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14478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制度神木县孙家岔镇崖窑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 0 一七年七月三日为从源头上遏制事故发生,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提升安 全管理水平,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为 副组长,以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及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 人员为成员的矿井隐蔽致灾普查领导小组,于2017年 1 月 20日 对我矿井田范围及周边进行了隐蔽致灾普查,结合我矿实际,重 新建立本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治理机制。一、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组 长:王俊义副组长:问建武、刘富明成员:郭学军、钟敬民、刘涛、段绪强、尚明生、陈安峰 组长全面负责组组负责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 保证隐蔽致灾普查工作开

2、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落实到 位。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重点负责隐蔽普查工作的跟踪、督促 检查,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措施。成员 根据分工,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安全措施,保证 整改质量达到要求,保证整改工作顺利进行。 一、煤矿位置、范围神木县孙家岔镇崖窑峁煤矿整合区呈不对称的棱形,北西 南东向长约2.122.55km,北东一南西向宽约0.921.61km,面 积约2.8096km2。北部绝大部分位于朱盖塔井田,南部小部分位于孙家岔井田内,其范围由4 个拐点圈定,此范围由陕国土资矿 采划201182 号文关于划定神木县孙家岔镇崖窑峁煤矿矿区范 围的批复划定,拐点坐标见表 1-4-1。表 1-4

3、-1 神木县孙家岔镇崖窑峁煤矿 (整合区) 拐点坐标一 览表西安80坐标系(原始坐标)北京54坐标系(换算坐标)XYXY433616237433308433621137433380433486237435498433491137435570433552737436148433557637436220433703037434651433707937434723神木县孙家岔镇崖窑峁煤矿(整合区)北与刘家峁煤矿整合区、 炭窑峁煤矿相接,西与炭窑沟煤矿整合区相接,东与神木县润邦 矿业有限公司(整合区)相接,东南部为马如不湾煤矿,西南部 为杨昌湾煤矿。二、四邻关系我矿井田北与刘家峁煤矿、炭窑峁煤矿相接,

4、西与炭窑沟煤 矿相接,东与神木县润邦矿业有限公司相接,东南部为马如不湾 煤矿,西南部为杨昌湾煤矿。井田范围及毗邻关系见图 1-2。图 1-2 井田范围及与相邻矿井关系示意图三 、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1、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我矿井田内现无其他生产矿井,原崖窑峁煤矿及小煤窑开采 浅部煤层,已形成部分采空区;在其邻近周边有多处小煤矿在开 采,也已形成部分采空区,且积水情况均不清;随着煤矿开采, 采空区面积会逐渐增加,采空区积水也会随之增加。井田范围内中部及南部形成大面积 1-2 煤采空区,南部形成 大面积 2-2 上煤采空区。2、相邻煤矿生产情况崖窑峁井田北与刘家峁煤矿

5、、炭窑峁煤矿相接,西与炭窑沟煤矿相接,东与神木县润邦矿业有限公司相接,东南部为马如不湾煤矿,西南部为杨昌湾煤矿。周边矿井生产情况详见下表:表 1-2 周边矿井生产及采空区分布情况序号相邻煤 矿名称生产规模Mt/a井田 面积km2设计 开采 煤层开拓方式开采方式运输方式采空 区面积km2采空 煤层积水 范围km2积 水 量m31刘家峁 煤矿0.601.9091-2、2-2 上、2-2斜 井综采胶带运输1.9091-20.9095002马如不 湾煤矿0.603.39462-2、3-1先露天后井工炮采单斗卡车工艺无无无无3炭窑沟 煤矿0.602.64151-2、2-2 上、2-2、3- 1、4- 1

6、、5- 1、5-2斜 井综 采胶 带 运 输2.64151-21.04157004炭窑峁 煤矿0.905.9631-2、2-2 上、2-2、3- 1、4- 1、5- 1、5-2露 天炮采单斗卡车工艺无无无无5神木县0.908.761-2、斜综胶8.7653-15.765120杨昌湾煤矿0.601.998井采带 运 输220斜 井综 采胶 带 运 输1.9982-2上0.7984502-2 上、2-2、3-1四、地质构造1、区域构造概况区域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 坡中部。陕北斜坡被围于西部天环坳陷、北部伊盟隆起、东部晋 西挠褶带等构造体系之中(图 3-1),以单斜构造为主

7、,岩层向北 西、北西西微倾,倾角一般13,在此基础上发育有宽缓的短 轴状褶皱及鼻状起伏。区内未发现规模较大的断层或褶皱,构造 简单。图3-1陕北地区构造纲要图2、井田构造崖窑峁井田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翼陕北斜坡的北部,据钻 孔控制和地表观测,井田范围内地层总体为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单 斜构造,产状平缓,倾角小于 3;区内没有发现大的断裂及褶皱 构造,没有岩浆活动。3、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崖窑峁井田地层产状平缓,断层稀少,无岩浆岩侵入,无陷落柱发育,故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构造简单。五、瓦斯、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情况1、矿井瓦斯等级根据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20142015 年度矿井瓦斯等

8、级鉴定结果的通知(陕煤局发201514 号),我矿2016年度绝对瓦斯涌出量1.52m3/min,相对瓦斯 涌出量4.7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12m3/min,相对涌 出量6.6m3/t;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44m3/min, 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0.09m3/min;鉴定为低瓦斯 矿井。2、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情况根据 2015 年 1 月 30 日陕西安技煤矿安全装备检测有限公司提 供“神木县孙家岔镇崖窑峁矿业有限公司煤尘、煤自然倾向性检验报 告”,崖窑峁煤矿 1-2 煤、2-2 上煤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一类容易自 燃煤层。六、水文地质情况1、水文地质本井

