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133853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搞好小城镇建设,促进我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健康发展黑龙江省小城镇与建设专家委员会“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扶持“三农”力度不减弱,并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化,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

2、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我省落实中央强化“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搞好我省小城镇建设是确保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一、“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两条腿走路。在农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为中心是必要的,因为它为农村社会发展创造前提,为农村社会提供生活资料与工作条件。但不管农业经济多么重要,农业经济发展也不可能成为目的,农村社会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某些具体条件下,经济发展无疑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社会生活。生产提高不等于生活提高,生产水平高不等于收入水平高,即增产不增收。收入水平高也不等于

3、生活水平高,生活水平高同样不等于生活质量高。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农业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农村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些指标体系应清晰完整。二、小城镇是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后勤基地和坚实载体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当务之急必须首先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完善稳定的农村财政体系;二是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要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体系。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离不开小城镇这一物质载体。(一)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农业财政体系。2004年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下发,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直接受益,全国农民直接减负3

4、0%,全国共计减轻农民负担280亿元左右。黑龙江省免征农业税使农民减轻负担28.2亿元,加上粮食直补资金18.52亿元和良种补贴近5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受益243元。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3000元,增幅达20%,相当于前3年增长之和的1.4倍,是全省历史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但这同时也造成了对县乡两级财政收入极大的负面冲击。可想而知原本就十分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目前实在是难上加难。如中央不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这种状况将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二)为了农业经济能稳步发展,实现“粮牧主辅”换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5、我们知道,现代战争与传统战争重要区别之一就是现代战争更注重后勤的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同样,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都有一套高效完善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现在是该与传统的万事不求人的那种小农经济方式告别的时候了,而要搞农业经济规模化,则必须要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很难想象在形成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或养殖大户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时,如没有及时周到的防疫治虫专业公司的服务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尤其是面对马上要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由一家一户的粗放型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型经营的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省

6、内的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的产粮区,这里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农业机械的展开,具备了建设现代大农业的条件。根据我省农村现状,为现代农业经济服务的体系肯定应该是以现有的各级小城镇为中心进行建设的。现在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是针对我省实际情况应该建立何种结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应有哪些服务内容,应具备什么样的规模,如何进行商业市场运做,这些诸如种籽、农药、化肥、兽药(医)、农业机械修配等相关生产资料服务网点的如何分级、如何布点,使之既符合市场经营的要求,又能很好的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现在尚未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但我们能断定的是,这个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可能一

7、挥而就,因此在小城镇及村屯规划时此类用地应留有足够的弹性。(三)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有四项,一是人本;二是全面;三是协调;四是持续,其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是其派生出来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发展的动力系统,工作系统、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它是以平等的全体人为本,以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享受权为本。它是要给各个不同阶层都能带来或多或少的利益,以各个阶层的人的全面进步为本。党和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各级政府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上下一致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加强三农工作,决不是单单为了让农民多几个零花钱,最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和提高农民的个

8、人生活质量。目前在居住面积、食品结构,甚至出行方式上,城乡差别都不是很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最大差别主要是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等方面。这种差别实际上是由来已久的,而对广大的农村地区,政府不可能给各村办医院,每屯建中学,乡镇都搞大剧院。除了道路、上下水、电力、通讯等必不可少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外,一些较具规模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设施考虑其经营问题和服务范围等,只能在各级小城镇(集镇)集中建设。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些设施的建设形成虽然需要相应的时间,但都必须要配套完善,因此在进行各级农村小城镇规划建设时,也要将此类用地预留(够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帮助农民尽快的赶

9、上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标准,至少要尽量缩小两者的差别。三、我省的小城镇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是一农业大省,由于资源条件和历史的原因,小城镇类型多样,除了农业型,商贸型以外,森工、农垦系统的小城镇也散布全省,数量较多,规模也较大。我省的小城镇建设纵向看,成绩斐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巨大,不论是小城镇的数量,还是城市化水平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村镇建设投资规模稳步发展,年均村镇建设投资总额达百亿元左右;村镇基础设施持续发展,村镇道路砂石以上铺装率由1994年的54.4%到2004年提高到90.2%,增加道路铺装面积1.80亿平方米;村镇自来水普及率由1

10、994年的34%到2004年提高到62.48%,增加自来水受益人口648万人;村镇住房建设健康发展,村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4年的14.5平方米增加到18.94平方米。但是制约我省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也不少,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小城镇建设应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我省退出计划经济较晚,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较慢。市场经济观念还未形成,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太多,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缺乏资金支持。本身农民的集体经济就十分薄弱,又没有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甚至省、市、镇(乡)各级财政连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两证一书”印制工本费都拿不出来,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二)村镇规划建设的

11、人才短缺,尤其是村镇建设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有40%的县(市)、50%乡镇没有村镇管理机构和人员,这些县(市)乡镇村镇建设处于管理不利或无人管理盲目建设的状态,私建乱建现象十分严重,县乡两级缺少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已成为村镇建设的一大难题。(三)村镇建设的法制法规体系亟待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村镇建设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出现了大量的民事纠纷,从而引发了许多上访告状问题。村镇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亦有很大不同,城市规划建设的法规不能适用于村镇体系,而现有的已出台的相关法规文件仅有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这与实际工作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博,各地的

12、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用地标准等等均有很大不同,短时间内恐怕国家拿不出一套完善的村镇规划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建议是否可由省建设厅牵头申请专用资金,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先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地方法规在工作中试行,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以解燃眉之急。 (四)我省广大的村镇居民点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有相当部分危危可岌。说到居住的生态环境,在一般人印象中的农村居民点肯定是最好的,周围有天然的绿化屏障。实则不然,由于长期对土地只是过量的索取,从不注意维护、养生,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有些已危及到农村居民点的生态安全。根据专家测定,我省肥沃的黑土是数千年积累而成的,每年仅能积

13、累一厘米厚。由于种粮图高产,长期使用化肥,不用传统的农家肥,为节省劳力大量使用除草剂及其它大量农药,致使土地逐年沙化、板结。加之滥采滥伐,到处开荒种地,不注意水土保持,造成了每年的大量水土流失。据中科院地理所的专家测定,平均每年我省的黑土要流失一厘米厚,既相当于每年要流失先人遗留给我们的百年积蓄。而且情况不仅如此许多农村居民点周围因长期缺乏绿化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冲沟逐年加深、加宽,不断蚕食着沟两侧的良田沃土如居住用地,个别地域在山洪行汛期已造成了人畜伤亡的情况。因此,我省应从现在起,要从政府到民间动员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发起一场保护我们的良田、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运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进行大规模的,而且是长期的绿化荒山裸土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改革,引导、鼓励农民种地多用农家肥,建立可持续的生存观,尽能早日实现我省广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执笔:李志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