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142620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陕西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1、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项目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3、铜川市流感病毒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4、宜君县春玉米不同区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与推广5、铜川市药肥双减农业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附件:推荐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项目(一)一、项目名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项目二、主要完成人(按照排名先后顺序)排名姓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蒋 卫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项目主持2王春锋助理兽医师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沼气技术负责、组织实施3张江助理兽医师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微生物肥料

2、技术负责、组织实施4白萍莉兽医师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调研、资料管理5张延涛兽医师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试验、示范、推广6盛春娥畜牧师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养殖企业和肥料企业联系7曹海东农艺师铜川市鑫天源农化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肥料的生产线建设与生产8左建武高级畜牧师铜川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项目指导与协调工作三、完成单位情况排序完成单位名称主要贡献合作关系说明1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通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可以使废弃物得到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畜禽污水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提供优质、无污染肥料,这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保持农产品传统的色、香、味,提高农产

3、品品质具有显著作用,并形成了畜牧业、种植业协调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保障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该项目实施后,将对项目区养殖的40万羽鸡和1.7万头猪、鸡、羊产生的粪便进行处理。项目完全投产后将达到年处理畜禽粪便6万吨,每年可减少向土地等自然水体直接排放氨氮210吨/年,COD2260吨/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整、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体系,迫切需要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的应用与支持。将畜禽粪便资源化、产业化、商品化,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化肥资源的短缺,提升地力,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提高产量,还可以实现清洁生产和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通过

4、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重点区域畜禽养殖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明显改善项目实施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环境质量。同时,通过实施微生物肥料生产工程配套设备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以及工程产品的市场化,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力推动项目所在地农村经济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铜川鑫天源农化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年产3万吨/年生物肥生产线;拥有员工百余人;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有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货物仓储库;2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的存货货台;200平方米的一套标准化化验室。公司拥有一套先进的大型转鼓造粒生产线。公司

5、为提高生物有机肥的质量,专门设立了菌种发酵车间,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公司已形成有机肥、生物肥、水溶肥等系列产品。主要研发了PPE生物系列微生物肥料,产品有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水产养殖菌等。项目实施以来合计收购的畜禽粪总数量为9.6万吨,合计生产微生物肥料数量为4.8万吨。为养殖企业创造效益768万元,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得480万元,肥料加工企业可获得905.8万元,合计2153,8万元。四、项目简介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项目本成果通过对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原料质量和性能、发酵物料配比、发酵工艺优化、高效腐熟剂、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等进行系统研究,从源头全面保

6、证发酵物料的各项性能,发酵过程中通过研究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发酵效率;同时运用物理和生物学技术方法对发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形成“畜禽粪便生物发酵补入适宜复合功能微生物菌剂生产加工不同剂型的微生物肥料”系统的功能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建立了成熟的、规范化的、成套的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技术体系。可以实现多种有机质如畜禽粪便、秸秆、菌糠、沼渣等为原料的快速无害化处理、腐熟。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在陕西省铜川市进行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建厂规划、微生物发酵、肥料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五、客观评价综合运用物理和生物学技术方法对畜禽粪便通过高温生物发酵的方

7、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工成功能性微生物肥料产品。研究出不同畜禽粪便原料质量、发酵物料配比、高效腐熟剂等,优化了畜禽粪便生物发酵的最佳菌种配比;研制出低成本、自动化畜禽粪便固体发酵设备、工艺,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工艺参数,降低生产成本20%以上。研制的腐熟剂具有低温启动快、发酵周期短等特点,在15下可启动发酵,畜禽粪便发酵20天基本腐熟。优选了功能菌剂(特别是放线菌)用于生产不同微生物肥料的物料配比、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和菌剂用量,确定了操作技术规范。该成果在畜禽粪便发酵腐熟和微生物肥料生产上应用,产品具有明显促生、防病、修复土壤等功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六、推广应用情况畜禽养殖

8、粪污防治的根本出路在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其生产微生物肥料,发展种养结合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而集中处理模式是长远之策。其同时解决了养殖污染和肥料厂的原料供给,是一个资源整合、双嬴的发展模式。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在农业上的作用已广泛被人们所认识,国家支持微生物肥料发展,其为土壤改良、农业增收发挥重要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其前景非常广阔。 本研究成果的采用以下措施推广:行政推动机制:推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利于突破种养脱节瓶颈、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措施。政策扶持机制:解决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产品出路,研究利于促进畜禽粪便处理产业化的扶持政策、鼓励畜禽粪便资

