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13847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 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0320207112 院(系): 外国语学院 年级专业: 2003级英语本科2班 指导教师: 二七年五月摘要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互动式教学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互动,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在教学过程中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关键词对话,教学,互动Abst

2、ractMany problems call for a solution in the new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 essential strategies in teaching process that is regarded as a critical point in class. The positive communication by interaction of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

3、dents is th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ls.It is widely known that teaching is the process of how teachers teach and how students study and that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Therefore, the new type of teaching interaction in class must be converted fr

4、om the monologue type of teaching into the dialogue type of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the new form of teaching and leaning can benefit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a communicative atmosphere by dialogue that can guide the students to take p

5、art in the interaction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actively and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ing. Furthermore, teachers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good attitudes and skills to grasp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enable each student to obtain the full development.Key Words Dialogue; Teaching; Inter

6、action目录摘要AbstractKey Words绪论1一、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2二、对话是教学交往互动的主要形式2(一)对话式教学的萌芽2(二)对话式教学的内涵3(三)对话式教学的意义4(四)对话式教学与独白式教学5三、对话式教学的实现6(一)对话需要转变6(二)对话需要引导7(三)对话需要宽容、接纳8(四)对话需要民主精神、平等作风8四、对话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9(一)交谈与对话的区别10(二)对话应坦诚相待10(三)对话的目的在于寻求真知10(四)对话不是盲从10结论12参考文献13注释14致谢15绪论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过程应

7、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少教师仍然不能实现师生互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论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为了使教师认识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互动,理解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并在实践中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以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也是解决课改问题的突破口。叶澜教授指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尤其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要转变理念,摆正角色,学生要自主参与,

8、合作探究,对话显得尤为重要。一、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本文从教学交往互动中的对话出发,对教学本质,形式进行探讨,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而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要实现对话式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注意引导学生,使教学活动具有民主精神和平等作风。师生双方就共同目的,共同内容进行探究,发现,获得真理。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叶澜教授就曾提出:“如果从形式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时,交往就会进一步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季亚琴科说:“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

9、的交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德国“交往教学论”流派所提出的“交往就是教学本质”的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撇开这个命题有争议的一些问题,而把交往视为教学中的人认识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从而确认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这是本文将要论叙的观念。那么,作为教学交往与一般的社会交往有什么区别呢?它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概略地说,教学中的交往有以下特点:1.从交往的目的看。教学交往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它的目标主要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从交往的主体看。学生与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人格,权利和自主性方面是“平等”的,但在信息的拥有和交往中的作用方面却又不是“平等”的。3.从交往的结构看。

10、这种交往常常是有计划的,相对“有序”的,或者说是被精心组织起来围绕一定目标而展开的。总之,把教学视为一种交往和互动,是抓住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是寻求教学改革有“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探究发现真理的过程,所以,教学中交往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二、对话是教学交往互动的主要形式(一)对话式教学的萌芽其实,对话式教学是古已有之。在国外,在教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的著名的“产婆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我国的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

11、家孔子在他的教学中使用了对话式教学,体现出了对话式的教学互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榜样。比如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描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是孔子在启发他的弟子参与对话。其话题是请他的弟子畅谈理想志趣。这是一个生动的对话互动形式的教学活动。于是孔子的弟子们就参与了教学的对话活动。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夫子西之,以孔子微笑中可以看出他并不赞同子路的看法。最有情趣的莫过于孔子与曾皙的对话。首先是孔子点名要求曾皙参与对话:“皙,尔何如?”这时的曾皙还在鼓瑟呢。可见对话的命题是严肃的,而气氛却很宽松。

12、“鼓瑟希,悭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文即启发曾皙:“何伤乎,亦各言其怎也!”接着,曾皙便有精彩的议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汐,风乎舞雾,泳而归。”曾皙的志趣引起了孔子的共鸣。“夫子谓然叹曰:吾与皙也。”孔子谓然长叹的神态,“吾与皙也”的高度评价,可以说是对曾皙的最高赞誉。孔子的称赞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三子者出,曾皙后。”对话已经结束,而曾皙还意犹未尽,追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如何?”师生的对话还在继续。正文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对话式教学了,从以上例子看出孔子不但光使用了“独白式”教学,更能熟练运用“对话式”教学。这对话式的教学

13、真让人耳目一新,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榜样。对话式教学不是把学生所应该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入手,激励学生自发寻找出正确的原理。(二)对话式教学的内涵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这里所说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和,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既是一项“原则”,又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这一点,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从原则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