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142855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1年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 2021年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范文篇12x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工会议精神,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并认真组织实施。 一、目标任务 完成情况 2x年,共争取到位财政扶贫资金180。32万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310万元,实施了11类扶贫开发项目,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向上争取资金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x年2月省市批复在x年‐20xx年度实施,规划总投资691。44万元(20x年投资6170。59万元、0x年投资320。5万元)。已到

2、位省、市专项扶贫资金00。00万元。已完成投资762。15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补助资金87。02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75。93万元、信贷资金78万元、社会扶贫资金4万元、群众投工献料折算。2万元,完成20xx年度投资计划的15。8%,占20x、0xx两年总投资的80。1%,在0xx年12月底前完成。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实施27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第一批6个已竣工验收,第二批21个已竣工,已竣工验收。项目覆盖全县个乡镇、街道办,3村(居)委会27个自然村,1345户群众549人受益。 3、革命老区建设项目。计划实施2个,实际实施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9万元(省级0

3、万元、市级9万元),省级2个已竣工,市级竣工1个。 4、易地扶贫搬迁项目。0x年—20xx年度实施5个,搬迁5个自然村06户777人,到11月0日已完成安居房建设134户,已竣工验收3个。 5、太阳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实施1个1户,投入100万元,已启动实施,计划在x年月30日前完成。 6、扶贫安居工程项目。第一批实施100户,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在汁易地搬迁点实施,已完成8户,其余正在实施;第二批实施70户,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0万元,已完工40户,计划在20xx年6月30日前完成。 、产业扶贫项目。在十街乡、铜厂乡实施4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正在组织实施。 、扶

4、贫到户贷款项目。配合县妇联发放到户贷款20xx万元,贴息资金0万元。 9、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在浦贝乡下浦贝村实施,投入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万元,正在组织实施。 、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在山里香、恒源、康源食品公司实施项目贷款1万元,贴息资金94。5万元。 11、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培训100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 通过以上扶贫项目的实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减少,可以基本解决290户800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主要工作措施 1、积极争取资金。一是广泛储备建设项目,完善项目库,积极争取整村推进、易地搬迁、老区开发等项目,提高扶贫开

5、发水平;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扎实做好项目规划,为争取各类项目加快发展打牢基础;三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扩大扶贫到户贷款规模。 2、规范项目建设。一是认真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招标邀标、公告公示、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二是科学规划,规范实施,强化项目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内容和质量要求,发挥项目效益;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扶贫成效;四是认真做好扶贫统计监测、项目报表等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推进扶贫项目绩效管理。 3、强化资金管理。一是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实现报

6、账制,规范扶贫资金审批、拨付、报账程序;二是加强监督工作,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办法,筑牢六道防线;三是落实廉政承诺制度,继续在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扶贫等项目中实行廉政承诺制;四是继续开展扶贫资金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按照省市扶贫办、财政局的要求,对2xx年以来全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清理自查,积极迎接省市审计。 4、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好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各项制度;二是认真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切实帮助联系村委会马头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了解贫困群众所想所需,真扶

7、贫、扶真贫;四是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服务意识,健全完善工作纪律、公务接待、用车管理等制度,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五是加大扶贫宣传工作力度,认真编印易门扶贫信息,宣传全县扶贫工作动态。 、加强廉政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深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继续深入学习廉政准则;三是认真执行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决策制度,项目立项、大额经费安排等,实行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四个倡导和九个严禁规定,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洁身自好,廉洁从政;五是继续开展廉政共建

8、活动,实行项目绩效责任制和廉政承诺制,并开展廉政评议;六是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强化约束监督,逐步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风险防范。 我县0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明显。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密切,资金整合力度大。 二是组织项目实施扎实。各乡镇、街道高度重视,落实扶贫项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想方设法整合资金,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各类项目实施进度快、质量高、效益好。 三是管理制度落实较好。扶贫项目管理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项目招标邀

9、标、公告公示、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绩效考核等制度和规定得到严格执行,做到标准统一,施工规范,用制度管理项目,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规范性。 四是实施效益比较明显。通过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同步推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项目争取难度大。我县不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属民族自治地方、不属西部大开发集中连片开发区,扶贫开发资源单一,扶持政策有限,项目支撑不足,项目争取难度加大。 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街道)领导不到位,干部责任意识

10、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组织管理不力,项目实施进度慢、规范程度差、实施效果不明显。同时,少数乡镇业务工作仍然滞后,日常项目资料、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难以适应工作要求。 三是扶贫管理人员少。扶贫项目实施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扶贫办现有干部职工人员较少、年龄偏大,随着扶贫业务的拓展、工作量的增加,现有人员难以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对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带来了影响。 2021年精准扶贫蹲点工作总结范文篇220xx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

11、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户3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

12、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

13、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

14、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二是修建村级活

15、动场所。投入7。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