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09973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6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讨论稿)名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医院病房系列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项目检 查 标 准分值考 核 细 则扣分原因扣分(一)组织、制度建设1、有专人负责院感控制工作,院感控制小组成员明确自己职责并切实执行,积极配合院感控制工作。2、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院感培训与学习,并参加院感知识考试合格。3、科室有根据感控科要求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建立业务学习本,按照要求有学习课件和签名。4、提问医生、护士掌握院感知识。5、院感相关记录本,内容完善。各种登记本按照要求登记,资料收集完善,保存完好,及时修正。 医院相关部门发布的与院

2、感相关的文件、制度、简报等; 环境卫生学检测报告整洁、齐全;医院感染质量持续改进反馈单,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整改;6、院感工作纳入科室月计划。科室每月对本科室院感质量控制进行自查,每月有院感管理质量分析,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记录。每季度有院感管理专题会议,并有记录。12分 1、现场提问及工作配合情况,职责不明扣1分,配合度差扣2分。2、未参加培训一人次扣1分,一人次不参加考试扣1分,考试不合格一人次扣0.5分。3、看记录,无记录不得分,无签到扣1分,少一人次扣0.5分,共2分扣完为止。4、一人次不会回答扣1分。5、查看资料。未建文档本项不得分,文件、报告等资料不全扣2分,缺一份扣0.5分扣完为

3、止,6、无记录、改进措施各扣1分(二)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与操作规程: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2.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消毒液棉球现用现泡。3.药物现用现配,注射器中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4.小包装复合碘、碘伏等消毒剂一经打开在7天内使用,大包装的酒精、碘酊、碘伏等消毒剂一经开启后在30天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玻璃瓶装的酒精、碘酊(包括容器)一周更换两次。5.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必须穿工

4、作服、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6.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并由医疗器械采购部门统一购入,科室不得自行购入。7. 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已去除外包装的灭菌物品需入橱内或带盖容器中14分实地查看,查看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三)消毒隔离1.治疗室、换药室、库房等每日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两次,记录规范(空气消毒机有自带累计功能的可打“”);各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按时监测有记录。2.治疗室、治疗车、换药车、查房车等要整洁,治疗车上的物品洁污分层放置。3.连续使用呼吸机时,湿化液用无菌蒸馏水每日更换,其螺纹管、湿化瓶等每周更换、消毒2次,冷凝水及时倾倒,并清洗消毒落水杯。4.

5、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无创面罩、止血带、体温计、氧气湿化瓶、吸引瓶等用后消毒、存放符合要求。5.氧气湿化瓶、吸氧管一人一用,湿化用无菌蒸馏水及湿化瓶每日更换,面罩(鼻导管)清洁;雾化器及管一人一付,一用一清洗消毒。6.冰箱清洁定时除霜,无过期、污染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有温度记录。7.晨/晚间护理湿式扫床,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巾;病人被服清洁无污迹。8.按要求进行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不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被服。隔离病人污染被服使用双层黑色塑料袋、封口,外标明感染名称。9.拖布分区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晾干备用,容器清洁。10.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按规范处置病人、环境及物品。20

6、分实地查看,查看记录漏记录一次扣0.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四)手卫生1.治疗室、治疗车、换药车、查房车等要配速干手消毒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或手消毒,治疗车上的物品洁污分层放置。2.查房、换药一病人一洗手(双手无可见污染时用速干手消毒剂)。3.多重耐药菌等感染病人床尾挂速干手消毒剂,规范执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及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和/或卫生手消毒。6分实地查看,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一人次未做手卫生扣0.5分。(五)重点部位1、留置导尿管、手术部位、呼吸机和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内容详见附表“重点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检查表”。8分实地查看,提问

7、 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提问回答不全每项酌情0.51分(六)职业安全防护1.了解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工作中自觉实施标准预防,有防护设备及措施(帽子、口罩、手套、隔离衣、眼罩等)。2.掌握隔离技术,根据可能发生暴露的部位,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有接触飞沫、空气传播疾病时戴外科口罩,有可能喷溅时戴护目眼镜或防护面罩。3.掌握洗手指征,执行六步洗手法。4.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设施,禁用公用手巾。5.配有对皮肤无伤害护肤性强的合格快速手消毒剂,有接触血液、体液时戴手套,手上有破损戴双层手套。6.规范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即入利器盒,工作人员掌握预防利器伤的方法及利器伤的应急处理。7.发生意外针刺伤或

8、职业暴露,按程序及时处理、上报、检查。14分实地查看,提问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提问回答不全每项酌情0.51分抽查一人洗手,一步不合要求扣0.5分(七)感染病例管理1.建立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专人(监控医师)负责。2.散发医院感染病例电子病历平台填报告卡24小时内报感控科,爆发病例及时报告,无漏项。3.医院感染漏报率10%。4.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测送检率50%。5. 散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电子病历平台填报告卡24小时内报感控科,医生开“接触隔离”医嘱,爆发病例及时报告,无漏项。8分查看病历、记录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感染率每超1%扣0.5分,漏报率10%每漏报1例扣0.5分,爆发病例瞒报扣2分病原学检测

9、送检率50%每低1%扣0.5分(八)消毒效果检测各项检测达标:1. 空气检测2. 物体表面检测3. 医务人员手检测4. 使用中消毒剂检测8分查看报告、记录每项占2分一项超标扣0.5分,反馈检测仍超标扣1分(九)医疗废物1.医疗、生活垃圾定位放置,不混放。2.医疗废物容器符合规范,有医疗废物标识,医疗废物桶、箱随时加盖。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范,专物专用。3.医疗废物及时清理,不超过容器的3/4,转运前封扎锁扣,贴标识贴。4.传染性废物双层垃圾袋,并注明“传染性”字样。5.医疗废物院内交接有记录,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6.输液瓶、玻璃瓶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处理。10分查看记录,实地查看一

10、项不合要求扣1.5分护理十六项项技术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目录1、生命体征监测技术2、口腔护理技术3、氧气吸入技术4、密闭式输液技术 5、静脉采血技术 6、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7、经鼻/口腔吸痰法 8、洗胃技术 9、肌肉注射 10、皮内注射 1、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评估患者适宜的测温方法。2.操作要点:(1)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2)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3)测

11、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4)测口温时应当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口3分钟后取出。(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6)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测口温前15-30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三)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

12、迟30分钟测量。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脉搏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向患者讲解测量脉搏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者桌面。(2)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

13、,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测量脉搏时的注意事项。(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三)注意事项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2.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呼吸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2.监测呼吸变化。(二)实施要点.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2.操作要点:(1)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2)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三)

14、注意事项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分钟。血压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2)告诉患者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要点:(1)检查血压计。(2)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3)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4)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5)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6)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7)记录血压数值。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或者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三)注意事项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