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14332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资料教学设计与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水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果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些课文”,许多人都会提到这一篇。它的几个特点是十分鲜明的。首先,它给我们的印象是篇幅简短,容充实。全文仅五百字,是高年级教材中的短篇。别看文章短,容却很充实,中间漓江山水和的山那两个片段,读了使人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山水在世界上的

2、地位与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教学难点: 了解山水的成因。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山水成因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清代诗人金武祥曾经写道:“山水甲天下”这样的好地方你们愿意去吗?现在我们跟同作者去荡舟漓江来观赏的山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山水,(板书:山水) 师: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

3、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我们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的基本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容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的位置 (3)算一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4、。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2)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3、过渡:同学们的名字美,她的风景更美!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评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

5、开书P6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山水甲天下。 2、那么,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

6、掌声感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3)最后再请第三组来介绍洞。 师总结:我们也要感第三组的介绍。这奇幻多姿的岩洞被人们称为瑰丽无比的“艺术宫殿”,真是名符其实!我想无论是谁看到这种神奇的景像都会叹为观止的!可以说的奇洞美石为山水锦上添花。 3、刚才三组同学介绍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谁最好。通过你们的介绍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

7、清澈和洞的神奇,领略了“三绝”的绝妙之处。大家想想,单独着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浑然一体,那将是多么妩媚多妖,仙境般地风景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段录像,整体地欣赏一下美景。(看录像,课件展示2)山水真是太美了!难怪人们说:山水甲天下。 第三部分:探索仙境的奥秘(教学难点) 1、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一起去初步探索仙境的奥秘。 (1)请大家看书P6-7仙境的奥秘这一部分的2、3自然段,先自己读读,再讨论讨论:山水形成的二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石灰岩:它是形成山水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石灰岩就没有今天的山水。 *含有二氧化碳水:CO

8、2水;(教师板书) (2)关于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没有问题要提? 学生提问,教师归纳为两个问题。什么是石灰岩?石灰岩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石钟乳、石笋? (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演示。(课件展示3) 看一段动画介绍。现在有没有明白什么是石灰岩,它是怎么形成的了吗?今天的山、水、洞、石就是由石灰岩发育而来的。 为什么要含有CO2的水?的雨水中为什么含有CO2?含有CO2的水是怎样使石灰岩形成的山、水、洞、石?接下来我们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请大家继续看动画介绍,答案就在里面,仔细听认真看呀!(课件展示4) 什么是石钟乳、石笋、石柱?看动画介绍。(课件展示5)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含有CO2

9、的雨水,既像一位雕塑家,又像一位美容师。经过几百万上,把石灰岩塑造、打扮成了繁花似锦、千姿百态的山、峰、洞、石,形成了的仙境。 2、同学们现在一定觉得大自然特别神奇,的确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你们不断地增长知识去控索。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很容易值得探索,大家如果有兴趣,课后我们还可以一起继续去研究。 3、同学们,其实在我国石林、也有一些由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华北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可为什么它们没有形成象这样秀美的山水,为什么人们唯独称赞“山水甲天下”呢? (1)看屏幕上这段话,自由读,想想原因(互相说说山水能甲天下的原因)(课件6) (2)指名说。 一带的

10、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质地纯净。 教师小结:对!尽管石林、庆肇的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净,但由于面积小,分布不广,所以不能形成“山水”那样雄伟壮观的气派。 高温多雨的气候又给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教师小结:华北地区虽然有大面积的石灰岩,但气候干少雨,比较寒冷,因此难以形成婀娜多姿。 (3)小结:正是因为这些优越的条件,使的风景,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发育的完美上,都是独树一帜,天下第一。 第四部分:山水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山水,引来无数旅游观光的中外游人,令他们留连忘返。那么甲天下的山水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呢?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1)第一个影响是什么?(她让世界了解了我国

11、的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增进了我国与世界的社会交往) 让我们来读读一些国际友人游览过后的感想。(出示课件7,请四名学生读) 这些话语是国际友人对极高的评价,从他们的评价中我们不难发现:已经成了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已经让无数的外国人领略到了我们国家山水的神奇和文化的灿烂。 (2)第二个影响是什么?(她使中国人面对这举世无双的国宝,感到无比骄傲。) 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是去这,亲身感受到了的美,而大部分同学是通过这节课了解了,那么你们面对这举世无双的车宝是怎样的心情呢? 你看连江总书记游览过后都激动地讲了这番话。人们一起读读。(出示课件8江总书记的话) 我想这句话是最能代表每一位看到山水的中国人心骄

12、傲、自豪的感情了。 (3)还有什么影响?(她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增加了社会财富,从而推动了社会前进),请大家看一组资料。(出示课件9) 2、总结:从这几个数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旅游业的确不仅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交往还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的山水如此美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今年将举行新世纪的第一个“山水旅游节”,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当小小设计师。我们来看看课后活动的容。 同学们可以个人设计,也可以合作设计。我们要进行评比。

13、把好的设计寄给市旅游局。如果被选中,你设计的标志和宣传语说不定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传到世界各地,这也是对旅游业的一个贡献,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六、板书设计: 山水奇 清秀 静险 绿自我反思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的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2.巧设情境,激发灵感.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丰富真实的情感投入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成了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

14、,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产生细致的感情体验,激发创新的灵感,达到神悟的境界.3.推敲赏析,品评感悟.本课中,设计者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推敲词句,让学生学会具体品味词句的方法,具体有:1比较品出规.设计中多次比较,让学生反复揣摩,品赏,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达到领悟.2调换品出精华.通过调换词句,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隐含的丰富意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3揣摩品出神韵,教师有意提出课文中特别精妙之处,让学生反复揣摩,品评,诵读,体会作者的神来之笔 4.抓住契机,读写结合.教师设计了多教学环节,让学生品评语言文字的优美,欣赏谋篇布局的精巧,畅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有效迁移写法,在小练笔中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是教材真正成了一个例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