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13628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00平方江苏某4层小学教学楼设计论文计算书(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50 页目 录1 工程概况12 建筑设计12.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12.2使用部分的平面形式12.4 使用房间窗的设计12.5 辅助部分的平面设计22.6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22.7 建筑剖面设计22.7.1房间的剖面形状22.7.2房屋的各部分高度确定22.8建筑的空间组合32.9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32.9.1 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因素32.9.2 建筑体型设计42.9.3 建筑立面设计43 结构设计43.1 工程概况4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43.2.1 设计依据43.2.2 设计资料43.3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53.4变形缝的设置63.5 构件初估63.5.

2、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63.5.2 梁尺寸确定63.5.3 楼板厚度63.6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63.6.1 基本假定63.6.2 计算简图63.7荷载计算63.8 侧移计算及控制73.9 内力计算及组合73.9.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73.9.2 水平荷载下的计算73.9.3 内力组合73.10 基础设计83.11 施工材料83.12 施工要求及其他设计说明84 设计计算书94.1 设计原始资料94.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94.3 荷载计算114.3.1 恒载标准值计算114.3.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34.3.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144.3.4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94.4 地震作用

3、计算224.4.1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224.4.2横向自振周期计算254.4.3 横向水平地震力计算264.4.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274.4.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84.5 竖向荷载作用框架内力计算334.5.1 梁柱端的弯矩计算354.5.2 梁端剪力和轴力计算464.6 风荷载计算484.7内力组合504.8截面设计534.8.1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仅以一层梁为例说明计算过程)534.8.2框架柱配筋计算564.8.3节点设计594.9 楼板设计614.9.1 B,D区格板的计算614.9.2 A, C单向板计算:644.10 楼梯设计(采用平行双跑楼梯)654.1

4、0.1踏步板计算664.10.2 斜梁设计674.10.3 平台板设计694.10.4 平台梁的设计704.11基础设计724.11.1 独立基础设计734.11.2 联合基础设计804.12 纵向连续梁设计854.12.1 荷载计算864.12.2 计算简图864.12.3 内力计算874.12.4 配筋计算885电算部分90摘 要 本项目为某小学教学楼,共四层,设计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类型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为双向板,楼梯采用板式楼梯,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时采用分层法,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时采用改

5、进反弯点法(D值法)。在计算过程中对梁的弯矩进行了调幅,板内力计算采用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对建筑中出现的墙体均直接放在梁上,墙、板的重量传给梁,梁再传给柱,传力路线明确。手工计算完毕后,用结构分析软件PKPM进行了整体框架计算。设计成果包括计算书和施工图纸两部分。关键词: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板式楼梯 D值法Abstract The project for the department of a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building , a total of five-story, the design life span of 50 years, seismic in

6、tensity of 6 degre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ype of multi-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floor for two-way panels, the use of plate staircase stairs, based on an independent basis under the use of column. The framework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in the ver

7、tical load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hierarchical method used, the level of load in the framework of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to improve the use of anti-bend-point method (D method). Process in the calculation of bending moment on the beam to

8、 the AM, plat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use of elasticity theory. Appea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ll directly on the beam, wall, the weight plate to the beam, column beam, then pass on, a clear line of transmission.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manual calculation, with

9、the structure analysis software PKPM the overall framework calculation.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independent foundation plate stairs the D value method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位于某市的一幢小学教学楼。建筑性质为单一教学群体,用于全校公用的流动使用教室,以满足扩大招生和院系发展的综合教学需要;地段占用预留扩建的绿地和活动场地,位置适中,便于校内某些专业的联系。本楼也可对外经营与适当开展对外办学和信息,但统一调度与管理为主。设计要求建筑面积约4000

10、m2,4层。经多方论证,初步确定设为四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 建筑设计2.1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本设计主要使用部分房间大体分为小教室、制图教室、阶梯教室、管理办公室、演讲厅等。考虑到层高协调的因素,将小教室、制图教室、管理办公室统一到主体部分,阶梯教室,演讲厅分别做为建筑单体,并做必要联系。2.2使用部分的平面形式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各部分房间均应满足相应的面积要求。考虑到采光及通风的需要,制图教室放置在朝阳一侧。教室采用双面采光。教室、演讲厅的座位布置要满足视听效果。2.3使用房间门的设计门的宽度满足紧急状态下安全疏散的要求。小教室、制图教室设置两个门。主入口在满足在满足疏散的要

