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课磨课悟课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180474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课磨课悟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课磨课悟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课磨课悟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课磨课悟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课磨课悟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课磨课悟课教师教学特色形成的三部曲 教师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 它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教 学方式和方法等与众不同之处。 它是教师的一种长期修养、 一种扎实功底水到渠成的自然表 现。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而富有吸引力,抑扬顿挫而富有感召力是一种特色; 沉稳、不急不躁是一种特色;周到细致、条理清晰是一种特色;特色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对这一环节的富有个性的优化处理。 教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 过程,模课、磨课、悟课构成了这一过程的三部曲。一、模课在学习中起步所谓“模课”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技巧等。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

2、)的备课中,模仿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吸收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 如果 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则必然妨碍自身发展,或向着歧路发展,难以容 入教学大潮之中。多听、多看是模仿的基本方法,其主要途径有:模仿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看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 习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但模仿不等于 “全盘照收”,更不能“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 ”。 而应当结合实际的教情与学情对别人的优秀教案或者优质课重新进行组织、整合与创新,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

3、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 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的目的。 模课要从宏观去把握,就是教师要重点思考别人的教案(或优质课 )是怎样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我今后应如何去做,从而反思自己备课的程序,把握备课的 切入口。学会模课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环,但是,教师千万不能“痴迷”于模仿,那样会导致思维 “僵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无从谈 起了。更何况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他们长期研究教学的成长背景的积淀,是无法“模仿”的,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曾经对他的学生说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二、磨课在行动中磨炼“磨课” 一般由执教教师提

4、供教学案例,教师集体围绕案例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 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以致循环往复、不断飞跃。通常情况下“磨课”会出现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的准备中,通常在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基础层面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通过执教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探讨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是否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探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如何在关注学科基础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如何关注学生主动参 与,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以及如何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综合研 究。借助问题探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提高层面的,用于

5、指导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的设计思想、 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案例的 评课,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挖掘其中真正优秀的教学思想使其得以移植, 明晰教学思想与 教学技艺的最佳融合点和可操作性, 使其得以借鉴,彰显执教者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某 一个细节的处理、某一个环节的设计、某一个方法的尝试)使其得以提升和发展,达到教师群体共同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和内在素养的目的。综上所述, “磨课”的实质不是磨“课”,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自己 磨炼自己,“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例如:在保护个人隐私一课中,根据课堂不同的生成状况,对教学的预设做出了两次修 改:初试:利用新闻宁

6、波郭力的邮件在网上被晾晒长达 30 天之久,作为导课,启发学生思考: (1)电子邮件可能会泄露哪些个人信息? ( 2)你觉得这些东西可以和别人分享吗?整节课 从教学设计来看,还算顺畅,重难点也比较突出。但只能说是学生很 “配合”,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讨论和交流。 再试:教师希望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能让学生有感可发。比如: “小萍,你这件衣 服很好看,是什么牌子的?多少钱买的?” “啊,你胖了,你现在体重多少啊? ” 学生似乎很有同感,一看到材料就议论开了。 然而令教师意外的是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材料中的做法 都持赞同意见,站起来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学竟然受到下面很多同学的 “集体围攻”。

7、教师无奈 之下只好强行停止了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三试:教师这次调整的重点在于,激起学生对隐私权重要性的重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 郭力这个例子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 1)当家庭电话、个人信息被曝光之后,郭力的生活会 发生什么变化?( 2)对于网络公司事后做出的反应,郭力对万网公司表示不满,郭力可以 怎么做?( 3)郭力有足够的理由将网络公司告上法庭吗?整节课显得非常轻松,学生用最 真实的声音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下课铃声响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郭力这则案 子。从没有反应到意犹未尽, 这堂课没有新颖花哨的形式, 朴实无华,但课程目标落实得非常到 位,这就是在不断的 “磨课”中更加了解了

8、学生的生成,从而对预设做出了有效的调整,在整 个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发生了重要变化。三、悟课在思考中升华 所谓“悟课”就是教师在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并在自己的教学技巧逐步完 善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再思考, 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过程。 就教师个人 备课而言,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和善于反思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善于 “悟课”的过程;就教 师群体备课而言,思想火花的碰撞,集思广益的达成,其实也是善于 “悟课”的结果。 “悟课” 运用之妙,当存乎于心耳! “悟”的过程是将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的 过程,是一个理论的内化过程。没有 “悟”的过程,就没有教师

9、个人教学风格。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 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立足边、理论边、 实践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 沿着这三条边,经历四个阶段向前发展。优秀教师往往 沿着“实践边”向上攀登,他们致力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全面提高,这是 “磨课”的过程, 而“悟课”是他们将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集中积淀后, 教学智慧不断成熟的过程, 是逐步形 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是在不断的模课、 磨课、悟课过程中螺旋 式上升的过程。模课、磨课、悟课三者既相互独立又交织在一起, 在教学实践中是有机联系 不可分割的。模课与磨课的过程都离不开 “悟”,

10、而悟课过程中也需要 “模”与“磨”。 “模”中学 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通过 “磨”来实践, “悟”来内化。没有磨课过程暴露的问题、提出 的疑问、碰撞出的火花, “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磨课”仅停留在积淀知识、 积累经验、历练教学技能技巧的层面,缺少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 不能从中“悟”出理论与实 践的衔接点,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链接, 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实现新的 突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成长的高原现象。 “悟课”是“磨课”中的理性思考过程,就教师 个体而言,对教材的感悟、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反思,就是 “悟课”的过程。在保护个人隐 私教学的实践中,第一次教学

11、后重新审查教学设计,发现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1)课堂中设置了太多陷阱式的问题,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比如你愿意将这些东西和别人 一起分享吗?这种指向性强的问题太多, 学生很容易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 答不答都显 得无关紧要。 ( 2)无知地对待学生,把学生看得过于 “无知”。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很熟悉了。在第二次教学后,发现的问题在于:( 1)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资源时切入点找错了,并不是只要是学生身边的事情都适用,就是最佳的教学资源。 (2)没有真正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引爆点。隐私权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为 什么学生会表现得无动于衷?看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隐私权的重要性始终没有突现出来。磨”过程需要 以悟带磨”、以悟领磨”,而不是 以磨淹悟”、以磨埋悟”。只有这样才能 磨 得水灵,磨”得神秀。正是 磨”与 悟”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 问题的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实践证明,凡是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老师,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教学都有着自己 的特色。而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在模课、磨课、悟课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