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第二课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14297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拜师第二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逸夫小学电子教案学科语文三年三班备课教师:教学内容17、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2。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3。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教学重点学习根据具体语境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教学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师要真诚、无私。教学方法启发谈话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

2、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孔子拜师。屏幕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 学生读。师: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如何?生1: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高。生2: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很渊博。师:那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孔子 老子)二读中感悟,学习品行。(一)学习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想一想,孔子为什么拜师? 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 生:因为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 生:“渊博是指知识多而广。 师: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而实际上呢? 生:实际上孔子的知识

3、已经很渊博了。 师:你是从哪儿休会出来的? 生:我是从“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这句话中“远近闻名这个词体会出来的。 师:那你能理解“远近闻名的意思吗? 生:“远近闻名是指不管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声。 师:是呀,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很有名了,还要拜老子为师,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1:我从中能体会到孔子很谦虚。 生2:我从中能体会到孔子很好学。(板书;谦虚 好学) 师:好,请你来读一读。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孔子的谦虚好学。(二)创设情境,体会孔子路途艰辛 师: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孔子背上简单的行囊,匆匆地踏上了前往洛阳拜师的旅程.(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

4、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你能感觉到什么?生:我能感受到孔子路上很艰辛.师:你从哪里体会出艰辛?生:我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体会到孔子的艰辛。师:跟老师读一读这两个词。(师领读,生跟读)师:同学们,听,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孔子,停一停你赶路的脚步,找户人家遮遮风,挡挡雨,好吗?生:不,我还是继续赶路吧,我要早点要洛阳。师:走了一整天,孔子,饿了吧,找家客栈,吃吃饭,好吗?生:不好,我就在树上摘几个野果子,在地里挖几根野菜吃吧。师:天已经黑了,孔子,你的脚已经磨起了水泡,停下你的步伐,找家客栈歇歇脚,好吗?生:不,我要

5、节约时间,就靠在路边休息一下吧!师:天还没亮呢,孔子,你怎么就起来了呢,再多休息一会儿吧!生:我要抓紧时间赶往洛阳.师: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这就是-生:风餐露宿.师: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这就是生:日夜兼程。师:孔子日夜赶路,一路历经艰辛,他生:终于赶到了洛阳。师:他这样辛劳,是为什么?生:他想快点赶到洛阳。师:可见,他的心情-生:非常急切。师:让我们试着读一读,读出孔子一路上急切的心情。(生自由练读)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你真是一位急切的孔子。)全班跟他一起读.全班齐读.(三)体会孔子和老了的谦虚 师:孔子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终于走到了洛阳城外,见到了他

6、要拜访的老师老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描写他们见面场景的语句.(出示):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师:这两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生:拜访拜见师:你知道“拜访”和“拜见”的意思吗?生;“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也是敬辞,“拜会”、“ 会见”的意思。师:这两个词虽然有一点不同,但都是敬辞,我们能感受到什么?生;我能感受到孔子对老子的尊敬.师:同桌自由练读这两句话。指名读。全班齐读.师: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两句话中也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出示);“

7、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生:迎候-等候师:“迎候”和“等候”都含有什么意思?生;“迎候”和“等候都含有等待的意思。师:能不能把这两个词换一换呢?生:不能。师:为什么?生:如果把“迎候换成“等候”就不能表达老子的谦虚。师:这两个人一个是七十多岁的大思想家,一个虽年纪轻轻,却也远近闻名,但他们都表现得如此谦逊,值得敬重。你还能从这一段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这种高尚的品格?生:老子说:“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觉老子和孔子的谦逊。请男生

8、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师:面对谦虚的老子,孔子是如何回答的?生:孔子说学习是无止境的。(出示这句话)师:为什么“学无止境?生:学习是没有尽头的.生:知识很多,是学不完的。就好像我妈妈,也以前不会用电脑,现在为了工作,她必须学习用电脑。师:是呀,“学无止境”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他向老子学习礼教,向苌弘学习乐理,向师襄学习弹琴,向郯子请教管制。他常说:“学无常师,也就是说学习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他提出来的。齐读这句话,告诉你自己.再读这句话,告诉同学们们.大声读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师:请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中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休会他们谦虚好的品行。分角色练读。

9、指名读。(四)体会孔子认真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师:从此以后,孔子就跟着老子学习,他是怎么学的?生: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师:跟他一起读。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生:温帮而知新。生:学而时习之。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师:老子是怎么教的?生:老子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孔子。师:再读。 板书:毫无保留师: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一个不耻下问,一个毫无保留,多么伟大的古代学者风范啊!难怪人们如此敬重他们。读:(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再读。三阅读全文,语言积累 师:今天,我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进了孔子,认识了老子,课文中一不定期有许多词语和句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朗读全文,背诵课后孔子的名言,然后拿出搞抄本,积累。板书设计17、 孔子拜师 孔子决意拜师历经艰辛求学拜老子为师不离左右随时请教受到敬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渊博)教学反思进行教学时,我开头设计了质疑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课文就特别投入,效果也较好。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也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