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10512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题库:第十五章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人际关系 一、单项选择 1、在人际关系的构成成分中,最主要的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2、在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正式群体就是() A、校领导班子B、教研组C、教学班D、教学督导组 二、多项选择 1、学生群体的特征有() A、同一性 B、学习的调节作用 C、受外来影响显著 D、平等的伙伴关系与较少的依赖性E、教师在教学班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学生群体的功能是() A、完成社会赋予的任务B、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C、社会助长作用 D、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机会 E、社会比较作用 3、社会心理学家巴维拉斯提出的交往结构的模式是() A、链式交往

2、 B、Y型交往 C、轮式交往 D、专制型交往 E、环式交往 4、班级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有() A、影响群体规范的执行 B、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C、影响心理健康 D、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E、影响班级成员凝聚力 5、为了协调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 A、以学生为主导地位 B、热爱学生 C、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 D、善于进行“心理位移” E、尊重学生 6、群体对工作是否起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 A、成就动机的激发 B、作业的难度 C、群体的规模 D、个体精神的紧张度 E、评价的意识 三、填空 1、非正式群体在学校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 2、学校中存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通常所说的数学兴趣小组属于

3、群体。 3、多数人在一个群体中共同生活,往往对事物的知觉分析判断、动作反应速度及工作效率方面有渐趋一致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 4、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学关系和关系。 5、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是。 6、师生的从众行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口服心不服型、心服口不服型和。 7、当一个群体的目标、规范成为学生的动机时,这个群体便成了学生的。 8、班级形成的第二个阶段为集体形成的初期,此时,班级成员的关系处于。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利于班级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禁止。( ) 2、参照群体常被其他群体成员视为榜样,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模范作用,但有

4、时也起到带头破坏社会规范的作用。( ) 3、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帮助一个学生进步,与其针对个人做工作,不如从改变群体的规范入手。( ) 4、从众意味着个性的丧失,因而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 五、解释名词 1、班级集体 、班级人际关系 、合作 、竞争 六、简答 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2、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3、同龄群体(友伴群体)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4、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论述与分析 1、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没有针对学生个别差异来对待学生,这样部分学生感到很受忽视,于是,师生关系出现了不协调。试分析其中原因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教

5、师应如何协调师生关系。 2、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就应积极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则应放在次要地位。这种看法对吗?请你结合实际谈一谈,在学校教育中应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二、多项选择 1、ABCDE; 2、ABDE; 3、ACE; 4、BCDE; 5、BCDE; 6、ABDE; 三、填空 1、同龄群体(友伴群体) 2、非正式 3、社会标准化倾向 4、师生 5、人际交往 6、心服口服型 7、参照群体 8、同化期 四、判断 1、; 2、; 3、; 4、;

6、五、解释名词 1、班级集体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2、班级人际关系是指班级成员之间由交往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即心理距离,它反映了班级成员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心理状态。3、 合作是群体成员为追求共同目标,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协作性行为,它是一种非利害冲突的关系。 4、竞争是个人或群体各方力求胜过对方成绩的对抗性行为。在竞争中,各方都想方设法去争取同一个限的目的,它是一种利害的冲突关系。 六、简答 1、(1)具有明确而同一的行为目标,它们应当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民主气氛活跃,集体舆论健康 (3)自觉遵守学校守则与班级常规 (4)具有高度的团结性

7、与整体性 (5)为每个成员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 2、(1)师生关系的教育性 (2)师生关系的非对等性 (3)师生关系的多重性 (4)师生关系的不可选择性 (5)师生关系的相对纯洁性 3、(1)群体规模小,能量大 (2)交往频繁,凝聚力强 (3)角色相同,权利平等 (4)行动一致,作用具有二重性 4、(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社会心理环境因素 (2)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对教育要求的认同 (3)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使其有所创造和成就的动力 七、论述与分析 1、之所以出现师生关系不协调是

8、因为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热爱和尊重学生。 为了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到: (1)热爱、尊重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人格的具体人来对待,教师要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当作有意 义的事情来关心,以积极慎重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不能随心所欲、漫不经心地对待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要求上进的愿望,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和学生集体的进步与成长,并为此辛勤地劳作,无私地付出自己的心血与精力。 (2)讲求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 (3)善于进行“心理位移”2、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这样来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1)传统观念认为,课堂学习应该是一种竞争性的学习,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努力进取的精神,并且能够较大限度地挖掘部分学生的潜能。但他也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一方面,例如增加有些学生的自卑感和学习压力等。 (2)目前的研究证明,合作学习应当成为现代课堂的主流。 合作性课堂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成绩,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课堂中的合作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且对一些社会性的、动机性的和态度性的非认知教育结果也有积极的影响。 当然,合作学习不排斥竞争。它们的结合运用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最有希望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