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化学反应的表示达标测试 鲁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099225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 化学反应的表示达标测试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化学 化学反应的表示达标测试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 化学反应的表示达标测试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 化学反应的表示达标测试 鲁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的表示1.(2010云南昆明中考)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思路解析: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变化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守恒。(3)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理解成“反应物”,以为有些反应物不一定全部参与反应,有“过量”问题。故A、B、C不正确。答案:D2.(20

2、10湖南岳阳中考) 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方程式为:M+3O22CO2+3H2O则该化合物是(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分子式为C2H5OH思路解析:由质量守恒的原因: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总质量都没改变。可推测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2H5OH。故A、B不正确。C项:元素不能论个数,只能讲种类,也不正确。答案:D3.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是氧化物C.M含有水 D.M不稳定思路解析:从生成物上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3、M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A正确,B不正确;纯净物 M中不能含水,C不正确;M稍加热就分解,说明 M不稳定。答案:D4.某学生做镁条燃烧的实验:反应开始坩埚净重a g,镁条和坩埚共重b g。反应结束后,氧化镁和坩埚共重c g,则本实验中:(1)镁条的质量为_,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_,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2)该反应中,反应物是_,生成物是_。(填化学式)思路解析:此实验发生的反应是:2Mg+O22MgO 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据此,可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答案:(1)(b-a)g,(c-a)g,(c-b)g (2)Mg和O2 MgO我综合

4、 我发展5.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可用方程式表示:2KNO3+3C+SK2S+N2+3X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A.CO B.CO2C.NO D.SO2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CO2。答案:B6.(2010山东菏泽中考)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 D.氧化反应思路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待测值为55,由题中数据知

5、,X、Y、Q的质量均增大,它们均是生成物,显然该反应为分解反应。答案:C我创新 我超越7.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相等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如图4-8A、B所示,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图4-8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谁的结论正确?导致这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思路解析: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生成,定律中“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气体,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小洁 小刚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 在化学反应中,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总质量都没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