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13668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九)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为大陆上气压中心,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13题。1若图中为高气压中心,则()A为夏威夷高压B为阿留申低压 C为亚速尔高压 D为亚洲高压 2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 BC D 3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盛行西北风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北

2、京炎热多雨解析:1.B2.C3.A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为高气压中心,则为亚洲高压,为阿留申低压,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第2题,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第3题,当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吹西北风;印度半岛吹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下图中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46题。4表示同一日的一组是()A BC D5如果图中风带皆

3、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 BC D6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4.A5.C6.B第4题,中风带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由此可推知,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为夏至日,为冬至日,为二分日。第5题,根据风向可知,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第6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因而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

4、回答78题。7a、b两地的气压性质为()Aa地是高气压,b地是低气压Ba地是低气压,b地是高气压Ca、b两地都是高气压Da、b两地都是低气压8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解析:7.A8.B第7题,结合题意,1月份陆地上(亚洲)形成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则海洋上(太平洋)为低压。第8题,c点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部,处于东亚地区,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 BC D10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5、D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9.A10.D图中的风带位于北纬3060之间,该纬度带为西南风,故图中风向正确;大陆西岸常年受西南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一、选择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析:1.A2.C第1题,M处为北半球低压中心,则甲处气压梯度力指向偏西,再加上右偏的地转偏向力,此时风向是东南风。第2题,图示时期,亚欧大陆为低压,同

6、纬度的东部海洋上为高压,即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35 题。3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解析:3.D4.D5.D图中A、B、C三个季风区分别是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三地的季风成因和性质不同。东亚1月吹西北风。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

7、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南亚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上海高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68题。6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7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

8、压带 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8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解析:6.D7.A8.B第6题,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低,故在南半球;低温期少雨,高温期多雨,且最低温度在15 以上,故排除地中海气候,选D。第7题,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降水多是受低压带的控制,故选A。西风带在中纬度;信风带控制干燥。第8题,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纬度相当的三站,根据气温曲线的高低值判断,甲站平均温度最低,故海拔最高;乙站均温最高,故海拔最低;故选B。二、综合题9下面两图中,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

9、,图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季节为北半球_季,B季节为北半球_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四地中的_地。(3)图中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中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4)图中B季节时,图中海沿岸此季节受_(甲、乙、丙、丁)带控制,此季节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风,气候特征为_。解析:第(1)题,从北半球夏季气压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甲低气压位于赤道附近,可确定甲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控制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第(3)题,地区位于亚欧大陆40N60N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第(4)题,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冬季亚欧大陆东岸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夏冬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全年高温多雨(3)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丁(4)丁温和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