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13746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1.粘度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流体内 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 至 12000 厘泊之间。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难,印迹 缺墨。 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粘度变化与印刷适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 粘度变大愈快愈好。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的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 切变稠对印刷有害无益。加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

2、;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2. 触变性。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在丝印过程中,表现 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因为, 油墨中颜料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所以,在静 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 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 变稀,粘度下降。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 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油墨中的颜料颗粒

3、越不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反之,如黄墨,其触 变性就小。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 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 触变性大。 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很好的触变剂,需要更高的触变性时,则使用比表面积更 大的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是四氯化硅在氢氧焰中水解而成的:SiCl4+2H2+O2 SiO2+HCl3. 屈服值。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 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 太小 ,印刷细

4、线和 网点再现性差。丝印墨较厚,故屈服值不能太小。丝印油墨根据不同要 求,屈服值可由1000dyn/cm2到3000dyn/cm2,印刷精细线画时,屈服值宜取高值。4. 流动度。流动度是粘度的倒数。即:粘度大,流动度小;粘度小,流动度就大。油墨的流动度可以看作是在无外力作用下,一定量的油墨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平整面 上自然流动的程度,油墨的流动度可以衡量油墨的稀稠。在丝印油墨中其流动度一般控制在 3050mm。测量方法是取一毫升油墨,在250g的压力经15分钟后,测量其直径即可。油墨的流动度大,印迹易扩大,使间隙小的细线条分辩不清以至合并;流动度小,印迹 中线条易断线缺墨,印刷也困难。5. 可

5、塑性。可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变形后,能完全或部分保持其变形的性质。丝印油墨是介于流体和半固体之间的浓稠悬浮胶体,所以它既有流动性,也有可塑性。 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高,油墨就显得稠,可塑性就大;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低,油墨就稀薄, 可塑性就小。丝印油墨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以保持印刷的精度,否则印刷的线条极易扩大。6. 表面张力。油墨的表面张力关系到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面上的稳定性。这种关系,在光面 材料,特别是塑料表面上印刷时,显得更为突出。例如,当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承印面的表 面张力较多时,印迹会收缩,甚至出现鱼眼状的小孔;若承印面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相近,而 网版的表面张力又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

6、力时,印刷会出现堵网现象。这些情况,可借添表面 活性剂、微晶石蜡、硅化物等加以调整,使油墨的表面张力等于或小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 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7. 细度。细度是表示油墨中颜料及其它固体原料颗粒的大小,及其这些颗粒在连接料中分布的均 匀程度的指标。可用细度计把适当调稀后的油墨从细度计凹槽的最深处刮到平处,立即对光 倾斜 15观察。看油墨中颗粒至少15 个在某一刻度范围内,其值即为该油墨的细度。 丝印油墨的细度一般在515 微米之间。细度太粗,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糊版,印不出 图案。如丝网较粗,细度也可相应加粗。一般最粗的颗粒应低于网孔面积的四分之一。油墨的细度与固体粉末的细度是不一样的,

7、后者指粉末的基本颗粒尺寸,它是很小的。 其中一般颜料的基本颗粒尺寸小于1gm,实际上颜料是以若干基本颗粒粘连在一起的聚集 状态(尺寸可达50pm)加入到油墨连结料中的,经研磨,聚集体分散开,分散得愈好,油 墨颗粒(细度)愈小。一般油墨的细度为5pm左右,特细的可达12pm。细度会影响到墨 膜的光泽及油墨的流变性。几类颜料的颗粒尺寸颜料名称颗粒尺寸(pm) 般颜料200 5.8、粘弹性。 粘弹性是指油墨受刮板压力后被剪切断裂,丝网版弹起,油墨迅速回弹的性能。油墨和承印 物粘接,和丝网脱离,出现迅速缩回的现象,是典型的油墨粘弹性现象。油墨的粘弹性,对丝印影响较大的是出现拉丝现象。拉丝现象就是刮墨板

8、刮过,网版弹 起瞬间,在网版与承印物之间出现很多油墨细丝。这是丝印中最忌的现象,不仅易使印刷品 和网版粘脏,甚至会使印刷无法进行。拉丝长短与油墨的粘度有关。粘度大,墨丝长;反之则短。为此常加减粘剂或降低树脂 的分子量等来降低油墨粘度,改善油墨粘弹性,减少拉丝现象。拉丝现象还与作用力的时间有关。同一油墨,若分离速度很快呈弹性分离,则墨丝短; 分离速度很慢,则油墨像纯液体一样完全流下,不成丝。8. 干燥性。丝网印刷既要求油墨在网版上能够较长时间不干燥结膜,又要求在印刷后,在承 印物上干燥越快越好。这样可以保持印迹的清洁,节省场地,加快印刷速度,提高质量。丝印对油墨的干燥性要求,在多色连续套印时尤为

9、突出。一般采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 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干燥、电子束照射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等多种形式。测量油墨的干燥程度,可采用简易方法。即制作一块宽1.5cm、长4cm,晒好图像的丝 网印版,将油墨印在承印物上。观察油墨,以不粘纸为标准,计算自印刷后多长时间不粘纸, 便可测定出这种油墨在此种承印物上的干燥时间。对于丝网印刷来说,网上慢干及印迹快干的油墨,才是理想的丝网印刷油墨,光固、热 固及热印冷固等油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9、硬度。指油墨层受压变形的程度,可用油漆及涂料工业用的硬度计测量。从印品应用出发,硬 度也可用耐划破性度量,如用相同的力,以不同硬度(H)的铅笔刻划充分干燥(印后4

10、8小 时)的墨膜,以能刻破墨膜的铅笔的H值为所测油墨的硬度。硬度对金属、硬塑及玻璃等刚 体的装潢印刷甚为重要。10、耐光性。是指油墨印迹在日光照射下色泽稳定程度的一种性能。它取决于颜料的耐光性、墨层厚 度、连结料及填充剂等的性能。包装印刷和室外广告对油墨耐光性的要求甚高,室外广告常 要求历时 35 年,印品色彩无明显变化。光的照射会使颜料发生化学(如氧化或还原)反应 和物理(晶体)变化,导致颜料变暗、变淡以至完全退掉。耐光性的测定常用8级日晒牢度蓝色标准与印样一起放于退色仪中曝光若干小时(20 或40),然后取出比照,找出试样与哪级标准接近,该级号即为试样的耐光水平。8级日晒 牢度蓝色标准是在

11、羊毛织物上,染以 8 种不同牢度、相同浓度的蓝色染料,它们在等量光 照下,会出现8种不同的退色情况, 1级退色最严重, 8级最不易退色。11、耐热性。视热加工要求而异,印品的油墨应在热压中不被拉脱。检测方法是将一片印刷品与一张 洁净铝箔叠合在一起,用实际生产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处理之,冷却后分开印刷品与铝箔, 观察油墨转移到铝箔上的情况。12、耐化学力。油墨的耐水、酸、碱及溶剂的能力,统称为耐化学力,其测定标准与方法要从应用目标 出发,目前常用的有浸泡法和湿擦法。浸泡法是将干燥后的印品,浸泡在选定的水、酸、碱及溶剂中,经一定时间后取出,比 较印品浸泡前后的变化程度。湿擦法是将布用选定的溶液浸湿后,在干燥后的印品上往返湿擦若干次(50100),再 比较印品湿擦前后的差异。其它如油墨的颜色、光泽度及透明度(或遮盖力仪)予以测定,读者可参考有关印刷油墨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