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153583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 植物配置是运用艺术技法把各种植物的所有要素组合起来,以美的形式使园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造出美的环境。1. 统一与变化园林植物配置在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统一的布局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所以园林植物的配置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或变化当中有统一。2.调和与对比调和与对比是园林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园林景观需要有对比,以便突出主题,不失园林的基本风格,同时又要有对比,这才能使景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例如,植物色彩的调和与对比:色彩差异明显的,如绿

2、与红,白与黄等就是对比;差异不大的就有调和效果。运用色彩的调和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运用色彩对比则可获得鲜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2. 另外,植物配置的调和与对比还表现在形象、体量、明暗、虚实、开闭、高低等方面。3.韵律与节奏植物配置中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的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如路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花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另外,还有植物色彩搭配,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季相韵律”;植物栽植由低到高,由疏到密,色彩由

3、淡到浓的“渐变韵律”等。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如面积较小的园林,在配置时,树木、置石或其他装饰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亲切合宜;大型园林,在配置时,树木、草地、水池、纪念物等都是大型的,使人感到宏伟壮观。尺度既有比例关系,又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其中最重要是联系到人的体形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关系。据推算,对大型景物来说合适的视距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约为1.7倍。而对景物宽度来说,其合适的视距为景物宽度的1.2倍。例如,在绿地中配置一株孤立树做主

4、景,周围草坪的最小宽度就需以这一规律来限定,否则,就达不到对该树的最佳观赏效果。5.主体与从属在植物配置中,往往由于环境、经济、苗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常把景区分为主体和从属的关系,如绿地以乔木为主体,以灌木、草本为从属,或以大片草坪为主体,以零星乔木、花灌木为从属等。园林规划配置中,一般把主景安置在主轴线或两轴线交点上,从属景物放在轴线两侧或副轴线上。自然式园林绿地中,主景应放在该地段的重心位置。6.均衡与稳定各种园林植物都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在平面上,规则式园林轴线两侧的景物应是对称均衡的,给人以整齐庄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园林景物不可能是绝对对称均衡的,但仍然要获得总体景观上的均衡。这包括各种植物或其他构成要素在体形、数目、质地、线条等各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在立面上,一个物体或一处景物,下部量大而上部量小,被称为是稳定的。园林景观为取得环境的最佳效果,一般应是稳定的。因此,那些干细而长,枝叶集生顶部的大乔木下应配置中小乔木、花灌木,使其形体加重,成为稳定的植物景观,达到自然活泼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