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与行》练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129296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知与行》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知与行》练习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知与行练习题一、判断题V1.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X2.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 解。()X3.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4.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5.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 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6.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 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V7.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V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9.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他

2、们合称孔孟。(),10.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 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11.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这说明有为者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 得,圣心备焉。”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X 14.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和南方朱 雀七宿(),15.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

3、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 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X16.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和传承的,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V17.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M18.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1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更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X 20.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

4、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 21.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大学()X 22.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一一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 ),23.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24 .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X 2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26.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2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

5、定能学有所成。(),28.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二、单选题B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A官府 B.学校 C.家庭D.社会C 2.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 论语 B. 师说C. 学记D. 孟子D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 )A. 教育思想B. 学术思想C. 等级观念D. 民本思想D 4. 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A.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6、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 富贵不能淫,贫*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 5.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D.A. 是非之心B. 进退之心C. 悲喜之心善恶之心B 6.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A. 义B. 仁C. 礼D. 智A 7.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 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B 8. 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A.人性恶 B.人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A 9. 孟子认为( )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

7、础和基石。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B 10. 孔子在()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C1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携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揠苗助长”的寓言说 明了()的重要性。A. 巩固性B. 启发性C. 循序渐进D. 因材施教B 12.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 )A.智之端 B.仁之端C.义之端D.礼之端)。A 13. 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B 14. 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 )是儒家的代表人物。A.墨子 B.孔

8、子C.韩非D.老子B 1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C 16. 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的思维方法。A. 注重“积”“渐” B. 闻、见、知、行结合C.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D. “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 17. 下列语句,哪一句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 18.

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 ()A. 学记 B. 论语 C. 四书集注 D. 孟子A 19. 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是( )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俳不发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 20.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A 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择其好者而从之,其不好者而改之。C.选其善者而

10、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D. 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更之。C 22. ( )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 23.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 )治天下”的名言。A. 论语 B. 荀子 C. 孟子 D. 韩非子D 24. 学记用( )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D.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B 25.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 的教学方法。A. 循序渐进 B. 因材施教C. 启发诱导D.有教无类A 26. 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易春秋C.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 天文、书数B 27. ( )体现了荀子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C.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12、,蛟龙生焉。A 28. 先王治乐的原因是( )A. 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C. 给人民带来快乐B. 教人民欣赏音乐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C 29. 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 )A. 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 B. 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 离C. 善民心,易风俗D. 提升国家形象C 30.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的意思是( )A. 人生很平静,这是上天注定的B. 人生没有大起大落C.人出生没有情欲,这是天赋予的本性D.人生的情欲是由上天注定的B 31. 乐宜适中,乐强调过分了就会( )A.使人疏离不相亲 B.使人随便放浪C.协和感情D.使人平和安静B 32.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13、()A. 王充B. 董仲舒C. 贾谊D. 郑玄B 33.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 王充B. 董仲舒C. 贾谊D. 郑玄C 34. “立大学以教国,设庠序以化于邑”中的“庠序”是指什么?()A.公园B.医院C.学校D.监狱B 35. 诗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 )A. 从早到晚都在解题。 B. 从早到晚都不懈怠。C.早出晚归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D 36. “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出自以下哪篇?( )A. 三字经 B. 百家姓 C. 千字文 D. 对贤良策C 37 、“强勉行道”的“行道”指什么?()A.行动B.替天行道C.践行圣人的学说或道理D. 人行横

14、道C 38.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自:( )A. 孝经 B. 诗经 C. 论语 D. 千字文C 39. 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A. 道B. 教C. 性D.义C 40 、子曰:“好学近乎()”。“好学近乎()A. 仁B. 智C. 知D. 勇C 41.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的核心思想是()A. 中立B.平庸C. 中和D.保守A 42. 宋代理学家把()、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为孟子合在一起,作为A.中庸B. 三字经C. 弟子规D. 诗经C 43.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讲过的()的关系。A. 教与学 B. 师与生C. 学与思、学与行 D. 行与知A 44. 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称为“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称为“道问学”。这两条途径是( )。A. 相依并进, 相辅相成B. 相矛盾C. 相中和D. 相抑制A 45.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 )。A. 谦B. 律C. 醒D. 查C 46. 所谓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