11、求外适当加大,以满足立面效果及整体协调。鉴于以上考虑,主体部分主入口各设三个1.8m宽的内外开弹簧门。门的数量和总宽满足疏散的要求。2.4 使用房间窗的设计根据室内采光机通风的要求,立面效果及结构需要。2.5 辅助部分的平面设计公共场所采用蹲式大便器、小便斗。根据中小学建筑设备的参考指标,对于教室部分,以男女比例1:1计算。因阶梯教室布置,1至4层设2个卫生间,每侧各一个。其中每个男厕有5个大便器,5个小便斗,女卫生间有8个大便器,满足300人使用要求。主体部分厕所布置在两侧,便于阶梯教室学生使用,又相对隐蔽,交便联系方便。讲演厅厕所放置在入口门厅,方便使用。2.6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

12、)走道的平面设计走道的平面设计根据人流股数取3.0m,满足疏散及防火要求。本设计为连廊式走道,1至2层与阶梯教室连接,两侧都有采光口。阶梯教室后侧设置防火楼梯,满足通行及防火要求。(2)楼梯的平面设计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及防火规范的要求,结合本设计的特点,在主体部分设置两部两跑楼梯,此楼梯为主要楼梯。两段板轴线宽度为1.8m。为满足紧急情况疏散在阶梯教室后方设置楼梯间,净宽为3.6m。综上所述,主体及阶梯教室部分共有4部楼梯,疏散宽度总计14.4m,满足通行及防火要求。(3)门厅的平面设计主体门厅是一个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是建筑设计重点处理的部分,除要满足使用要求之外,还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

13、交通组织、美观等各方面因素。本设计门厅,通行方便,美观大方。2.7 建筑剖面设计2.7.1房间的剖面形状房间的剖面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本设计中的阶梯教室及演讲厅要满足视觉、听觉要求。 2.7.2房屋的各部分高度确定(1)房间的净高和层高根据人体活动、采光通风、结构高度、经济效益、室内空间比例等各项要求将主体结构层高定为3.9m,阶梯教室层高为4.2m,讲演厅净高4.8m,最后一排净高约为2.6m,满足使用及视觉需要。(2)窗台高度本设计根据使用要求、设备家具布置等因素,窗台高度取900mm,采光合适;课桌高800mm左右,不影响开窗,设计合理。书桌的高度常取800mm,窗台高出100mm桌面,

14、既保证了工作面的照度,又低于人座姿的视点高度。(3)室内外地面高差建筑物为防止外面水流入室内,防止底层地面潮湿,防止由于建筑物沉降而使室外地面高于室内地面,往往将室内地面设计高于室外地面。本设计主体部分地面取高出外地面900mm,另一方面也有更有力于增加其立面上的庄严气氛。2.8建筑的空间组合建筑的空间组合要考虑以下几点:(1)进深相同的房间要尽量组合在一起,有利于上下层的空间组合。(2)空间组合上下承重结构要对齐,尤其事承重墙体和 外墙体,使之承重更趋合理。(3)上下层用水空间要尽量对齐,避免使上下水管道转弯、打折,这样做即节省管线又有利于下水管道的畅通。综合以上因素,制图教室布置在朝阳一侧

15、,小教室、卫生间布置在对面,卫生间各层布置结构相同,卫生间隔墙各层一一对应。2.9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2.9.1 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因素(1)建筑功能和建筑类型特征(2)材料、结构和施工要求(3)建筑规划与环境(4)建筑标准与经济因素(5)神与审美2.9.2 建筑体型设计主体结构通过连廊与阶梯教室、演讲厅连接,主体、阶梯教室、演讲厅、连廊四部分各不相同,变化中体现形式美。主体结构高17余米,置于整个群体中央,其他链接在其周围,体现主从关系。教学楼是学生学习、老师工作的地方,应尽量体现其洁净、严谨。主体部分洁净,从属部分错落有致,比例尺度适当,节奏感鲜明。2.9.3 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处理门、窗、墙、柱、雨篷、檐口、勒脚以及线脚之间的组合,恰当确定这些部件的尺度、位置、材料及色彩。本设计主体4层,立面设计以体现建筑的洁净、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