9、源化利用产品生产和应用的补贴政策等。组织协调机制: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研究利于集中处理模式运行的组织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的社会效益,研究利于粪便“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提高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效率和效益,研究利于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长远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和政策推广应用此项成果。微生物肥料产品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推广:首先努力打开知名度,加强用户对生物肥产品的了解度,可通过电视广告、报纸刊登、车身及户外强势媒体来进行宣传;同时进行试验示范引导,促进销售应用;以点带面,以大企业带动小种植户的方式进行。本产品的销售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

10、我们可以把生物肥分为:苹果专用肥、果树专用生物肥、蔬菜专用肥和改土专用肥等。在陕西,主要购买者是苹果、葡萄、猕猴桃种植户。本生物肥具有广谱性的特点,市场广阔。推荐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项目(二)一、项目名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二、主要完成人情况排名姓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1王海俐副站长正高工铜川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项目总负责,项目策划、技术方案及研究内容制定实施、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及全面管理课题组长,负责课题分工,合作关系2李进成总工高工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实体

11、工程实施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3马 骉副处长教授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技术方案制定、实体工程及理论研究,研究报告审定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4张 巍处长正高工陕西省公路局陕西省公路局实体工程实施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5郗苏民工程师陕西利维路面再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利维路面再生工程有限公司实体工程实施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6路学敏局长正高工陕西省铜川公路局陕西省铜川公路局研究方案及研究报告审定,实体工程技术方案制定及技术指导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7支喜兰教授长安大学长安大学研究大纲、室内外试验测试,研究报告编制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8师延强副局长正高工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技术路线审定、实体工程实施

12、,研究报告审定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9郭宏伟科长高工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实体工程实施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10杜 强所长副教授长安大学长安大学实体工程测试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11杨晓炜副处长高工陕西省公路局陕西省公路局实体工程测试课题组成员,合作关系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排序完成单位名称主要贡献合作关系说明1陕西省铜川公路管理局对项目负总责。负责项目的策划、计划申请、科研经费的落实和依托工程的全面实施。负责项目研究报告、技术成果的提炼总结、验收和报奖工作,负责项目的技术推广应用。第一完成单位,课题组长单位,合作关系2长安大学主要负责项目理论研究和室内外测试、数据分析,主要协助项目

13、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研究报告、项目成果总结、审定、项目验收和报奖等各阶段工作。课题成员单位,合作关系3陕西省公路局保障实体工程计划批复、实施及资金落实,与第一完成单位共同进行检测评定、报奖等各阶段工作。课题成员单位,合作关系4陕西利维路面再生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实施单位,按照项目研究方案进行设备及工序工艺改进研究,对工程效果分析反馈,与第一完成单位共同进行检测评定、报奖等各阶段工作。课题成员单位,合作关系四、项目简介本项目依托陕西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改造工程,采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室内外测试、试验工程修筑与跟踪观测等手段,对旧路面路况分类、碎石化施工工艺参数、破碎效果评价与质量验收、碎石化层

14、稳定技术、加铺层设计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1)建立了水泥路面板振动固有频率方程,确定了固有频率范围,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具有原创性,为共振破碎机升级改造、扩大技术应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2)提出了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类方法,为国内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3)提出的锤迹横向净距,属于国内外首次提出,提高了共振碎石化技术的有效性与经济效益。(4)在国内外锤头运用中首次得出了爪型锤头的共振碎石化效果最好。(5)提出的2cmRAC-13沥青混凝土整体稳定固结、防反射裂缝和封水的功能,该技术措施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性。(6)完成了碎石化层质量验收参数标准研究。要求CV0.35,该项技术指标为国内外首次提出。以上研究成果中的水泥路面板固有频率、施工工艺参数锤迹横向净距,推荐爪型锤头共振碎石机是国内外首次提出,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具有原创性;提出的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类方法、回弹模量值确定方法、RAC-13沥青混凝土功能层和弯沉值的均匀性变异系数CV,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具有先进性。五、主要论文专著或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作者论文专著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月王海俐、李进成、张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2015年第6号(总第32号)史仍超、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