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102201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三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文档精选 优秀文档精选 优秀文档精选 优秀文档精选 优秀文档精选高中同步测试卷(三)第三单元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B氢氧化钾,含铜量为80%的氧化铜样品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硝酸烧碱硫酸钡B硫酸纯碱胆矾C醋酸生石灰碳酸钙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3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选项XYZ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2、C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物D离子化合物电解质化合物4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B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本身带有电荷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D胶体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5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现象C胶体不能透过滤纸,而溶液可透过D通直流电后,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带电荷的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里,可用放大镜观察来区分胶体和溶液两种分散系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

3、大小在1100 nm之间C从胶体的有关知识可见,物质的性质只与物质的结构有关D1 L 1 molL1 FeCl3溶液完全反应会生成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胶体微粒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SO4溶液是一种分散系,分散质是Na2SO4B蔗糖溶液是分散系,分散剂是水C烟、雾属于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D碘酒是一种胶体,分散剂是酒精,分散质是碘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微粒细小,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较强地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C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浊液D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带有电荷9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凡是含氧元素且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均可

4、称为氧化物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10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和Ba(OH)2(固体)、CuSO4(固体)、纯H2SO4(液态)归为一类()A75%的酒精溶液B氯化钠C稀盐酸D泥浆11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A、B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且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C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D若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12著名歌手那英在歌中唱道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5、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13“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不能透过滤纸B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能全部透过半透膜14已知土壤胶体的微粒带负电,它可以吸附下列化肥中的NH,在水稻田里使用相同质量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A(NH4)2SO4BNH4HCO3CNH4NO3 DNH4Cl15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

6、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大豆油加入水中振荡,静置,分层D将鸡蛋清加入适量蒸馏水中可制取蛋白质胶体1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方案: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方案: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的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只有稀硫酸溶液B设计方案的同学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含

7、有AgC按照方案的分类,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D这两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时只使用了实验法、观察法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2分)已知下列十种物质:水空气铁二氧化碳H2SO4Ca(OH)2胆矾(CuSO45H2O)NaOH溶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物质的序号,下同)。(2)属于氧化物的是_。(3)属于碱的是_。(4)属于酸的是_。(5)属于盐的是_。18(12分)氯化铁晶体(FeCl36H2O)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净水作用,氯化铁可做净水剂。(1

8、)某学生将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浊液分别用滤纸过滤,填写下表:过滤后观察到的现象氢氧化铁胶体_氢氧化铁浊液_实验结论微粒直径:胶体粒子_浊液粒子(2)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_,反应方程式为_,证明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的方法是_。19(13分)已知: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HCl_Ba(OH)2Na2CO3_CO2Na2ONH3H2O2(1)用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后面的空格上。(2)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实验室由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室制备常用_和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5)和反应生成的化

9、学方程式为_。20(15分)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做“渗析”实验:在一个半透膜袋中装入由淀粉胶体和少量食盐溶液组成的液态分散系,将此袋系在玻璃棒上并浸入水槽里的蒸馏水中。通过该实验研究胶体的胶粒和溶液的溶质粒子是否能透过半透膜的问题,寻找净化胶体的简便方法。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实验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1)约5 min后,取水槽中的水约3 mL盛于洁净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滴加少量AgNO3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另取水槽中的水约3 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碘水,未发现明显现象。通过两项实验说明,能透过半透膜的

10、微粒是_,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粒是_。通过渗析可以达到的目的是_。(2)在渗析的过程中,是否有微粒穿过半透膜进入半透膜袋的里边去?如果有,请写出微粒的化学式或符号;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_。(3)为了尽快、完全地达到渗析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4)是否已达到渗析的目的,可以通过实验来说明,该实验的操作方法是_。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9010040解析:选A。B项中,含Cu 80%的CuO为化合物;C项中,澄清的石灰水为混合物;D项中红磷为单质。2导学号29010041解析:选A。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生成含

11、有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是盐。根据定义判断,A正确,B项纯碱不是碱(属于盐),C项生石灰不是碱(属于氧化物),D项苛性钠不是盐(属于碱)。3导学号29010042解析:选C。从图中可看出,Z包含Y,Y包含X。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A正确;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正确;氧化物从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但是有部分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C不正确;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电解质,D正确。4导学号29010043解析:选C。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根据其中分散剂的状态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其中液溶胶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A错误;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带有电荷,胶体是电中性的物质,B错误;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光的散射,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C正确;胶体中的胶粒直径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是能通过滤纸,D错误。5导学号29010044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