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各节三维目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139717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各节三维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理各节三维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理各节三维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理各节三维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理各节三维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各节三维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各节三维目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声现象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 条件。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 的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 的意识。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知识与技能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 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3体会现

2、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四、声的危害和控制1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3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五、声的利用12 通过观察、 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 图片、 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2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 音的。3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三、声音的特性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第二章 光现象课程标准的要求1. 研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征。3.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

3、系。4.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一、光的传播 颜色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X 108m/s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2、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 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 感悟宇宙之宏大。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3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二、光的反射1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了解平面镜成虚

4、像, 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2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四、光的折射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2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 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总结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3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

5、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五、看不见的光12通过收集、 交流关于红外线、 紫外线的资料,#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面镜成像#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1#1#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课程标准的要求1、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一、透镜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3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二、生活中的透镜1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能简单描述

6、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 获得成功的愉悦。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能在探究活动中, 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四、眼睛和眼镜1、知识和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 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2、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3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 的影响。第四章物态变化课程标准的要求1.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 物态的基

7、本特征。2.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 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 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 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 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一、温度计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二、熔化和凝固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通过探究

8、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3通过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 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三、汽化和液化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2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3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 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 器的作用。2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 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 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 路的实例。3 会使用电流表。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 安全用电的意

9、识。一、电流和电路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知道蒸发可以致冷。2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乐于了四、升华和凝华二、串联和并联12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3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三、电流的强弱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1#2通过灯泡的明亮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3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四、探究串、

10、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2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3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五、家庭电路1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 观察家庭和教室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 庭电路的主要特征3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第六章 欧姆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 说出生活、 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 路的实例。3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 用电的意识。一、电压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电压, 知道电压的作用, 电源是

11、提供 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获得电路中电流的 强弱的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 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工作作风。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知识与技能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 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2、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 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三、电阻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连 入电路来改变电流。2、过程和方法

12、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 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 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四、欧姆定律1、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 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 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程和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 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识与技能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

13、表和电流表,了解钨的电阻 特性。2、程和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3、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 趣培养。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识与技能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2、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 科学的精神。第七章课程标准的要求电功率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 用。2.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 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 实际功率。3. 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 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4、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 电的意识。一、电能1、识与技能 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 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2、程和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3、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二、电功率1、识与技能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 的单位是瓦或千瓦。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进行简单的计算。2、程和方法 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 率的关系。3、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识与技能 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2、程和方法通过测量, 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锻炼学生根据测量公式(P=UI)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3、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和交流, 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四、电和热1、识与技能 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