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10560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榆林市第五小学 刘 学摘要: 本文从朗读的重要性及目标着手,逐步揭示朗读的必要性,进而让师生进一步重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 作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里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小学生最常接触但又往往是最不重视的项目。从目前教育制度及教学实践上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依然侧重于书面考核,忽视

2、了朗读考核,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只有用心地诵读、反复地诵读才能体会文章的含义,学生通过熟读优秀的文章,逐步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书面语言。笔者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下面我来浅谈一下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作用的一些见解: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熟读精思。从而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小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对其

3、进行强化朗读训练,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标准的普通话。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逐步的理解、领悟出更深层次的意思,同时,心里会产生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甚至会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一套学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技能。三.朗读,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 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

4、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 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四.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过程有助于学生再造文章意境,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丰富的想象,会将优美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通过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引导学生去想象,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五.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朗读过程可以使学生练习集中注意力,经过多次反复逐步体会文章的寓意,可以学习作者的如

5、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每篇文章都蕴含了作者的感悟与思考方法,小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可以学习到作者的思维方法,通过潜移默化形成自身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六、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朗读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在不知不觉中把教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从仿写到内化再到自创,写作时就能很自然地做到信手拈来了。像很多人都能在很多年后对小时候烂熟于心的名家名篇,回忆起来仍然能够记忆犹新,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七、朗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

6、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地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课文,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如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时期,儿童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切不可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因此每节语文课上都应进行朗读的训练,在朗读、背诵指导上作精巧的安排,以感情朗读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熟读成诵。以达到积累

7、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学长征这首诗歌时,就安排了一次朗诵擂台赛。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将直接影响学生内部主观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效果达到优化。最后这首诗没有死记硬背却印在学生的脑海。八.对朗读的重视是学习语言规律的要求。语文学习,就是一门语言学习过程,对语言的学习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了解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中优美的词句。经过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就可以将书本的语言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朗读就是对文章反复感知的过程,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规律。当然,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无法用条条框框来列举全的,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要靠日积月累,要勤读、多思、不断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能力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