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10616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共15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策划项目书西双版纳州风景区推广策划书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节奏逐渐加快,压力也不断地增大对旅游的需求欲望日益渐增旅游热不断升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可以支配的金钱加上国家实行利民的休假制度使人们有更多休假时间去旅行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旅游业的经济带动效应日益明显旅游业越来越被各地政府重视纷纷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各地旅游开发层出不穷。本文利用市场开发原则对西双版纳州风景区内的资源、优劣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并提供了一份市场推广方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为“勐巴拉那西

2、”,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目录一、 开发背景分析 1(一)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1、机遇 12、挑战 2(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2(三)旅游业带动的经济效益分析 3 二、西双版纳州风景区环境概况及市场前景分析 4(一)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环境概况 (二) 市场前景分析 三、 西双版纳州风景区介绍 (一) 勐泐文化园、野象谷、傣族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园、 (二)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望天树风景区 四、 目标客源分析 五、 SWOT分析 (一)

3、自身优势分析 (二) 自身劣势分析 (三) 外部机遇分析 (四) 外部劣势分析 六、市场营销推广定位 (一)营销目标 (二)营销宗旨 (三)资源定位 (四)产品定位 (五)营销市场定位 七、市场推广策略 (一)摄影大赛 (二)普通媒介营销 (三)户外广告宣传 八、经费预算 九、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 开发背景分析(一) 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六大机遇一是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快培育旅游业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出台,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中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二是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4、,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产业调整中,大多数地区均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采取很多扶持措施促进其发展;三是西部大开发为西部旅游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强劲东风,为西部地区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了基础条件,目前,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业已明显升温;四是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加快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的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优化中国的旅游环境;将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经济运行机制,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中国旅游业;也将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客源和管理技术;五是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

5、将接待16亿人次的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两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的幅度。在这个大趋势下,世界旅游组织对中国今后20年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更加看好。六是“奥运效应”将长期存在,并有可能在国际经济形势好转时显现出来。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给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形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国热”,大家了解中国、领略中国的意愿普遍增强。虽然奥运已经过去四年之久,但这种潜在需求将有可能随着国际旅游的复苏而日渐浮出水面。七是“拉动内需”将刺激旅游投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发展,国家已经和正在出台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尤其是在扩张性

6、财政政策下,国家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此外,旅游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2、 四大挑战第一,入境旅游将面临继续下滑的可能。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1-10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0.67%和-3.82%,尤其是6-10月份以来,入境人数和收入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双下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全球失业率还有可能进一步攀高,居民收入增长率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这

7、将直接导致国际旅游需求和消费的缩减,使得我国入境旅游面临继续下滑的可能。第二,出境旅游将面临增长滞缓的可能。虽然2008年9月份我国出境旅游依然增长了3.37%,但与以前的高增长相比,下滑已经非常严重。如果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引致我国经济增长趋缓的局面不能很快扭转,则国内经济形势的压力将不支持出境旅游的高增长。第三,国内旅游将面临“三降一短”的可能。尽管刺激国内旅游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股市、楼市、车市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增大、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的情况下,国内旅游市场将有可能出现出游动机下降、出游频次下降、出游费用下降、出游行程缩短的“三降一短”格局,这无疑将会使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旅游

8、的发展面临困难。第四,旅游企业将面临经营困难的可能。由于入境、出境、国内三大旅游市场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疲软状态,导致旅游价格下滑、人气不旺,使得许多旅游企业都面临业务量下降、利润率下降、人才流失等一定程度的经营困难。(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而游览购物仅占。 、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

9、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沪、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杭州主要以江浙沪的旅游者为主,北戴河以京津冀辽的旅游者为主。、自我服务的散客多,有组织的较少。、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

10、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我国国内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如改善交通、增辟景点、美化环境,修建规格不等的饭店,设立专门接待国内旅游者的二三类旅行社。但是,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为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国内旅游者基本上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距离享受性服务差距很大。 (三)旅游业带动的经济效益分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如可提高旅行社、旅游宾馆、饭店、旅游运输企业、旅游产品商店、各旅游景点以及各种旅游单位的经济效益。二、西双版纳

11、州风景区环境概况及市场前景分析 (一)西双版纳州及风景区环境概况 西双版纳位于的南端,与、山水相连,和、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966公里。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双版纳辖、和11个国营农场。这里聚居着、拉祜、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

12、捧、版纳。西双版纳是隆庆四年(1570年)(当地最高的)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中“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系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西双版纳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风景片区、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800多个,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诗人多次到此

13、采风、写作,并写出西双版纳的诗句“会说傣语 也能讲汉语 自己籍贯爱填 澜沧江边的橄榄坝”。 双版纳拥有许多的和,其中包括以鸟类繁多等多项纪录入选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二) 市场前景分析西双版纳州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在保护区的林海中,各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同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森林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对热带雨林的依存表现在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傣族人能用箭毒木的树皮纤维织成衣物,用攀枝花的种子纤维织成布匹;在这个茶的故乡里,当地少数民族不仅爱喝茶,而且“吃茶”,布朗族人能把茶叶腌制成酸菜吃;芭蕉花、火烧花、鸡蛋花、木瓜榕叶、厚皮榕叶、臭菜、大芫荽等多种植物都是他们的桌山佳肴;大到住房,小到水桶、饭勺,甚至被用作餐布的芭蕉叶、蒲葵叶都来自于森林;在热带雨林中生产、生活,很容易导致各种特殊的疾病,各民族在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创造了多样的民族医药,维持着人们的健康,在这里可用的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西双版纳各民族的文学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与这里的热带雨林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象孔雀舞、象脚舞、竹筒舞等都与热带雨林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包括民间信仰、口传文学、神话、谚语故事在内的传统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