 对偶 夸张 对偶 D.互文、对偶 顶真 拟人 复沓5、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安徒生笔下的“

4、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他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6. 仿写(2分)如果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 , :如果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骤然翻起的浪花。7.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16分) (1) ,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2)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4) ,

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5)我们的生活难免烦恼,如何面对烦恼,普希金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6)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7)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 。8、 校园里经常有同学会乱扔垃圾,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告示牌上该写些什么呢?请你代为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的话语。(不要用类似“禁止”的词语)(2分) 9、本学期相信你看过不少名著,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3分) 读

6、书卡片 读书卡片 例:所选的作品:西游记 所选的作品: 主 要 人 物: 孙悟空主 要 人 物: 相 关 情 节:三打白骨精 相 关 情 节: 人 物 评 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人 物 评 价: 。二、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一) 古诗词赏析,完成1011题(4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0、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2分)1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15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7、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即书诗四句( )稍稍宾客其父 ( ) 泯然众人矣( )13翻

8、译下列句子(4分)(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14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15.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619题。(8分)爸爸的花儿落了(1)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2)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3)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

9、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4)“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5)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6)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7)“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8)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9)“你说什么?老高。”(10)“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地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11)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破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12)“老高,我知道是什

10、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13)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着那里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14)爸爸的花儿落了。(15)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6、 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分)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2分)18、“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19、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3题。(7分)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

11、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

12、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20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