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099645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201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台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江苏省东台中学 姜良录 644577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修葺 作揖 锲而不舍 提纲挈领B委屈 笨拙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C太尉 熨斗 蔚为大观 多方慰勉D惆怅 啁啾 未雨绸缪 稠人广众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这伙盗贼真是猖狂,光天化日之下大肆抢劫,竟然还在犯罪现场坐地分赃,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B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C我狙击部

2、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后,伤亡十分惨重,而敌人的攻势却更加猛烈,眼看阵地就要失陷,就在这间不容发之际,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D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许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3. 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没有就没有”),续写后面的内容,构成一组排比。(4分)心灵,是博大而又纷繁的世界。这里有亲情的歌哭,有爱情的悲欢,还有友情的冷暖真挚、丰富、高尚的感情是健全人格的基石。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友谊, , , , 。答:4.根据提供的信息,概括说明什么是“创业板”。(不超过50个字)(5分)创业板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

3、证券市场。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充,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对投资者来说,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要比主板市场高得多。当然,回报可能也会大得多。 创业板是 答: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伯夷、叔齐

4、,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

5、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

6、昌为周文王。傥:假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叔齐让伯夷 让:谦让,辞让 B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祖宗,宗室 C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横行:行动蛮横,倚仗势力做坏事 D操行不轨,专犯忌讳 操行:举止行为,品行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A遂饿死于首阳山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亦各从其志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

7、,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2)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3)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三闾庙【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

8、树林。(1)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 诗;从体式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2)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4分)(3)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从写作手法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看法。(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文句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1)传曰“其身正, ;其身不正, ”。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2 )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

9、子.逍遥游)(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是故无贵无贱, , ,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5)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想起了英雄司马迁张 末众所周知,司马迁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虽然太史令这个官职仅相当于今天的县团级干部,但他却掌握着帝国独一无二的话语书写特权,可以阅读国家的绝密档案,可以出没于汉武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语录和行为,直接为“伟大领袖”服务。公元前99年,在一次“扩大会议”上,由于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汉武帝气得暴跳如雷,恍如一只掉进油锅里的猫。被吓坏了的文武大臣们翘着屁股匍匐在地上,像一群惊慌失措

10、的耗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心领神会,于是争先恐后爬起来,对原来的同事李陵缺席审判,展开了痛不欲生的批判。没有资格发言的司马迁低着头站在那里,他看见猩红的地毯上溅满了白花花的腥臭无比的唾沫星子,俨然映出了世情的无限淡薄。当他正在考虑如何记录这次缺乏公平的会议时,皇帝突然伸出了高贵的手指,说:“你发言!” 英雄耿直的司马迁于是实事求是替李陵辩解,祸遂从口出,皇帝再次伸出了高贵的手指,怒气冲冲地说:“我整死你!” 司马迁被定性为“诬罔”,依据帝国的律例,当处以腰斩。 事实上,不幸陷入囹圄的司马迁并非绝对死路一条,同样,依据帝国的律例,他可以免除死刑:要么交纳50万钱罚金,要么接受宫刑。可怜这家

11、伙枉当了那么多年国家公务员,不但财商低下,个人财务状况一塌糊涂,而且情商也极其低下,亲戚朋友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资助他,更没人去监狱看望他。二千一百年后的一个夜晚,后生如我想像着当年这个实话实说的书生,在装有暖气的房间里禁不住不寒而栗。我随手翻了一下这一天的日历:公元2001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八,节气正逢小雪。我已无从知道司马迁是如何度过那年的小雪之夜的,但我相信这位坚定的浪漫主义者心里一定停泊了一场天寒地冻的大雪 我甚至替这位痛苦的史学家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半轮冷月凄美地挂在天穹,远处野狗在低沉地嗥叫,司马迁孤独地坐在一间屋子(也可能是囚室)里,墙角一粒如豆的灯火明明暗暗地映照着他双眉

12、紧锁的额头他在思考什么呢? 据后来他写给朋友的书信可知,对他而言,生存还是死亡已经不成为一个问题,重要的是他还有远比生死更为重要的事要做他答应过死去的父亲,要写一部大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包罗了人生的全部光荣与梦想、苦难与悲怆。 所以司马迁说服了自己苟且偷生。他不止一次地表白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二千一百年后,无数的文人墨客可能津津乐道于史记的文法与技巧,心悦诚服于司马迁学养的博大与精深,但有几人会想到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作为一个有生命

13、尊严的知识分子,在命运转折关头所迈出的堪称伟大悲壮的步伐呢?!想想看,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一个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进,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无怪乎20世纪另一个英雄鲁迅大声疾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诚然,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有不惮于死的文化人,但为了理想而不惮于生而将肉身交给尘世摧残的英雄却没有几人。“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把这话说得多好! 感谢汉武帝这个蜘蛛,司马迁终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功德的双重圆满,他凭藉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书,并因此引领着中国文化走向文明。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永垂不朽的英雄。11.文章开头为什么说“司马迁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12. 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1)但我相信这位坚定的浪漫主义者心里一定停泊了一场天寒地冻的大雪(2)一个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进,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13. 这篇文章语言风格亦庄亦谐,比如作者说司马迁“财商低下”、“情商也极其低下”这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14.作者认为司马迁是“英雄”,你赞同这样的评价吗?为什么?(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