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10135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题研究报告班主任妙招做到与学生“有效”谈话方正县新世纪中学:谢德晶一、 发现问题: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发现很多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出现了问题,谈话时不但没能达到“共识”,反而越说越僵,使“谈话”无法进行下去。最后不得以,只能“抬出”“家长”平息此事。这样做的结果是“班主任”工作陷入“僵局”。因为找家长,学生更反感班主任,觉得老师“无能”。因为找家长,家长觉得老师“小题大作”,没有好的教育方法。久之,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缝”。家长觉得老师在“找事”,老师认为家长“不配合”。 实情描述:学生气呼呼的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脸怒气的看着班主任。班主任抬头看到又是他,眉头一皱。这是个“惯

2、犯”。几乎每天都来办公室“报到”。每次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站没站样,说话没有说话的样子,眼睛永远不会看着班主任。班主任喋喋不休的说,他永远无动于衷的听。几十分钟过去了,只听他偶而的一句:“知道了”、“下次不这样了”。师:(没好气的说)又咋地了?生:没咋地。师:(笔往桌子上一扔),没咋地怎么又让老师整出来了?(声音加大)生:我没咋地,她(指上课老师)看我不顺眼。师:看你不顺眼,你哪天不到这来“报到”,都看你不顺眼啊?生:那谁知道了。(无所谓的低头)师:你怎么那么自私?生:(抬起头来),不满的说:我不知道什么是“自私”。师:你不知道什么是自私,你每天都在做自私的事,你知道“感恩”吗?从开学

3、到现在,你惹了多少事了?我原谅你多少回了,你知道感恩吗?生:无语师:你不知道什么是自私,上课不说话,能怎么地,你不自私吗?生:无语师:人从来不管别的感受,你是老师,遇到你这样的学生怎么办?生:无语师:你说话呀,怎么不说了,你话不挺多吗?现在咋地啦?生:无语师:你到底说不说生:无语师:你到底能不能说生:无语师:(愤怒到了极点)好,你不说,我找你家长说(找电话)生:(抬起头、怒目注视着老师,不耐烦的吼)又找家长,你都找多少回家长了师:(愤怒地从椅子上站起指着学生)找多少回家长?生:找四回了师:为啥找你家长啊生:我不知道为啥,你就会找家长。我咋地啦,她(指上课老师)就是瞅我不顺眼,我就说了一句话,她

4、就让我出来。师:(不听)打电话生:开门,甩门而走师生间的“谈话”完全陷入“僵局”。老师没有说服学生,学生亦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家长到校,学生被迫“认错”。第二天、第三天,这个学生仍就到办公室“报到”。以上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谈话,我发现有几下几点值得深思: 1、班主任的反感态度,让学生解读到,师:(没好气的说)又咋地了?他也马上采取了消极抵触的态度。使谈话以“火药味”开场。2、班主任没有抓住学生谈话的要点生:她(指上课老师)看我不顺眼,我就说了一句话进行引导,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3、班主任给学生扣上“自私”“不知感恩”的帽子,让学生觉得老师在翻旧帐,他只能“无语”。4、在师生间的谈

5、话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班主任提出找家长,促使学生的“火”爆发,使谈话以尴尬收场。二、 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师生之前的谈话常常会出现上述的“僵局”,而不得以用家长来收场呢?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我发现:1、学生们特别反感老师在谈话时动不动就以找家长威胁。他们认为老师是拿他们没招,才使出这样的招数的。另外他们认为找家长是一件很丢脸的事,老师总找家长无异于当着同学与老师的面“打”他的脸。让他在同学、家长面前毫无尊严。2、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有很多人宠着,家长没有进行行为“规范”。有很多“小事”,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通常认为老师是在“小题大作”。3、,老师找他们谈话的地点教师办公室,他们普遍不

