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13697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瑞金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闷(mn)热 拮据(j) 修茸 忍俊不禁(jn)B. 解剖(pu) 躁热 旸(yng)谷 锐不可当 (dng)C. 狡黠(xi) 哂(shn)笑 遨游 呱呱(g)坠地D. 伫 (zh) 立 粗拙(zhu) 蓦(m)然 心无旁鹭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答案为C 。 A选项闷(mn)热,修葺 。B选项 燥热 D 选项蓦(m)然 心无旁骛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是一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

2、弱的莘莘学子。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D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考察内容此题考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答案为D ,选项A 搭配不当,莘莘学子值众多的学生,不能指一个学生 。B选项褒贬不当,耀武扬威是贬义词,与句意不符,C选项是谦敬错位,蓬荜生辉是敬辞,这里与句意不符。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C. 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D

3、. 他的成绩不仅在学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考察内容此题考察病句的辨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答案为B。A选项否定不当,三个否定相当于一个否定,网络技术没有为生活生活带来方便,与事实不符。B选项缺少成分宾语,应加上“的行为”。 D选项语序不当,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先班级,再学校。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一个家庭即使

4、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A. B. C. D. 考察内容此题考察组句成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答案为B。按照逻辑顺序,为中心句,为结尾总结句,在的的后面,前后转折,所以选B。5.为下面段落的空白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越是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越要觉得自己一定能行,越是别人捧你的时候,_。A你越要告诉自己真棒 B你越要告诉自己啥也不行C你越要告诉自己要自信 D你越要告诉自己还做得不足 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句子的选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5、(4分)寄黄几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蕲(q):祈求 瘴(zhng)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溪:相当于“烟”

6、。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点明了作者所居住的地点,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B颔联作者回忆了十年前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故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友人。C颈联从“持家”、“治病”、 “读书”三个方面表现友人的为人和处境。D尾联尾联以“想见”领起,写了友人人老仍然刻苦读书,并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对古代诗词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C,答案为C,颈联从“持家”、“治病”两个方面表现友人的为人和处境。7.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借酒消愁。B颔联“桃李春风”与

7、“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突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颈联作者暗示着“友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一心为国,为什么还得不到重用”的不平之意。D这首诗巧用对比,匠心独运,凸显了诗人情感,富有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对古代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的初步鉴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答案为A。这首诗主要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2分) 真盐铁陈恕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恕通判澧州,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恕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恕有心计,厘

8、去宿弊,整顿赋税,疏通货财,府库丰盈,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后恕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赢瘠。(节选自宋史陈恕传) 8下列选项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少为/县吏 B恕/尽擿发其弊 C太宗深器/之 D后恕/知贡举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及文言诵读知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答案为B. A选项为:少/为县吏, C选项:为太宗/深器之, D选项为:后/恕知贡举。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少( ) 悉( )考察

9、内容此题考察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答案为 年轻时 全或都10翻译下面句子。(2分)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答案为太宗极其器重他,亲笔在殿柱上題词“真盐铁陈恕”。(答到了深器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11读了这篇文章,说说陈恕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对文章内容、人物性格的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E。答案为性格刚毅,不畏强权。 治国能力突出,善于理财。 品德高尚,爱惜名声(避嫌)。 性情至孝。(结合课文分析,1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12.联系生活,陈恕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考察内容此题考察对文

10、章内容、人物性格的分析及其基本的评价,能力层级为E。答案为:为人处世要有魄力,不能畏手畏脚,否则无法成事。做官做事要有能力,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品德名声很重要,要谨言慎行,维护自己的名声。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做人之本。(1点1分答对3点就满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_。(龚自珍己亥杂诗)。(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3)、_,病树前头万木春李贺(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 (5)、仿佛梦魂归帝所,_,_。(李清照渔家傲)(6)、此事古难全

11、。_,_。(苏轼水调歌头)考察内容能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背诵推荐篇目,能力层级为A。答案为(1)化作春泥更护花(2)便引诗情到碧霄(3)沉舟侧畔千帆过(4)心忧炭贱愿天寒(5)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6分)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

12、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A)还有什么树木

13、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

14、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B)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 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