9、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应为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充水为主 孔隙潜水为次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井。煤层导水裂隙带最大 高度和煤层间距之比,采矿冒落后导水裂缝带绝大部分均能波及 到萨拉乌苏组和火烧岩含水层,因此,间接充水的含水层便转化 为直接充水含水层,不仅如此,随着采空范围的扩大,形成地表 塌陷。因此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在雨季注意地面巡查,观察井下 涌水量变化,及时封堵地表裂缝,防止导水裂隙带串通地表水。2、采空区积水矿井有 1-2煤和 2-2上煤采空区,补充勘探报告中说:“由煤矿上提供资料可知目前这些采空区都没有出现积水情况。”设计要 求:当采掘至采空区附近时,必须探清采空区的积水情况,加强 探放水。3

10、、水患类型矿井水患类型主要有采空区水和地表水通过导水裂隙带进 入井下。本区煤层埋藏较浅,已出现地表塌陷和裂隙,加强矿井防治 水措施,防治地表水涌入井下。七、矿井地质灾害普查、隐蔽致灾排查治理制度1、采空区 生产技术部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负责每月对全矿范 围内采空区的监控检查,负责协调施工单位经常性地对矿山重点部位 及井巷工程进行监督监测,协调本系统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监测资料整 理,圈定地表及井下采空区范围,并做好相关图件的归档工作。 地测部门要经常对新旧采空区进行实测,并及时准确的绘制当 前采空区位置实测图,对在实测或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对发现重大 安全隐患,可能诱发大的地质灾害时,应及

11、时向组长及副组长汇报。 根据采空区与我矿重点场所影响关系,以及井巷工程、保安煤 柱、矿体的相互位置及影响程度,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我矿当前 监测重点。 地测部门在采掘活动开始前确定矿区范围内地表采空区、地表 塌陷区、地表错动区关系及影响范围。 及时排查、分析本矿的采空区积水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 实相邻矿井和废弃老窑的情况,并建立台账,深入研究本矿井积水区 和矿界最少100 m范围内相邻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时修订积水 线、积水量、积水上下限标高、探水线和警戒线; 采用物探或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条件,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 施; 新开拓的采区、采掘工作面要进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说 明书要

12、阐明受采空区区积水威胁的情况,并制订相应的探放水措施。 地测部门在回采过程中,对地表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现场观测, 对塌陷情况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制定出采空区塌陷超前情况或者 老顶空顶面积大未垮落情况的相关技术措施。2、老窑、废弃井巷的排查制度 对矿区内及矿区周边的可能影响本矿的老窑及废弃井巷进行 摸底,并在本矿的相关图纸资料上绘制出具体位置,并定期进行观测 及排查,要查明废弃老窑(井筒)的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等, 尽可能收集齐全以往煤矿采掘工程平面相关资料,并将废弃老窑(井 筒)水源井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井天内废弃老 窑(井筒)、水源台账。 对井下已采完的工作面的防火密

13、闭进行观测,并及时汇报出现 的问题。 定期了解相邻矿井的回采情况,如有开采完毕的矿井,调查清 楚其废弃井巷是否对本矿的回采工作有影响。如有影响及时沟通并制 定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确定钻孔在采掘工作面的位置,核实钻孔的封孔质量,建立封孔质量台账。如果钻孔穿透含水层,且封孔不良,应当在地面重新套 孔、封孔。对于地面无条件重封的钻孔或封孔质量有问题的钻孔,应 在井下采用钻探的方法查清其导水情况,并采取井下注浆或留设防水 煤柱等相应措施;对于无封孔资料的钻孔,应按孔口坐标实测孔位, 并开挖孔口,查看实际封孔情况;对于未封钻孔,应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3、地表防洪灾害的排查制度 相关科室对矿内及矿

14、区周边的地表径流进行详细的排查勘测 并在本矿相关图纸上及时准确的绘制出具体的位置。 相关部门对矿周围的防洪排水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及 时清理防洪沟,保证防洪沟内的清洁,发现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 复,保证防洪排水沟的完好。 在雨季期间加强防洪沟的巡查工作,对井口较低位置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止强降雨期间,积水涌入井筒内,发生事故。4、井下隐蔽地质灾害的排查制度 综采回采工作面随时观察工作面的顶板及淋水情况,若发现有 发生地质灾害的征兆,应及时向矿生产指挥中心汇报,并紧急采取措 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综掘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顶板不好 的地方加强支护。做好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并做好现场的观测记录。 掘进巷道内及时抽排水,防止巷道内积水。 各相关科室做好井下的瓦斯排查工作,对可能发生瓦斯聚集的 地点重点排查,并组号详细的检查记录,发现有瓦斯超限现象,及时 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采取形影的处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关科室定期对井下各个运输及辅运大巷进行清洗,降低煤尘 的浓度,防止煤尘发生爆炸事故。 相关部门做好井下的防灭火工作,对回采过后的采空区及时封 闭,并对地面采空区裂缝进行及时回填,防止采空区漏风,导致煤自 燃,采空区着火,发生井下火灾事故。为了能够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减少矿井地质灾害的发生,请相 关各部门认真贯彻学习本制度,将工作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