6、愿到这来,没谈话之前心里就有抵触情绪。4、老师在谈话过程中急于给他们扣上“不听话”“自私”的帽子,总是翻旧帐,让他们特别不能接受。5、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训话的态势,让他们特别不愿与老师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三、采取措施通过观察,我对自已与学生的“谈话”也进行了反思,在与学生谈话中,作为班主任,我的谈话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是“有效”的,学生既能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又让老师的教育有效果。我采取以下方法:其一、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午休时间“偷听”学生的谈话。这样做是为了了解学生们的说话方式,了解他们怎样交流。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交流。因为学生与我们存在“认知”的差异。我们

7、的说话方式与他们是不同的。想要与他们进行有效的“谈话”,我们就要先知道,他们(学生)在用“什么方式”说话。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第二、谈话时,班主任“先听”而“后说”。并且一定要尽量少说,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多数情况下,班主任发现自己班级的学生出问题时,火先往上撞,不管三七二十一、披头盖脸一通训,让学生无法招架。这时,我们恰当的做法是冷静,要“先听”,听学生怎么说。然后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那天数学课:班级中的女生韩虹也被老师“请”了出来韩:老师,数学老师让我出来了我:(抬起头,望着她,平和地)没说话韩:(局促的看着我)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牵起她的手,看着她韩:我手机响了,

8、也吓了我一跳,可能昨天我妈放我书包里的。我:(缓声说)学校是不让带手机的,你知道的吧韩:嗯,老师,我知道,我小弟生病了,我妈的意思是让我中午接他去打针,她不放心,会打电话给我。我:你关心弟弟是对的,也就是说,你是知道手机在你书包里的。韩:(不好意思的)嘿嘿我:你觉得数学老师的做法对吗?韩:对,我影响课堂了我: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韩:(真诚的)老师,我知道,我首先得跟数学老师说“对不起”,其次跟全班同学说“对不起”。我:嗯,抚着她的肩头,好样的。第二节正好我上课,她居然写了600字的道歉书在全班朗读。同学们给她热烈的掌声。她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自此之后,她在班级中再没出现上述问题。班主任“先听”

9、,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原因,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班主任的尊重。再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让他们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解决问题是谈话的关键,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啊。班主任们何不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呢?第三、听学生谈话时,班主任一定要认真仔细,听其说话的“漏洞”,抓住反击的有利“话语”证据。有的班主任报怨:现在的学生嘴“太硬”,明明是他的错,他也得犟八分理。的确是这样的。学生在犯了错误时,首要的是替自己“辩解”。其实这是人知常情啊。小孩子都有所谓的“自尊心”“面子”,为了这些他们也会为自己的“辩上几句”。这正是班主任谈话的最佳教育时机。只有我们认真仔细听他们的“辩解”,就

10、会找到他们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天,体育课,班中两个男生因为卷子问题眼生争执,进而出手打了起来。我:看着他俩,替他们抚平弄乱的衣服。摸摸他们的脸。宋文龙:老师,那卷子不是我扔他脚下的刘安平:不是他,能是谁?他是我同桌。宋文龙;你上来就是一拳,听我解释了吗?(我明白了,是刘安平先动的手)刘安平:我说卷子是你的吗?你横啥? (我听明白了,俩人打起的原因,是宋文龙的态度不好引起的)我:这样,咱们时光倒回,将刚才的场景重新过一遍:我们都换一种说话的态度与语气。刘安平,你发现卷在你脚下,你怎么说:刘安平:同桌,这是你的吗?(心平气和)我:宋文龙,你怎么回答宋文龙;同桌,这不是我的,我帮你看看是谁的吧?我

11、:(严厉的质问)这样,还会打起来吗?刘安平、宋文龙同时说:不会我:(严肃的说)宋文龙,你的问题是什么?宋:我态度不好,我:(不容置疑)这是导火索吧(宋认同)。刘安平你的问题是什么?刘:我不应该动手。我:(看着他们的眼睛)对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动手是最“无能”的方法。你们的动手打散了同桌的情谊,影响了班级的团结,想到过后果吗?(他们低下了头,我发现他们认识到错误了)我:事情明了了,一个巴掌拍的响吗?刘安平、宋文龙:老师,我们错了,然后他俩握手言和。不一会,他俩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们影响了班级的团结,我们想值日一周,行吗?我知道,得让他们这样做,欣然同意。班主任只有认真仔细的听,听学生

