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13634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局部 前言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根底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针对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表达根底性、实践性、开展性、开放性,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的根本依据。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指导性。适用于省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必须到达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根本要求。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

2、重要组成局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根底;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二、课程理念一坚持文道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语文根底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根底、未来开展需要,进展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

3、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安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着眼根底,突出能力,注重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构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根底上继续稳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根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强化学生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意识,提高有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开展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就业和创业效劳。三坚持根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

4、各类专业,精选学习容,改革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应当在根本要求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开展方向,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多种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坚持根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一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语文学习根底和未来开展目标,既要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相衔接,又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做到起点恰当,目标相合。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表达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

5、三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局部见下列图。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根底模块提高模块限选专业类模块限选阅读鉴赏根底模块表达交流根底模块阅读鉴赏提高模块表达交流提高模块专业类语文1专业类语文2专业类语文子模块1子模块2子模块子模块1子模块2子模块四必修课程着眼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是各类专业、不同学习根底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根本容,表达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根底性。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将得到应有的加强,在语文的探究和审美等方面得到比拟协调的开展。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容和要求的拓展与延伸,表达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开展性。其中

6、,提高模块主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特长,培养探究能力,满足未来开展的需要;专业类模块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文化,提高职业能力,表达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五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容。必修课程共设计为两个根底模块,即阅读鉴赏根底模块、表达交流根底模块。选修课程设提高模块、专业类模块两个限选模块。提高模块设计为阅读鉴赏提高模块、表达交流提高模块两个局部,这两个局部均由假设干子模块组成;专业类模块按专业大类设假设干个子模块。学生在学完必修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习兴趣、当前就业和未来开展的需要,可从提高模块的两个局部中分别选修相关子模块的容;根据所学专业选修相应的专业类模块。六五年制高职语

7、文课程建议开设四个学期,总课时不少于250。必修课程安排160课时左右。其中,阅读鉴赏根底模块64课时左右,表达交流根底模块96课时左右。各模块的教学次序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程安排90课时左右,其中,提高模块约60课时,专业类模块约30课时。选修模块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语文根底和教学实际自行确定教学时序。语文课时的分布要适应五年一贯制的要求,表达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渗透相融,专业类模块的教学可以适当后置。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18学时折合1个学分。学生获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6学分即到达五年制高职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 z-第二局部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一加强积累整合,稳固语文根底在义务教育阶

8、段语文课程学习的根底上,围绕职业能力和人生规划,进一步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并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和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语文实践,融汇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并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感受语文在社会交往、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二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通过作品鉴赏活动,能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容,欣赏艺术魅力,开展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独特体验,培育人文情怀

9、。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养分,尊重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视野;养成安康的审美情趣。培养自尊自信,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修养,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提升人生境界。三加深思考和领悟增强思考和领悟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勇于进展交流和思想碰撞,不断加深领悟。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逐步形成严谨、的学风。在阅读欣赏和表达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加深专业理解。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职业、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

10、良好的职业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四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和语文应用能力能在语文课堂外的广阔领域里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围,开展语文学习潜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开展的需要,加强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沟通,强化读、写、听、说等根本能力的训练,以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开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底。五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形成探究自然奥秘、关注社会开展的兴趣,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逐步养成自主探究意识,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表达中要追求新意,能平中见

11、奇,同中求异。尊重他人的成果,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知识的创造性迁移。二、分目标一必修课程1根底知识应用(1)进一步达成正确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汉字的要求;正确认读常用多音多义字,准确理解字词含义,准确运用常用词语,积累专业词汇,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汉语字词典和专业工具书。(2)熟练、规地书写正楷字和行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3)正确地遣词造句,辨析和改正常见病句;恰当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辨析词语、句式、修辞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4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正确辨识常见文言句式。5能借助语文工具书和其他媒体搜集、处理信息。2阅读与鉴赏1掌握加圈点

12、、列提纲、制卡片、摘录、批注等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容,灵活进展精读、略读、速读,扩大阅读容量,提高阅读效率。2能整体把握文章容,归纳要点,筛选信息;能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构造,概括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对叙事类文章的形象和主题,对说明类文章的说明对象和中心,对议论类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对应用类文章的主要容和关键信息能深入分析和准确理解。3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在表达方式、构造安排、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4了解中国文学开展线索和外国文学开展概貌,了解重大文化现象;领悟重要文学作品的涵,恰当评价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中获得

13、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有益启示。5把握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样式的不同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掌握根本的鉴赏方法,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精彩片段。6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短文;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语句。 7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加深思考,学会质疑、探究和批判,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注意心理体验,产生独特感受,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8通过阅读与鉴赏,承受熏,获得愉悦,丰富情感,开展想像力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和品位。9加强语文积累,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规定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的需要,拓宽阅读围。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课

14、外自读10部以上文学名著,总量不少于200万字。3表达与交流1掌握听知要领,养成良好的听知习惯,有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准确辨听他人的口语表达,在听一般语速的报告、讲演、播送等口语表达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响与评价。2掌握日常口语交际的根本方法和技巧,口语表达吐字清楚,语气流畅,语调恰当,语义明确。3较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展朗读与交流。普通话水平到达相应职业岗位的根本要求。学生须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与口语交际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须到达二级乙等以上含二级乙等,其他专业到达三级甲等以上含三级甲等。4能根据需要进展准确的复述;沉着、大方地进展介绍、交谈;积极参加座谈、讨论、答

15、询等语言交流活动,主动发言,清晰说明观点,语言要准确、规;能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提高口语交际效果。5加强组织和主持座谈、讨论的技巧学习,增强组织和主持的引导、控制能力,提高座谈、讨论的效率。6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7书面表达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文面整洁;语言通顺,思路连贯,脉络清晰,构造完整;文章选材得当,观点明确,容充实,感情真实安康。8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9写记叙文,做到主题集中,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论证有力;写应用文,做到文种恰当,格式规。10学习修改文章的根本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11坚持勤写多练,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能在45分钟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