12、谈话的要点,再对症进行引导。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四、与学生谈话要真诚,不要乱给学生扣“帽子”,站起来与学生谈。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不能批评。我觉得只要做到“真诚”,学生们会接受我们的“批评”。学生的内心最细腻,最能感知到老师是否是“为他们好”,学生不会拒绝班主任的“好”。真诚是从细节上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语调、用词、老师的肢体语言,学生们是最敏感的。老师的眼神、动作,他们都能解读。前面案例中的学生,进办公室看到老师的表情时就已解读到老师对他的“厌烦”。所以,学生们也就以“厌烦”的情绪对抗老师。学生犯错时,最忌讳老师翻“旧帐”。与学生谈话时, 我特别注意这一点。在我的面部表情、眼神

13、动作中,他们看到的是我的真诚,我与学生交流时,他们都能“以真相对”,我的班主任谈话工作也做的比较顺利。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切忌给学生“扣帽子”。开头的例子中“你怎么那么自私”“你知道感恩”吗?学生将这两顶帽子“扣”到头上,学生自然也读懂了老师是在翻他的旧帐。索性就“破罐子破摔”,谈话自然就会陷入“僵局”。四、 班级学生的转变 本学期我接了二年三班,这个班级学生调皮的多、学生成绩差,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后接班的班主任极难走近学生的内心。但我用上述妙招与学生谈话。每一次谈话过后,我发现学生们向我走近了一步。两个月走过,我已走近学生。学生们看到我的真诚,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公正的对待、真诚

14、的沟通、抓住学生话语“关键点”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和缓的时候有、严厉的时候也有。当他们触犯了“校规”“校纪”的时候,我会毫不留情的“一语中的”的严厉指出。我发现,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面对我的“严厉话语”,他们反而乐于接受。有时,我和他们开玩笑:你们是不是特别烦我,想把我“换走”。学生们却正色说:错了,老师,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好。特别愿意听你“骂”我们如今,我和学生们处的特别融洽。我很开心,学生们已接受了我这个“后妈”。五、反思和讨论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实际上是“思想”的交流。只有让他们在“思想”上认同班主任,认同班主任的说法,他们才会听从班主任的安排。谈话是一种学问,作为班主任一

15、定要去思考,怎能样的谈话才是“有效”的,怎样的方式学生才能接受。每一次谈话过后,有没有收效。如若这次的谈话是无效的,那么,我的谈话到底存在哪些不妥,下次再谈时,我应当怎样改进。我经常“偷听”其它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将他们谈话时的话语记录在班主任工作薄上。好的谈话方式,我学习运用。无效的谈话方式,我警示自己别犯这样的错误。作为班主任,也一定要学习一些“说话”的技巧。多看一些口才方面的书,学习好的谈话方法。多看书,增加自己的说话修养。多看书,让自己博学多才。与学生谈话时能“旁征博引”,让他们觉得与班主任老师谈话是一种“享受”。他佩服你了,折服在你的“谈话”中了,怎能不听你的话呢,班主任的谈话又怎能不“有效”呢?当然,面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要不断的变换“谈话”的方式方法。只有多思索、多总结、多改进,我相信,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的。通过谈话实践,我对开头谈到的案例进行了改进,我相信,这样的谈话,学生会接受,也定会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 师:(真诚的)怎么啦,哪不舒服吗?生:没有,老师让我出来的。师:哟,这样啊,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生:我觉得她(上课老师)看我不顺眼。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生:我就回头说了一句话,她就让我出来了。师:也就是说你未经老师的允许说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